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借成语三十五篇—一饮一啄

一饮一啄 原指鸟类饮食随心,顺其本心。后泛指人的饮食。引申为指人的生活遭遇或命运。

出自《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太平广记》卷一五八引《玉堂闲话》:“谚云:‘一饮一啄,系之于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三一回:“岂不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即是前定,自然有术数可以算得出了。”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品为《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长篇小说。清末吴趼人作。一百零八回。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小借成语三十五篇—一饮一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