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本質是個稅收遊戲,投股票要像僱人賺錢

1. 一季度經濟數據出爐:雖然3月數據明顯較1-2月有所好轉,但改革開放以來首次錄得-6.8%,失業率5.9%(第三產業/服務業增速好於總體,存疑)。IMF給的全年預估為1.2%增長,以致於開會經濟政策變成了「六保」而不再提「去槓桿」和「供給側改革」,甚至「房住不炒」也放到了公文最後。


房價本質是個稅收遊戲,投股票要像僱人賺錢

重點看下貨幣數據:廣義貨幣M2為10.1%。合理的M2要覆蓋GDP+CPI,也就是-6.8%+4.9%, 那麼目前看貨幣供給非常充足,支付寶妥妥破2%。所以近期股市表現也有所回升,基本回到2800,洋大人的北向資金猛往回流。

房價本質是個稅收遊戲,投股票要像僱人賺錢


2. 投資股票要像僱個人給你賺錢一樣:這就是很多大佬強調的,像投資實業一樣投資股票,全方位考量,而不是追漲殺跌


3. 堅持ROE高於增長:A股的投資者往往過於看重公司的業績增長(g),實際上大部分ROE低而增長快的公司都沒有長期投資價值,除非它有很強的“規模正反饋(即規模擴大後ROE可以提升)”。優質的成長股,一定要重視“規模正反饋”,規模擴大後採購成本或單位研發成本是否大幅降低,對客戶吸引力變強或者客戶轉換成本是否變高(陳光明)


4. 收益的核心,一個是成功率(確定性:即賺錢的概率P),一個是盈利級別(賠率或預期回報率E):索羅斯的成功,在於他並不在乎盈利的概率有多高,而在乎盈利的級別是多大,也就是他不在乎這個P有多高,但是他知道他加了槓桿,只要博一把成功,他的E(預期回報率)就會翻十倍,甚至更高。他的P也不是那麼高,但是高的時候他會下重注,所以他會輸小錢、掙大錢。但是我們從來不玩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就如同賭博,做投資很多人就做成了賭博;巴菲特是P(概率)為主,E(預期回報率)為輔。巴菲特持有的一些股票,其他基金經理不是不懂,就是不屑。巴菲特為什麼追求P呢?首先他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經很大,他不可能找那些回報率很高的小公司。第二個因素,他有1.5到1.6倍的槓桿,但是他的槓桿是不會出問題的那種。所以巴菲特就會要求,買的東西,預期回報率要求不高,10%到15%就差不多了,但是P盈利的概率高達百分之八九十。當然巴菲特投資的時間已經五十幾年了,不好比。最重要比的是做得長,不要掉進陷阱裡,收益率某些年份低一點不要緊,做時間的朋友最終複利很高。


5. 丁磊的神操作:疫情讓海淘行業幾乎覆滅,丁老闆在去年已經把海淘考拉20億美金給賣了阿里。更早的時候,他在豬肉大漲之前,弄了1200畝地養了好幾年高端豬肉。2013年音樂播放器滿地的時候,他讓網易娛樂主編去做一個叫網易雲音樂的APP

房價本質是個稅收遊戲,投股票要像僱人賺錢

6. 房價的本質,就是一個稅收遊戲:建設城市需要大量的資金,基建需要的資金量之龐大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象,但建設城市帶來的經濟好處,需要很多年後才能返還。按人類正常的發展路徑,我們需要先積累很多年,攢夠了資金,才能開始建設城市,然後等城市紅利釋放後,才能進行新一輪的建設。所以很多國家的城市化遲遲不能啟動,或者進展緩慢,就是因為積累不夠,需要時間。而中國的地產製度,讓全中國人一起掏錢來建設城市,讓我們可以把未來數十年的積累挪到今天來使用。
這讓中國的城市化變得異常簡單和迅速,而城市化帶來的紅利,也反哺了中國。賣地相當於收稅,地產公司相當於替政府收稅的包稅人,但所有參與的人也的的確確受益了,土拍制度在過去的20年裡,對中國也確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借地產製度實現了城市化,所以房地產已經深深融入了中國的城市經濟裡,成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想徹底剝離房地產,擺脫地產對經濟的鉗制,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在中國,房價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經濟問題了,而是一個社會問題


7. A股只有成長投機「A股哪有什麼成長股投資,有的只有週期景氣期來臨時的成長投機,比如科技股,產業趨勢要重於個股品質」


8. 最好的管理:讓下屬在能力和意願上都不遜於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