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01


一则“苏锡常”一体化的消息,在江苏引起热议。


昨天(4月21日),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在苏州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召开。三市签署了《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 来自苏州日报


在讲话中,提到了:


  • 苏锡常一体化是平等的一体化,长三角上海是龙头,苏锡常共同为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起到协同增强效应和辐射作用;
  • “苏锡常”历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三地人民同脉而传、经济同根而生、未来同向而进,强化苏锡常一体化、服务促进长三角一体化,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底气;
  • 进入新时代,苏锡常肩负着为全省、全国发展探路的一系列战略重任。


现在的长三角时局图。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目前,苏锡常一体化也是台面上的事了,提到了“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加强与杭州、南京两大都市圈等的联动。”对于杭州,整个浙江都是腹地。对于合肥,早就多年前围绕合肥打造“安徽核心”。而南京都市圈,则超越一省的束缚,甚至把马鞍山、滁州、芜湖等安徽城市纳入其中。


就此在长三角大都市圈,有4大都市圈:


上海都市圈,腹地(苏锡常+南通+浙北)

南京都市圈,腹地(镇江+苏北+皖东)

杭州都市圈,腹地(浙江)

合肥都市圈,腹地(安徽)


龙头是上海,副中心是南京、杭州、合肥,重要的经济中心苏锡常。


02


与之同时,江苏各个城市都迸发出强烈的“发展欲”,形势良好。


江苏最北端的徐州,也把握住了时代机遇


我们注意到,国务院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将淮海经济区列为重点规划的三大板块之一,首次在国家层面正式明确淮海经济区10个城市的区划范围,并要求“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打造省际协同合作示范样板”。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第一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徐州召开,包括淮北、连云港、商丘、宿迁、宿州、菏泽、济宁、临沂、枣庄以及徐州等10个地级市的党政主要负责人汇聚一堂,共商融合共赢新举措。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而江苏的江海明珠南通市,计划每年在上海举办一次南通对接服务上海大会,首次以 " 服务大上海,建设北大门 " 为主题。


有大批南通人在上海工作生活,沪通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对于江苏而言,一直被认为是“聚时苏大强,散时满天星”。在网上,被戏称为“苏联”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省会城市南京,倒也没有发出“队伍不好带了”的感慨。


相反,有点像江苏这个大家庭里的老大哥,看着其他人在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自己敦厚的搓着手在一边笑呵呵。


03


在省外,城市战争趋于白热化。某种意义上,所有有进取心的城市之间都在干同样的事


抢战略;

抢政策;

抢资源;

抢人口;

抢腹地。


“抢腹地”,就是做大朋友圈,有利于城市协同,从而实现更大的影响力。


像四川,基本上已经是“成都的四川”,整个四川以成都为支点,一个高点带动全省,不至于全部“沦陷”;武汉之于湖北,西安之于山西,甚至几乎整个浙江,都将为杭州的超级腹地,支持杭州成为“新一线城市”的排头兵。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 只有成都发展起来了,四川才有未来


事实上,外部的城市狼性十足,全省给予政策、土地、平台、人口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才能用一个“超级城市”撬动人才、科技、金融的高度,也才有可能用这个支点让全省拓高一个层级,这不是吸血,而是“一点超高,带动全省”。如果全省都是一片平原,无高度,也就吸引不了全国一流人才、财富、平台。


安徽做大合肥;

浙江做大杭州。


而上海的雄心壮志不可谓不宏大,心思不可谓不精巧。 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召开期间,共同发布了《G60科创走廊松江宣言》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作为长三角的沪宁杭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南京,却没有出现在其中。新晋加入泛长三角不久的安徽省会合肥,榜上有名。


南京,被绕过去了 ?


如果说,G60最初是以沪昆高速为主导,与不在其沿线的南京没有关系,但同样与G60高速差之甚远的合肥,却作为G60科创走廊的端点。


  • 难道,南京的科教资源,不丰富?


其实,被民间称之为“霸都”的合肥,从来没有停止过突围契机,从当年安徽三分巢湖,做大合肥,其决心就可见一斑。


而另一座进取心超强的城市,杭州,也从来没有放松过“继续做大首位度”脚步。杭州全域,占据了1.6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积,是南京和上海的近3倍。不久前,淳安撤县设区,杭州市区已经和安徽黄山接壤,杭州正试图加大对皖南的吸附和影响能力,这与合肥的想法不谋而合。


作为长三角的龙头,

“条条大路通上海”,而它就是上海,随便怎么折腾,殊途同归。除了宁杭甬高铁线,其他任何长三角的线路和通道,最终都有利于增强上海的吸附能力。


举一个例子,南京-黄山的略尴尬路线。南京到黄山,却要跑到杭州,再到千岛湖绕了一个大圈。相当于南京到北京,先绕道东京一样夸张。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合肥在普速铁路时代相对落后,但在高铁时代,安徽省前瞻性的打造合肥,一跃为米字型的高铁枢纽中心。


那么,高铁时代的米字型城市,有哪些城市领先?


河南早就在很多年前做了布局,这是郑州的米字型高铁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这是大西北西安的米字形高铁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这是高铁时代,安徽在多年前打造的合肥这座城市的米字型高铁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同样,湖南的对长沙的打造也颇为成功,GDP长沙一举超过了无锡、青岛、宁波,下一步就是南京,长沙的米字型高铁的设计很到位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对于南京,来自《江苏经济报》的好消息:


2020年4月13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双过半”会议,明确了2020年全市交通运输的工作要点。记者从此次会议中了解到,南京正加快打造“米”字型高速铁路网


终于,南京也在进击。


04


从2016年开始,南京提高首位度已经4年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对于一座城市,用其GDP占全省的比例,来说明GDP首位度,这是通常惯例。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 南京河西南路口 2018.


莱芜并入济南之后,镇江并入南京的传言一度甚嚣尘上,“行政区划调整,是中央考虑的事情。

南京不能简单地、单纯地以地域面积扩大谋求总量的首位度,而是要更加注重以新发展理念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位度。”张书记说,“南京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要集中精力,通过新发展理念,实现6个功能的提升,勇挑首位重担。”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 《提升首位度,南京不准备走捷径》交汇点新闻 2019.2.12


提升首位度,南京不准备走捷径。2019年,围绕“八个对标”,南京将持续发力、攻坚突破,全面提升对标找差的整体成效和水平。


05


其实,江苏发展「临界规模」,突破点在于南京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越弱。


城市竞争,就是如此。


首位度高的城市,就是领头羊,具备全局的辐射力与影响力。一国一省都在强调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恰恰是一个区域里最强大的城市才能诞生。


上海是在2004年前后,其GDP超过万亿规模之后,才真正形成了长三角地区金融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和人才中心的地位,进而发挥了广义上的产业指挥、市场协作的龙头作用,带动了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


而中西部地区,尽管过去曾产生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武汉城市圈等多个城市群概念或规划,但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能够发挥像上海、深圳那样的龙头城市实际上并未出现。


很大原因上是由于尚未达到足以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的发展「临界规模」。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提高南京首位度,使之达到破局的「临界规模」,这是未来江苏发展的优先级选择。


在中国,普遍有一种误区。认为一个城市如果首位度过高,表明该首位城市集中了该省的大部分人口数和经济发展要素,其它城市则缺乏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也就无法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利于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此种误区,观念产生的根源,是对区域发展孤立、封闭看待。它忽视了城市和区域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关系。


在现实中,一个地区的发展并不能仅依靠本省资源,每个城市都在逐步参与到全国甚至全球产业链竞争中,资源、资本、人口等要素是流动的而不是封闭的,如果首位城市不能"集聚"相关发展要素,这些要素未必能被周边地区得到——被其他中心吸附。


对于江苏省,在本质上,「平均」从来都不是区域发展的根本目标。就好比贫穷从来都不是社会主义,区域发展正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均衡」的实现,是要在发展中得到、在发展中解决,某种意义上,广东的「效率优先」是江苏未来一段时间要对标的。


江苏发展「临界规模」


南京,在长三角地区中仅次于上海的商贸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指数居全国第6,总部经济排名全国第7。“中国金融中心指数”评估中,南京金融人才环境排中国第4,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


迄今为止,南京上市金融企业仅次于京沪深。


在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南京的经济竞争力排名44,可持续竞争力排名79。其中,可持续竞争力仅次于京沪广深。


其他数据或因素,比如地铁、交通枢纽、文化与科教资源,这些都是南京的强项。但短板在于民营经济活力、科教资源的产业化、人口净流量。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提高南京首位度,恰恰不是简单的资源争夺和狭隘的省内竞争,而是对江苏整体发展有利,也对全省其他城市有利的高一度战略。


因为深圳、广州的高峰优势,效率优先,资源集聚,广东才是中国的超级大省,而经济平均状况下的江苏,在金融集聚发展、互联网生态发展、服务业效率规模化发展的现在,无疑略失先机。


江苏缺一个超级城市,在目前的江苏格局下,无论是目前的苏州,还是现在的南京,以这样的经济体量和竞争力要素,在未来是无法与一线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竞争的,甚至,与杭州、成都、武汉、重庆竞争都不占明显优势——因为,这些核心城市都获得了所在行政省的“举全省之力发展”。


06


而在江苏省内,开玩笑的说,形似两个“省会城市”


  • 南京负责政治、文化、高校科研。
  • 苏州负责经济、文化、外资民营。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浪潮工作室关于宁苏,有这一段描述:“四十余年的宁苏之争,上海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苏州的发展和上海是深度捆绑的。作为长江三角洲最核心的大城市,浦东大开发让苏州GDP年均递增37.4%,轻轨高速让两地居民往来不超过30分钟。苏州的经济奇迹有上海的一半。


因为地理上的距离,上海这棵大树南京几乎靠不上。根据张旭亮、宁越敏对长三角城市经济等级和依存度的测量,苏州杭州对上海的隶属度排在前两位,后是无锡、宁波。


所以,南京只能自立门户,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南京都市圈。


尴尬的是,江苏省内的大部分城市都自愿加入了“上海滩”,南京仅对淮安、宿迁、扬州、镇江有经济辐射作用,而这四城的GDP总量加起来也不及一个苏州。


这样的情况下,南京只能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安徽身上,挖地铁,修铁路,吸引安徽老弟输送更多的劳动力炮弹和各类自然资源。据安徽省统计部门统计,每年向外输出劳动力1200万人左右,四分之一都去了南京。南京也成为了安徽主要的外来资本来源,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2015年春节铁路南京站内,旅客们脚步匆匆,归心似箭


从这个角度看,苏州是背靠上海好乘凉,做重点中学里最牛逼的第二名,南京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全村唯一的希望。只是没人知道,在这场漫长的高考里,最终谁能拿第一。”(以上来自浪潮工作室)


当然,关于支持的政策力度。


苏州一直更像“经济中心”,拥有最多的国家级园区


来自“城见局”的资料与数据:截至2000年,在拥有全国最多国家级开发区的江苏省,省会南京的国家级园区只有1个,在今天二线城市中排名垫底,甚至落后于当时还在全国排名70多位的合肥。相比之下,苏州坐拥当时江苏全省12个国家级园区中的5个,更是超过直辖市天津和广东省会广州,成为国家级园区最多的城市


即便江北新区落地南京,南京也只有国家级开发园区3个,远低于苏州的13个


苏锡常遍地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而南京部分、苏中、苏北地区大部分土地被限制开发,发展空间狭小。见下图: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2020年)》


可见,与陆地面积80%以上可开发的苏州相比,

南京有接近一半的面积被划定为限制开发地区,只能发展农业。


而苏中苏北各地级市,限制开发地区面积更普遍高60%。


土地说完,再关注税收。按当时政策,如果有外商想在南京的溧水和高淳投资,它需要负担33%税收,在江宁也要负担27%,而在苏州随处可见的国家级园区中,它将享受“两免三减半”待遇,前两年不交税,两年后连续三年只交7.5%的税收,减免期后,也只需交15%。(以上来自城见局)


当然,在园区、土地开发、税收等方面,这也是“城市竞争”的隐性层面。毕竟,“今天的苏州,左手微软,右手苹果,博世也在赶来的路上”


说到底,政策、土地、资金、人口,都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为了人口增长,留住优秀人才,提高城市首位度,

南京一直努力着


07


当然,南京很可爱,也很憨厚大度


南京理工大学在泰州建设了泰州科技学院(泰州)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扬州)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泰州)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丹阳)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连云港)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泰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无锡)
南京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溧阳校区(常州溧阳)


而最近,南京大学在江北新区的金陵学院也搬迁苏州

……


与之对比,以成都为例,四川现在不仅将大型企业总部不断地从四川其他地方搬往成都,院校、政策源源不断,湖北武汉将下面地市所属的院校合并到了武汉,加强省会功能,更好地服务全省。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同样,对外支援的力度。


紧急突发!苏锡常抱团上海!南京,怎么办?


南京的医疗资源整体上在全国并不领先,远远落后于一线城市和部分其他省会城市。但在对外支援力度上,南京搬空家底,“憨厚大度”


江苏就像一个班级,一些天赋聪明、脑筋精巧的孩子,纷纷“择优”到隔壁班的超级学霸周边,而南京这样成绩也挺好的孩子,规规矩矩的,尽管被安排在角落,还不忘帮一帮周边的普通孩子。


所以,南京,你真的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