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建築的七大派系,你心目中的家鄉傳統建築是否上榜?

盤點中國建築的七大派系,你心目中的家鄉傳統建築是否上榜?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想必大家都看過周星馳的電影“大話西遊”,都曾被電影中一幕幕的愛情與責任揪過心。but!!今天要講述的主角可不是至尊寶,而是他們身旁的中國傳統建築。

中國自古地大物博,建築藝術源遠流長。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築藝術風格等各有差異,但其傳統建築的組群佈局、空間、結構、建築材料及裝飾藝術等方面卻有著共同的特點。

中國傳統建築七大派系及其特點


盤點中國建築的七大派系,你心目中的家鄉傳統建築是否上榜?

粵派“鑊耳屋”

粵派“鑊耳屋”是廣東嶺南傳統廣府民居的代表,分佈於大珠江三角洲、粵西地區,多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外牆壁均有花鳥圖案。因其山牆狀似鑊耳,故稱”鑊耳屋”。據說鑊耳狀的建築防火和通風性能良好:火災時,高聳的山牆可阻止火勢的蔓延和侵入。

盤點中國建築的七大派系,你心目中的家鄉傳統建築是否上榜?

京派“四合院”

四合院的基本特點是按南北軸線對稱佈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門內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內的活動。正房 位於中軸線上,側面為耳房及左右廂房。正房是長輩的起居室,廂房則供晚輩起居用,這種莊重的佈局, 亦體現了華北人民正統、嚴謹的傳統性格。北京地區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風沙,因此,住宅設計注重保溫防寒避風沙,外圍砌磚 牆,整個院落被房屋與牆垣包圍,硬山式屋頂,牆壁和屋頂都比較厚實。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門開在東南角,稱“坎宅巽門”

盤點中國建築的七大派系,你心目中的家鄉傳統建築是否上榜?

川派“侗寨鼓樓”

川派“侗寨鼓樓”,鼓樓是侗族村寨最顯著的標誌,是侗族文化體系的代表,侗族文明的象徵。外型像個多面體的寶塔。一般高20多米、11層至頂,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撐。樓心寬闊平型,約10平方米見方,中間用石頭砌有大火堝,四周有木欄杆,設有長條 凳,供歇息使用。樓的尖頂處築有葫蘆或千年鶴,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樓簷角突出翅起,給人以玲瓏雅緻,如飛似躍之感。侗族民間有“建寨先樓”之說。每個侗家 至少有一座鼓樓,有的侗寨多達四五座。過去鼓樓都懸有一面牛皮長鼓,平時村寨裡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樓擊鼓,召眾商議。

盤點中國建築的七大派系,你心目中的家鄉傳統建築是否上榜?

川派“吊腳樓”

南方氣候潮溼、晝夜溫差大、地面蛇蟲等比較多,所以當地人在居住過程中 逐漸演化出獨特的建築風格——吊腳樓。 吊腳樓以木樁或石為支撐,上架以樓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塗灰泥。 屋頂鋪瓦或茅草。吊腳樓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樓,吊腳樓是遠古巢居的發展。

盤點中國建築的七大派系,你心目中的家鄉傳統建築是否上榜?

蘇派“蘇州園林式建築”

蘇派民居是指江浙一帶建築風格,是南北方建築風格的集大成者,園林式佈局是其顯著特徵之一. 蘇派民居以南向為主,這樣可以冬季背風朝陽,夏季迎風納涼 ,充滿了江南 水鄉古老文化的韻味。脊角高翹的屋頂,加上走馬樓、磚雕門樓、明瓦窗、過街樓等。粉牆黛瓦,鱗次櫛比、輕巧簡潔、古樸典雅,體現出清

淡、雅、素的藝術特色。

盤點中國建築的七大派系,你心目中的家鄉傳統建築是否上榜?

晉派“窯洞”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窯洞廣泛分佈於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

盤點中國建築的七大派系,你心目中的家鄉傳統建築是否上榜?

閩派“客家土樓

閩派“客家土樓”是客家人世代相襲、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並用夯土牆承重的大型群體樓房住宅,主要分佈於福建省的龍巖永定、漳州南靖、廣東饒平縣、大埔縣等地一般單體建築規模宏大,形態各異,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建築風格獨特,工程技術高超,文化內涵豐富。結構上以厚實的夯土牆承重,內部為木構架,以穿鬥式結構為主。常見的類型有圓樓、方樓、五鳳樓(府第式)、宮殿式樓等,樓內生產、生活、 防衛設施齊全,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獨特類型

盤點中國建築的七大派系,你心目中的家鄉傳統建築是否上榜?

皖派“青瓦白牆”

徽派民居的特點之一是高牆深院,一方面是防禦 盜賊,另一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徙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點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牆圍護,外面幾乎看不到瓦,唯以狹長的天井採光、通風與外界溝通。這種以天井為中心,高牆封閉的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 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態 ,這與晉派民居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建築七大派系,是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傳統文化的總體決定傳統建築的基本形態,傳統建築也從一定的角度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形態,兩者是不可分的。因而,傳統的特點是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中國傳統建築正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觀的傳承載體和表現形式。

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