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醫護共抗疫情#

當下全國正處在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非常時期,各大媒體對疫情數據、專家解讀、救援情況、疫情發展以及相關問題的通報等信息都給予了高度關注。媒體對這些信息採取了不同的報道形式,其中疫情背景下媒體對個體人物新聞報道的故事化敘事是許多媒體採取的一種報道方式,即將新聞信息以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報道出來。在災難性事件中,新聞的故事性報道以其人情味、可讀性等特點易引發受眾的共鳴,傳播效果明顯。

  一、抗擊新型肺炎疫情下故事性報道的必要性

  新型肺炎疫情下出現了眾多故事性的新聞報道,其中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故事性報道相對突出。這些故事化報道主要是集中抗擊疫情的救援者上面,聚焦於這些醫護人員請願奔赴疫情第一線的態度;聚焦於這些醫務人員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取捨的牽絆與決心;聚焦於這些醫護人員在救治患者的故事;還聚焦於這些援救者感染病毒之後的心路歷程……例如人民網發佈的《武漢日記:白大褂下的軟肋》、新華網布的《堅持下去就是春暖花開——來自武漢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故事》、澎湃新聞發佈的《口述|一個湖北呼吸科醫生的"中場戰事"》等這些立足在客觀現實基礎之上的帶有故事化傾向的新聞報道,廣泛的出現在各大媒體上,並在不同的媒介形態上傳播出去,引發受眾的高度關注。

  在災難性疫情爆發的艱難時刻媒體聚焦於大背景下個體故事的新聞報道具有充分的必要性。一方面,抗擊疫情中個體經歷具有足夠的新聞價值。在疫情環境中,我們除了關注疫情的進展、各地響應之外,更希望關注深處疫情前線的個體生命的經歷,這種種經歷成為受眾瞭解前線一角的重要窗口,這些個體生命的切膚感受在當下疫情環境成為極具新聞價值的信息來源;另一方面,新聞報道故事化凸顯抗擊疫情的人情味。新聞報道故事化傾向其中一個重要的優勢在於這樣的報道具備其它硬新聞所不具備的人情味,這些新聞事實中的人情味往往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不管在情緒上還是在精神上都會給受眾以感觸,達到情感動員的作用。

  二、抗擊新型肺炎疫情下故事性報道的情感動員作用

  在抗擊新型肺炎的過程中媒體對於抗擊疫情的救援者進行故事化的新聞報道,對受眾具有一定的情感動員的作用。這種情感動員主要體現在喚醒、共鳴、行動等幾個方面。

  1.喚醒——負面情緒蔓延下積極情緒得以激活

  在新型肺炎疫情的信息傳播之勢漸起之時,公眾面對來勢洶洶毫無防備的疫情產生了強烈的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這種負面情緒在人際傳播和群體傳播中不斷蔓延且不斷強化;加之對於有關方面的行為不當更是引發了公眾強烈的憤怒情緒。因此,不管是現實環境中還是網絡空間中充斥著公眾失望的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的出現體現出受眾希望疫情被重視被治療的強烈動機,據研究表明,在負面性的公共事件中,公眾負面情緒下的動機越強,其情緒變化的喚醒度越高。因此,在疫情中受眾負面情緒蔓延下,官方的相關舉措以及抗擊疫情力量的不斷加強無疑會起到紓解公眾負面情緒並促使負面情緒得以轉向的喚醒作用。尤其是當媒體將抗擊在一線救援的經歷以細節刻畫的方式進行故事化的報道時,更能走進受眾的內心,使受眾面對疫情時的積極情緒得以喚醒。


#致敬醫護共抗疫情#

  據蟻坊軟件輿情監測系統顯示,2月1日—2月5日11時中媒體在網絡上對醫護人員抗擊疫情的故事化報道中網民的正面情緒佔據了主導,其中"好"這一情緒最為明顯。由此可以看出,在當下疫情艱難時刻網民正面情緒得以不斷激活,在輿論上體現出廣大網民相對穩定的情緒取向。

  2.共鳴——負重前行下的崇拜與感動形成群體共情

  抗擊疫情環境下具有人情味的故事性新聞報道對受眾的正面情緒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從個體受眾正面情緒的語言符號化表達來看,主要是通過在文本語言、表情符號、轉贊等方式表現出來,其內容多為"感動"、"崇拜"、"敬佩"等。眾多個體形成的正面情緒在網絡環境中相互感染,最終形成群體內的共情機制。這種正面情緒的共振一方面利於疫情環境下受眾正負向情緒的中和,維穩社會輿情;另一方面能激發受眾的親社會傾向,在堅定疫情災難終將被戰勝的信念下,對困境面前人性之善、人間溫情仍然佔據主流的社會現狀進行共同維護。

  3.行動——情感認同衍生出公共領域內的價值訴求

  抗擊疫情中救護人員的故事化報道在獲得群體情感認同之下產生了付諸行動的價值訴求,並在公共領域內達成一定共識。這種付諸行動的價值訴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抗擊疫情環境下個體主動做好隔離的價值訴求。例如,在很多媒體對抗擊疫情救護人員的故事化新聞報道下面出現了眾多"不給救護人員添麻煩、主動隔離做貢獻"類似的受眾評論;第二,希望在抗擊疫情面前獻出自己綿薄之力的價值訴求,尤其是那些對於深處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在物資匱乏下為了節約物資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的故事化新聞報道,更是擊中了廣大受眾的內心。因此他們紛紛在報道下做出了為奮戰在一線的救護人員提供最基本的物質保障的呼籲。

  三、抗擊疫情下的故事化新聞報道的警惕之處

  不可否認,在災難性的公共事件中媒體的故事化新聞報道對受眾情緒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仍然有值得警惕的地方,即媒體不可濫用故事化的報道形式,必須建立在事件真實客觀的前提之下。如果一味為了追求通過故事化的表達來吸引讀者,而脫離了真實客觀性的原則,那麼無疑會傷害受眾的情感,其傳播效果只能起到反向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