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的錢和往生的錢

自古以來,通俗的說法:“有錢能使鬼推磨”

可見,金錢是那麼的有魔力。

當然,也有“視金錢如糞土”的人,但一般是出現在藝術作品裡,把錢當作“土”的只有土豪們的“揮金如土”。

叱吒澳門賭壇數十年的“賭王”何鴻燊,聚集下了數以億計的金錢和財富。擁有幾房姨太太,兒孫滿堂,且其擁有的財富足以兒孫富貴幾輩子,他是可以揮金如土的人,財富本身已經左右不了他們生活的狀況的奢侈和簡陋。“賭王”打“續命針”續命,卻無法左右幾房姨太太子女們對其“遺囑”挖空心思的纏鬥,火辣信息常見諸媒體。

我曾經跟隨老家縣域內的民間助學組織去向貧困學生髮放“助學金”。那些錢是來自於熱心網友的捐助,通過加入固定的微信群,定期在群裡發紅包,每月最低十元,上不封頂。對於受助學生,這些助學組織會派人認真核實受助人的情況,一旦核定之後就會常年資助下去。我持續數月到受助對象那裡去發放助學金,每次到受助孩子家的時候,孩子們眼裡都會迸發出一種期盼已久的神態,當他們雙手接過那一張兩張,或者三張的百元鈔票,幼稚的小臉浮現出獲得的欣慰。

貧困家庭的孩子是因為很多不同的原因致貧,有的是因病,有的是父母一方離世等不幸的原因造成,家庭收入陷入困窘。無須質疑的說,在這種常常入不敷出的家庭情況下,來自外界的每月一兩百元,很有可能就是急等著“下鍋的米”。

對於他們,金錢是實實在在的命。

對於數以億計的富豪,金錢只是數字,他們已經完全脫離了奢華生活所需的財富。而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還是要為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奔波勞碌著。

我曾經到十三陵的定陵參觀,在陵區的側殿裡陳列著許多奢華的陪葬品,還有很多印有“國庫”的大批銀錢、金錢。這些被埋藏地下的財富重現於天日,卻是讓普通民眾領略了一下皇家的富有。若是在既往的那個時代,卻不知這一窟的財富可供養多少“凍死骨”。大明王朝已成過往,這沉睡數百年的“百姓性命”一樣的財富只留下被後世參觀的意義,朱翊鈞和皇后們的那一撮遺骨被焚燒之後,雷雨中被沖刷殆盡,復歸于山石和塵土之間。

有很多鉅額財富的所有者,他們選擇把財富在自己百年之後捐獻給社會公益機構,讓這些財富重歸於社會,讓它再去幫助那些更需要它們的人們。諾貝爾用自己生前獲得的大筆財富設立了“諾貝爾”獎,專門獎勵那些在社會不同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人士。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進程中,“諾貝爾”獎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並且,還將更深遠的影響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諾貝爾和他的夫人遺留給世界的精神世代流傳,他們的開拓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已成為人類社會走向永生的精神榜樣。

所以,這個世界上的錢分兩種——今生的錢,往生的錢。

今生擁有的錢是讓自己活的更好,讓和自己一起活著的人活的很好;往生後——已經無從擁有財富,那就是讓活著的人活的更好,就像諾貝爾。

公益組織,成為很多活著的時候還擁有財富的人處理財富的最佳選擇。所以,我們的時代就產生了很多,宣稱在自己百年之後把擁有的財富“裸捐”的人。

選擇“裸捐”的人,相比那些把金錢和自己的腐肉堆放在一起的一文不值,他們才是一世為人,走的圓滿灑脫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