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綜合醫療保障讓貧困群眾告別看病難

  看病難、看病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群眾發生貧困的重要因素。我市圍繞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健康脫貧兜底“351”及建檔立卡貧困患者慢性病費用補充醫療保障“180”工程等多項民生工程,著力構建“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綜合醫保體系,努力讓貧困群眾“敢於看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日前,記者走進譙城區觀堂鎮中心衛生院,90多歲的高氏正在這裡住院。高氏是譙城區觀堂鎮雙合村丁楊莊村民,因身患多種疾病,需要經常住院治療。

  “每次住院一個星期左右,需花費900多元,報銷後自付部分只有100多元。”高氏的兒子曹紅林說。

  高氏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我市的相關政策,她住院既不需要交住院費,也不需要交押金。住院醫療費用按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補償,同時還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民政救助。

  “國家的民生政策就是好,真正減輕了我們的看病負擔!”曹紅林感激地說。

  “2017年,我院住院總人數為4547人次,總費用4561198元,補償了3259409元。”觀堂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張輝說。

  同高氏一樣,譙城區譙東鎮閆窯村大馬樓自然村村民郭九蘭也是綜合醫療保障民生工程受益群眾之一。

  郭九蘭的老伴李先友告訴記者,2013年7月,郭九蘭被查出患有腦梗死,此後,每年至少入院治療兩次,每次需住院十多天時間,花費4000元左右,各種報銷後自己負擔不到800元。最近,郭九蘭病情嚴重再次住進華佗中醫院治療。

  “這回病得很嚴重,在華佗中醫院住了兩個月院,花了8萬多元,報銷後自己付了2600多元。”李先友說。

  患有大病的郭九蘭屬貧困戶,醫療費用可綜合享受新農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救助、民政救助等補償,自己承擔的費用很少。

  “要不是有醫療保障政策,俺老伴的病早就治不起了,民生工程真是幫了俺家大忙,政府為老百姓考慮得真周到!”李先友說。

  “現在無論大病、小病、慢性病,老百姓都能享受到不同比例的費用補償,綜合醫療保障讓老百姓看得起病、敢於看病、敢於治療,為群眾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效減少了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華佗中醫院副院長張祥志說。

  譙城區衛計委副主任趙亮介紹,2017年,譙城區衛計委承擔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健康兜底“351”和“180”等5大項12小項民生工程,區衛計委明確任務,夯實責任,通過督導、督辦、調度、考評等舉措,全面完成了目標任務。其中,“351”住院綜合醫療保障報銷費用1.38億元,財政兜底209萬元, 33068人次享受慢性病“180”補償,補償金額為286萬元。

  據瞭解,截止到2017年底,我市因病致貧返貧戶由2015年底的15萬戶23萬人降低至4.14萬戶9.6萬人。去年1-12月,全市共有186.2萬人次貧困人口享受“兩免兩降五提高一兜底一補充”政策,“一站式”即時結算醫藥總費用9.96億元,總報補9.03億元,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實際補償比例達92.99%以上,慢性病門診費用(含特殊慢性病)“180”補償比例達96.46%以上,縣域內就診率(住院)9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