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如何确保军队的忠诚?历史总结了这8项有效策略

皇帝如何确保军队的忠诚?历史总结了这8项有效策略

位于河南开封的陈桥驿,“陈桥兵变”的现场

中国的大多数皇帝,都从先前皇帝们的错误中得到教训,中国悠久的历史经验,有助于帮他们规避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如何确保军队的忠诚问题上,古代中国的统治者们,已经把这项工作变成了一门艺术。

古代中国的边境前线,与首都之间的通讯,通常会需要数天时间来传达,这样的状况持续了数千年,在看下文提出的解决方案时,需要记住这种信息流通的不便。

虽然在不同的朝代中有所不同,但控制军队的几个策略,仍然大致相同:

一、同级别的武官,地位总是低于文官。因此,将一名相同等级的将军与文官派遣在同一座城市时,将军的地位要低于文官。他们地位上的区别,不仅仅存在于职级,还会体现在生活上的各种礼仪,比如饭局上的座次、敬酒的顺序、路上偶然相遇的招呼方式等。这种武官地位不如文官的制度,产生了有效的影响,例如在宋代,在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后得到实践。

皇帝如何确保军队的忠诚?历史总结了这8项有效策略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二、将军仅能负责领导军队参战,但是直到军队开始向战场(可能有数百公里之遥)进军的一天之前,将军都无权动员部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就提出了将“战争时期领导军队的权力” “动员权力”的概念分开。

为了动员军队,一般需要获得所谓的“虎符”,以及皇帝的命令。“虎符”是一个小型雕像,最初是老虎的形状,一分为二。将军有其中的一半,另一半则由其他官员持有。军队动员当天,需要向部队出示“虎符”,只有两部分相配,将军才能动员军队。

战斗结束后,需要将虎符送还朝廷,因为将军下次可能会指挥不同的部队。未能及时归还虎符,后果很严重,几乎会被认定为将军想要进行反叛。


皇帝如何确保军队的忠诚?历史总结了这8项有效策略

战国时期的虎符

三、部队的俸禄、军饷只能来自中央朝廷

四、军队的武器、装甲、战马等物资,均由朝廷发放,这也许是中国古代与西方国家之间最大的差异之一。在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时期,保证士兵的武器和装备充足,是朝廷的责任。

实际上,在大部分时间里,整个钢铁生产都是国家所控制的,普通平民也很难获得足够的铁来锻造武器。如果国家无法给士兵们充足的武器,将军就很难把平民练就成具有战斗力的士兵,比如,在饥荒引起叛乱的艰难时期,由2000–3000名正规军士兵,镇压十万叛军的情况并不少见。

五、军队的物资、后勤供应工作,由文官负责,文官向中央朝廷报告

六、中央朝廷派人监督前线的将军。这种做法非常普遍,以至于在中国古代,将军早已接受了这种惯例。“监视者”可以是文官,可以是来自不同军队的军官(最有可能的是皇帝的私人警卫或负责首都安全的部门),甚至会是皇帝最信任的太监。这些监控人员,负责保持对将军的监督,编写关于战斗和将军行为的加密报告,并直接与中央朝廷进行沟通(沟通的信息传递仍需数天时间)。

皇帝如何确保军队的忠诚?历史总结了这8项有效策略

博物馆中的虎符

七、 在战斗之后,中央朝廷负责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大奖励(财富或者封地),以及对战斗失职人员的惩罚。具体的奖惩,根据战争的规模和情况,可能涉及多个国家部门:财政部(户部)、人力资源部(吏部)、国防部(兵部),以及皇帝本人。

将军通常有权杀死某些等级以下的人,他可以撰写报告和建议。但要知道,有一个“监控器”还提交了单独的密报(请参见第6点),该报告可能对所发生的事情有不同的描述。因此,

奖励或惩罚的最终结果,不是将军个人能够轻易控制的

皇帝如何确保军队的忠诚?历史总结了这8项有效策略

供奉岳飞的岳王庙

八、在极少的情况下,将军控制着国家的大部分武装力量(例如,宋代的岳飞,曾一度指挥整个南宋军队的5/7),皇帝会把将军的家人迁至首都,实际上是作为朝廷的人质。

当然,这些都是理想的情况,实际上,许多问题,尤其是有关控制军队俸禄、物资、物流的部分,会因为朝廷腐败和行政效率低下而得不到满足,结果就像历史告诉您的那样,产生各种不确定性。

以上各种控制手段的结果,通常是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的,导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很少有地方将领,在唐朝(公元900年左右)以后,大规模地抗衡中央朝廷的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