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覺得普通人讀哲學好像會使人變得更抑鬱呢?

ghchjbj


不要把哲學看得太遙遠,它只是一種正確的思維方式,是我們三觀形成的指導。簡單的說,哲學是指導我們怎能看待事情和怎麼做事情的思想。

舉個例子,我們的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一種哲學,而且由於它是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加之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我國發展的成果之一。

哲學從來不挑選受眾,其實在學習了哲學後會有一個感覺,就是現在所學的哲學其實我們早已接觸過,在父母老師的做事教導中,在各種電視節目中。

拿著名的唯物主義論來說,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物質先於意識,是你現在擁有的條件決定了你想要從事什麼工作,而意識會反作用於物質,你的鬥志會影響你擁有的條件,從而影響你的工作。哲學從來都是緊貼生活的。

最後推薦一本適合初學者的哲學讀物《蘇菲的世界》,不要被書名所迷惑了,它是一本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哲學教學讀物。讀者讀這本書的時候,會自然跟著蘇菲去思考,一點一點地從我是誰?我來自哪裡?這類問題開始,一步一步地瞭解具體的哲學內容,而且沒個哲學觀點書中都給了很好的示例,非常有趣味性。

總之,讀哲學是不會導致抑鬱的,導致抑鬱的是對這個社會的捉摸不透。


踏實的jerry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們先糾正一下問題:不是普通人讀哲學會讓人變得更抑鬱,而是所有人讀哲學都會讓人感到抑鬱,沒有什麼普通不普通的,因為人不應該分等級。

糾正完問題之後,我們開始說正題:人讀了哲學之後會不會變得更抑鬱呢?

其實是會的。

因為很多所謂的哲學家,他們身上都充斥著悲劇色彩,一生都演繹著悲觀主義,最後的結局不是瘋了,就是自殺了。

比如說尼采,梵高,海明威,三島,川端,法捷耶夫,還有其他的一些哲學家,離去的理由也是讓人難以置信,據說柏拉圖是死於蝨病,赫拉克利特是將自己悶死在牛糞裡等。

總之他們離開的原因五花八門,甚至讓人難以置信。

需要糾正一點,哲學家也有開心的時候,只是相比之下,他們抑鬱的時間會更多一點,沒辦法,他們就是靠這一行吃飯,這也是他們的本性,如果他們每天樂樂呵呵,不去思考,哪裡還有時間去思考深度問題呢。或許也是上天註定,需要有一些人承擔悲劇,然後深度思考,犧牲自己的快樂,去思考人生的真相,帶給世俗之人更多的釋然。

1:悲劇是人生的真相

在很多哲學家身上都會看到一種狀態,那就是悲觀主義。

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哲學的本質就是看清人生的真相,而人生的真相就是以悲劇墊底。

人生的過程中,即便充斥著某一階段的風光、富貴、榮耀等,但是人生的多數時刻,都會經歷痛苦,經歷悲劇,每個人的人生都無一倖免。

所以,當一個人逐漸的走向哲學的時候,自然會增加一些抑鬱的情緒,哪怕有一些哲學的智慧是讓我們拋開情緒看待生活,但是也不免會產生抑鬱思想。

2:悲劇會讓自己開始探索哲學

有的人是先看到哲學之後才看到悲劇,但是更多的哲學家,是因為先看到悲劇之後才開始去探索哲學。

佛教有這樣一個說法,叫做:帶著三分病去修行。

一個人身處在富貴和順境的狀態之中,他從來不會去思考太多和人生相關的事情,而且更不會深度去思考哲學的問題。

就好像一個人正風光的時候,每天忙忙碌碌的都是為了工作,白天忙工作,晚上陪老婆陪家人,甚至是陪小三,他的時間被那些五彩繽紛的世界佔有,沒有深度思考的機緣。

然而,修行是需要機緣的,只有當一個人經歷了痛苦之後,他才能真正的有時間去反思人生,這個時候就是修行的開始,也是和哲學結緣的開始。

不管他經歷的是身體的病痛,還是生活的挫折和磨難,只有經歷了痛苦之後,才會觸發他去思考的心思。

而且人在痛苦的時候,才會更為清醒。

一個痛苦的人,他思考問題的深度,一定比那些整天沉迷於酒色之中思考的人,要更深層一些。

所以哲學的伴侶其實就是悲劇,你見過有幾個人活的開開心心,整天沒心沒肺的去思考哲學呢。

結語:

對於這一個問題的答案,總結起來就是,一個人會因為痛苦而走向哲學,痛苦相伴的自然是抑鬱情緒,而一個人也會因為哲學,而看見人生的本質,看到悲劇墊底的人生真相,這個時候也會讓自己增添了抑鬱的情緒。

所以哲學的伴侶就是抑鬱,即便很多人認為哲學能讓我們看清人生的真相,能看清生活的本質,變得更釋然,就像佛道兩家思想所說的,能夠以自己的無常之心,無為之心去面對這個世界。

但是與此相伴的,最多的則是對於生活的坦然和內心的沒有壓力,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從哲學中找到一種比世俗更快樂的快樂。


國學書舍


如果你讀哲學感覺抑鬱,那你完全可以選擇暫停閱讀。

這並不是貶低,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因為水滸裡,多是綠林好漢,做事全憑個人喜好,衝動易怒,年輕人血氣方剛,看多了,難免會有仿效的情況發生。這並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香港的《古惑仔》系列,就影響了很大一批80、90後。

至於《三國演義》,大多“老奸巨猾”之輩,足智多謀又善於陰謀陽謀,老人家也很容易“學壞”。

每個年齡段,有每個年齡該讀的書籍,如果哲學使你抑鬱,那麼你就可以停下來了,不妨再等個幾年,再看不遲。

如果還是想看,那麼不妨聽我說上兩句我的看法。

一、

如果不去查閱關於“哲學”的定義,你會怎麼理解這個門類,以及“哲學”這兩個?

如果去聽一些老學究來解釋它,那麼你多半會聽到各種關於哲學的不同種類,不同主義,之所以會有抑鬱感,是因為我們察覺到自身的渺小和不可控性。

如果不去看關於生命的哲學,或許可以擺脫這種抑鬱感。很多年輕人讀生命哲學,我很不理解,明明是朝氣蓬勃的年紀,非要去讀這種剖析生命和靈魂的書籍,自以為可以提前瞭解生活的真諦。

但其實,這就是揠苗助長。

通常我們生活中口口相傳的“哲學”,其實已經足夠受用,如果不是特別有需要,我不建議年輕人看這類書。

這麼說,好像我對“哲學”有什麼偏見,並不是,很多時候,伴隨著我們閱讀過程中,很多內容超出我們日常的認知範圍,就會令我們對其產生一種“玄學”或者“神學”的印象。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哲學”囊括的知識面太過龐大,說它包含了其他所有知識門類也不過分。

二、

我們讀哲學,首先需要清楚我們要了解的是什麼,你是要去探究宇宙奧秘,還是這個世界的本質?

我敢保證,大部分人的初心根本不是為了看這個。

我們想要看的是什麼?說白了,其實就是想要了解更深層次一些的“道理”,而這些“道理”的背後,往往就是人性,僅此而已。

比如哲學家叔本華曾說:人最不能夠忍受的,就是身邊的人比你過的好。

這就是“哲學”的一種表達方式,或者我們也可以稱其為“哲理”,我相信,大部分人很容易接受這種表達。而不是生命因何而來、為何而去,我們為什麼會生,為什麼會死,靈魂去哪了。

活都沒活明白,哪還有時間去考慮死後的事?你信用卡還了嗎?房貸交完了沒?

另外,其實《道德經》也是一本哲學書,“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是在探究這個世界的本質,那為什麼我們讀道德經不會感覺抑鬱?

因為你看不懂!

不奇怪,我覺得我們的東西很好,不想懂的人,永遠不懂。想懂的人,只要願意花時間研究其中真意,就會像剝開洋蔥的過程一樣,絕對一層比一層“辣眼睛”。

三、

中西方關於“哲學”的說法其實是有出入的,西方追求的無非就是這個意義、那個意義,這個本質、那個本質,而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濃厚的文化沉澱和積累,其實早就把這些看起來玄奧的東西,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傳來下了。

比如西方國家口中的:“宇宙充滿奧妙,我們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塵埃,甚至連塵埃都算不上,我們要心懷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

但這樣的話,換成老子在《道德經》裡,就八個字:“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所以,到底是“哲學”把我們變得複雜了,還是我們把“哲學”想的複雜了?

你一定要隨著這種壓抑的思緒沉入其中,弄的自己覺得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別人打你,你覺得無所謂疼痛,別人詆譭你,你覺得無所謂名譽。

在我們小時候,什麼都不懂,卻可以很快樂;但我們越是長大,就越是不快樂,這是為什麼?

因為我們總是在找答案,找原因,在找的過程中,我們會思考,不停的思考,也會發現其他的一些東西,比如邪惡,比如人性的扭曲,墮落。

思考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問題,而不是陷入問題。

結語

很多道理,身邊就是,不必去刻意深究,很多時候一縷晚霞撒下來,你會覺得“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得不說,這就是一種悲觀。

所以周星馳在《喜劇之王》裡,和柳飄飄坐在海邊時,才會有這樣一段對話:

柳飄飄:你看前面,漆黑黑一片,什麼都看不到。
尹天仇:也不是啊,天亮之後就漂亮啊。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哲學的內核也是悲劇。但我們難道就因此悲觀嗎?

有生命才有哲學,而生命本身就是堅韌不屈的積極樂觀的象徵,如果從堅韌不屈中只看到苦痛和低迷,那無疑是對它的一種誤解。

在我看來,哲學就是思考,僅此而已。

期待您關注“一本情感簿”,瞭解更多精彩。感謝閱讀!-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