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梨花大觀

千山梨花大觀

千山的特色是峰奇、石俏、松蒼、廟古、花盛。花盛主要是梨花,春暖花開時,潔白的梨花漫山遍野,輝映著蒼松翠柏,點綴著廟宇山石,別有一種素雅的韻味。

梨花很單薄,只有一層花瓣,但千朵萬朵簇擁一起,呼啦啦的連成一片,就成壯觀。

梨花很單調,只有白色,但白的純正白的聖潔,像冰清玉潔的女子,令人傾慕而不敢褻瀆。

梨花不僅白如雪,更勝雪花一品香。那潔白的花韻雅而不俗,那淡淡的芳香陶而不醉。

千山梨花大觀

若晴空朗朗,山光撲面,看梨花燦爛,玉質冰肌,頓時神怡心曠。

若春雨霏霏,水色空濛,看梨花帶雨,落白鋪地,也難免惜玉憐香。

千山梨花大觀

千山的梨樹有南果梨、香水梨、花蓋梨、安梨等。

南果梨是鞍山特產,

只有鞍山能夠生長,

移植到別處都不成功。

南果梨也叫“南國梨”,

說是大雁從南方銜來的種子在鞍山這片土地上

生長繁衍起來,

正是“雪花不如春花美,北國偏生南國梨。

”南果梨金黃透紅,果肉香甜,

自古就是宮中貢品,享譽“天下第一梨”!

雨潤梨園的梨花

雨潤梨園在臥駝峰的山坳裡,

近處有鳥鳴溪唱,

遠處有青山翠柏,

構成一幅清秀恬淡的田園風光。

梨園裡還有蜿蜒的木棧道和亭臺,

置身其間,

會有一種“心遠地自偏”、“人若畫中仙”的愜意。

千山梨花大觀

看雨潤梨花,點綴千山疊翠;

聽泉歌柳韻,喚來萬羽飛紅。

這是我撰的聯。

千山梨花大觀

梨花遍野鏡頭窄;

芳草逐雲心地寬。可石聯墨

燕子來時,莫道千山春欲晚;

梨花來後,且看萬樹雪如煙。

千山梨花大觀

花放千山翻雪海;

客來四月趕春潮!

千山梨花大觀

花送香風堪醉月;

亭疊翠影許棲雲。

千山梨花大觀

十里春芳香兩袖;

一肩梨雪印千華。

千山梨花大觀

翠雨疊佳園,千山秀逸;

梨花傾玉質,一笑嫣然。

千山梨花大觀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一樹盼何人。

千山梨花大觀

獨佔十分春氣象;

不輸五德玉精神。

香巖寺的梨花

香巖寺,

因春花薰香岩石而得名。

是千山最偏遠的一座寺廟,

也是一座非常幽美的寺廟。

千山梨花大觀

遠翠焉來聽暮鼓;

拾級而上見梨花。

閉門修菩提;

出戶遇梨花。

千山梨花大觀

孤盞酌長夜;

梨花映小窗。

千山梨花大觀

清修深處花含笑;

禪坐久時巖透香。

大安寺的梨花

千山梨花大觀

花開寂寞待君來

千山梨花大觀

梨花樹下好耕田

千山梨花大觀

滄桑深處見清純

中會寺的梨花

千山的梨花,

我更喜歡中會寺。

峰奇、石俏、廟古、花盛,

千山這四大特色,中會寺佔全了。

千山梨花大觀

當然,

中會寺的梨花不是很盛,

不是鋪天蓋地漫山遍野,

而是恰到好處的點綴在山石與廟宇之間。

千山梨花大觀

它們或落落大方的展露身姿,盡情地怒放。

千山梨花大觀

或在轉角處靜靜地等你,開一樹純情,

你不來,它不謝。

千山梨花大觀

素雅的梨花與古廟相伴,

潔白掩映著青磚灰瓦。

千山梨花大觀

這白與灰的關係十分微妙。

白的純淨,不染纖塵,

雖只一季也不辜負灰的期待。

千山梨花大觀

而灰溫文爾雅,不沉悶,

也不輕浮,

穩穩地徜徉在春夏秋冬的輪迴裡。

千山梨花大觀

這白與灰在春天裡就這樣不期而遇。

灰使白更雅,

白令灰更拙。

千山梨花大觀

廁所都掩映在古典中。

五龍宮的梨花

千山梨花大觀

五龍宮依山盤鬱,

樓觀飛驚,若空中仙閣。

宮外五峰酷似五條蒼龍蜿蜒而來,

到此收攏成五龍戲珠之勝。

千山梨花大觀

五龍宮的梨花也都高大雄偉。

別處梨花是小女子,

五龍宮的梨花是偉丈夫!

千山梨花大觀

五龍宮的梨花是聽道德經長大的,

也就有了三清的境界。

千山梨花大觀

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

千山梨花大觀

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

千山梨花大觀

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對樁石梨花

千山梨花大觀

南果祖樹莫嫌老,今載風華勝舊年。

千山梨花大觀

花在山上開;

人在畫中行。

千山梨花大觀

古道斜陽無俗韻;

山溪野徑有梨花。

千山梨花大觀

天下的花,要說白,

當數梨花,清白如雪,玉骨冰肌,

可謂“占斷天下白,壓盡人間花”。

千山梨花大觀

何輸瑞雪三分白;

略勝紅梅一段香。

太平溝的梨花

千山梨花大觀

枝影橫斜水清淺

千山梨花大觀

山勢高低花正奇

千山梨花大觀

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

千山梨花大觀

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

千山梨花大觀

作者: 尹偉達

千山文化研究會顧問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遼寧省作家協會理事

遼寧省書法家協會理事

遼寧省楹聯家協會名譽副主席

融媒體中心編輯:韓成成

監製:張弘毅

掃碼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