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悼念張靜靜後的思考

她倒在黎明之前

2020年4月6日晚,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發佈訃告: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我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在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滿,即將返家休息時,突發心臟驟停,經醫院組織全院專家力量、動用全部可能手段全力救治無效,遺憾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張靜靜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3歲,留下了只有5歲的孩子和因疫情無法及時趕回身旁的丈夫,讓人痛心不已。

意外?悼念張靜靜後的思考

圖源:新浪微博@央視新聞

發生心臟驟停的原因

對於張靜靜的離世,從醫學專業角度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連續戰疫透支後的精神性心臟驟停


扛過了新冠肺炎的左右夾擊,拯救了無數生命,張靜靜卻沒能躲過心臟驟停的突襲。


發生心臟驟停一般有三種原因:原發性、繼發性、精神性


原發性的心臟驟停或者猝死,主要是基於以往的一些心臟疾患而導致,如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繼發性的心臟驟停則不是由心臟疾患直接導致,而是由於其他疾患,例如由於呼吸衰竭、缺氧等原因而導致心臟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嚴重後果。


對於精神性心臟驟停,還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① 交感神經系統失衡情緒紊亂型心臟驟停

② 呼吸中樞調節異常情緒紊亂型心臟驟停

③ 心腦血管事件激發情緒紊亂型心臟驟停


意外?悼念張靜靜後的思考

心腦血管事件激發情緒紊亂型心臟驟停是指因為情緒精神因素激發原有心腦血管疾患而引發的心臟驟停。其病理生理機制是:情緒因素激發加重了原有的心肌結構異常、心電生理異常、血管形態異常改變,從而引起心臟驟停。


比如臨床上“章魚壺心肌病”,此病因發作時左心室心尖呈氣球樣,與傳統日本章魚魚簍的圓形底部和窄口相似而得名,又被稱做心碎綜合徵(心,真的會“碎”的)、心尖球形綜合徵。近1/3的章魚壺心肌病患者會因為受到精神因素的影響而發病。


當這類患者情感失調時,會因病人心臟的交感神經受體在左心室基部與心尖部位的比例不一樣,當患者極度傷心、遭逢壓力應激、驚嚇或疼痛時,就會造成心尖未收縮,心室基部強力收縮如氣球的情形。


隨著心理失衡與情緒應激等精神性因素引發心臟驟停的案例逐年增多,如今根據情緒紊亂引發心臟驟停的病理生理機制,才提出了以上的的精神性心臟驟停分型。


意外?悼念張靜靜後的思考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張靜靜以往無心臟病病史,也無新冠感染史(隔離期滿核酸檢測三次陰性)。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張靜靜連續奮戰抗疫一線,

身心已極度疲憊


近兩個月的高度緊張與勞累,隔離期滿後得知自己沒被感染,返家的喜悅,心理上由驟然緊張到返魯後的完全鬆弛——這種情緒上極端的轉變,最終導致心臟無法承受。


在抗疫的特殊時期,包括醫護人員在內的許許多多一線工作者都在超負荷工作,而過勞正是導致心臟猝死的重要原因。

意外?悼念張靜靜後的思考

張靜靜 圖源網絡

此前還有報道,廣西的梁小霞護士,也是如此。2月28日,梁小霞護士從援助醫院病房出來,因過度勞累突然暈倒在醫院的半汙染區,心臟呼吸停止。大概約5分鐘後,她被值班的保潔人員發現,經緊急搶救後恢復心跳呼吸。現在,1個多月過去了,梁小霞護士仍在深度昏迷中,搶救還在繼續,希望奇蹟在梁護士身上發生。

及時自測疲勞值

不得不說,每隔一段時間這樣的事情就會發生一件,每一件都讓人觸目驚心。


特別是在戰疫期間,很多年輕的生命倒在了工作一線,他們當中有醫護人員、警察、社區工作者、志願者……


在這每一個倒下的人的背後,都是一個悲痛的家庭……


在痛心之餘,我們更應該提高警惕,做好預防。特別是那些已經經常感覺到疲勞,或者合併有基礎疾病的人,更應該積極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避免悲劇發生。


意外?悼念張靜靜後的思考

圖源:新浪微博@人民日報

《中國城市白領健康狀況白皮書》中提到:中國主流城市的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約6成的人處於過勞狀態。

請自測你的疲勞值:

意外?悼念張靜靜後的思考

圖源:新浪微博@人民日報

職業耗竭與不能承受之輕

人的壽命和細胞分裂次數有關係,有個叫端粒酶的物質,專門負責DNA上的端粒,這個決定了DNA可以複製多少次,到了一定次數就不能複製了,這就會導致人的死亡。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過分透支的後果,就是提前結束生命。


我們身體裡有腎上腺素,在疫情高峰時產生了一種亢奮感,跟打了雞血一樣,醫護群體沒有退路,只能頂上去。


但是這種亢奮的狀態是不可持久的,經過了一個月,甚至是兩個月,需要及時休整,否則就跟彈簧一樣,失去了彈性限度,就恢復不了了,就算休息,也還是覺得累。從心理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職業耗竭(burnout)。

意外?悼念張靜靜後的思考

圖源:新浪微博@人民日報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靜靜同仁一路走好!

文章作者:耿德勤(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耿德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