為美好而來,白銀市平川區開啟造林綠化新篇章

進入3月份,平川區2020年春季造林綠化全面開展,以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生態平川為目標,規劃完成國土綠化任務2.48萬畝,以建設大面積工程造林為主體,以109國道、308省道、寶水快速通道和主要河堤水渠等林帶為網絡,以公園、遊園、村莊空閒地等片林為節點,全方位開展城鄉造林綠化工作。

--開展城郊大環境綠化行動。在寶積鎮黨家水完成地形改造、配套相關輔助設施等前期準備工作,完成大環境綠化1000畝,堅持高標準工程造林,打造北山、大水頭風景林公園。

--開展道路綠化景觀建設行動。在國道109線、省道308線、寶水快速通道、共九公路等主要交通幹線沿線景觀綠化100公里,完成造林2500畝以上,道路沿線每側綠化50米以上。今年年底前,基本形成200裡以上互連互通的精品廊道綠化線。

--開展特色經濟林基地建設行動。因地施策,因地制宜,大力栽植蘋果、枸杞、花椒、桃等特色經濟林,既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又擴大了經濟林面積,為貧困戶脫貧培植新的經濟來源。

--開展天然林緣區人工造林治理行動。在黃嶠鎮、種田鄉等天然林緣區建設完成1000畝以上高品質生態林,形成區域生態隔離帶核心區。

--開展高揚程灌區農田林網建設行動。實施黃河流域平川段生態修復工程,在過去林網建設的基礎上,以鄉村農田網絡為單元,缺帶補行、缺樹補苗,規模推進,完成造林500畝以上。

--開展“四抓四促”專項整治和村鎮綠化美化建設行動。共安排村莊綠化任務1000畝,實現村莊的綠化、多彩化、特色化。到今年年底,基本形成以村莊、鄉鎮所在地為節點的星羅棋佈的團狀森林網絡。

--開展生態脆弱區森林草原綜合修復治理與質量提升行動。對生態環境脆弱和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地域全面實施人工造林、封山禁牧和封山育林育草,完成營造林任務8500畝,儘快促使全區植被的自然恢復和生態修復。

植樹造林和綠色正在讓平川越來越美好,相信,在務林人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平川的天會更藍,地更綠,環境更宜居,生活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