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會過去,只是需要拿出一點勇氣

我經歷過的,關於死亡的事情有兩件,一個是我奶奶去世。那時候,我上小學。

放學回到家,滿院子都是人,有鄰居、親戚,還有好多不認識的。

他們看著我,我掃了一眼,沒心思琢磨那些眼神的含義,便走進屋裡。

一座棺材停放在屋子中間,當下我知道奶奶沒了。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死人,我不害怕,因為她是我最親愛的奶奶。


一切都會過去,只是需要拿出一點勇氣

另一個是我爺爺去世。我已經是個大人了,“人總有一死”這個觀念我也慢慢理解了。而且爺爺年近九十,俗話說“喜喪”,所以我的心態是平和的。

令我難過的是,他離去的過程太苦了。

從站不起來,到間歇認不出人,到說不出話,到呼吸沉重,這一步步他的心裡都知道吧,知道自己快要離開這世界了。


一切都會過去,只是需要拿出一點勇氣

生命就是這樣,總會終結。

終結的方式有很多種,能這樣老去,未嘗不是圓滿。

最怕的就是突然離開,連個做心理準備的機會都沒有。


突如其來的離別,最是心痛。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說,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我覺得死是死者的不幸,更是生者的不幸。


一切都會過去,只是需要拿出一點勇氣

伊壁鳩魯


知乎上有個提問:親人突然離世,我該如何面對?

目前有1207條回答,其中一個網友這樣寫道:越親的人離開,留下的洞越大。我們拼命掙扎,想補回來,卻無能為力。

事情發生在兩年前,她的父親半夜突然離世。她回來時爸爸已經躺在冰棺裡了。

她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態:

有時想到爸爸不在了,大哭;有時又很平靜,想刻意忘了這件事;對笑話反應遲鈍;所有安慰都是空話;不敢想爸爸過世前的細節;不敢想未來自己結婚生子;心會抽動著疼;會拼命在網上看託夢、前世今生的東西......


一切都會過去,只是需要拿出一點勇氣


沒有經歷過,是不會懂這種感受的。所謂感同身受只是寬慰之詞。儘管答主已經是個30歲左右的成年人,依然深陷痛苦,難以自拔。這種痛是不分年齡和地位的。

她的答案持續更新,記錄著自己的經歷、心情和種種變化。

“今天是爸爸離開的第十五天”“老徐,你已經走了整整一個月了”“老徐,今天除夕”“今天是大年初二。嗯,老徐,你的生日”........

她用這種方式分享著自己的生活,看《剩者為王》會哭,聽《父親》會哭,但是越往後看越覺得欣慰,因為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和媽媽關係緩和,自己也重整了無序的生活,心情越來越平靜了。

痛苦會淡化,生活在繼續。時間,真的是治癒人的良藥。


一切都會過去,只是需要拿出一點勇氣


親人突然離世,除了心痛,還有生活的一地雞毛。心痛會被時間治癒,那麼生活呢?

我的大學同學小言,如今成了單親媽媽。

去年突然刷到她的朋友圈,言詞中透著難以壓抑的痛。私下問她,才知道她老公突然暈倒,住院了。我想她老公年紀輕輕,大概是工作壓力太大導致的,總會好起來,便安慰她。

僅僅兩天,就看到她在朋友圈說了老公離世的消息。我打開微信和她的對話框,很久,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一切都會過去,只是需要拿出一點勇氣


她是老師,她婆婆也是,沒有公公。她老公走了以後,她繼續和婆婆一起生活。因為孩子太小了,1歲多點,需要人照顧。

問題在於婆媳的相處太難了。兩個本來陌生的女人,因為一個男人產生聯結,現在這個男人沒了,她們該如何相處?

其實無非是家務和孩子的問題。如果婆媳兩人多些理解和溝通,日子還可以過下去。只是兩人都有工作,婆婆性格強勢,小言一忍再忍也終有爆發的時候。

有一次她說起和婆婆吵架,就是因為婆婆說她不做飯,不洗衣服,可是她洗了也做了。一件小事,讓兩個人不歡而散。

理解有多難,就像高山不理解流水為什麼離它而去,奔向低處的汪洋。


一切都會過去,只是需要拿出一點勇氣


其實她們都是受害者,一箇中年喪子,一個青年喪夫。還有一個小孩夾在中間,讓她們互相看不慣又離不開彼此。

這樣擰巴的日子會結束嗎?會的,前提是她們坦誠相待,不要抱怨,各自從兒子和丈夫離世的痛苦中解脫出來,看到生活中的希望。未來不管是繼續綁在一起,還是分開,對於她們都是新的篇章。


死亡是一個永恆存在的課題,教會我們兩個詞:珍惜和勇氣。

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勇敢地在痛苦中找到新的生活方式。

還是那位知乎網友,她的回答更新停在了2020年2月1日,她說,“會過去的,你還是那個你。我們把災難甩到身後,即使傷痕累累。從磨難裡,搶走一些勇氣,這個是我們該拿到手上的。”

不止她們,這個2020讓無數的家庭承受失去摯愛的痛苦,也教會了無數的人愛和勇氣。


一切都會過去,只是需要拿出一點勇氣


《獅子王》中有句經典對白:每個人死後都會變成一顆星星,而星星卻在天上守護著我們。

活著的人應當這樣相信。

儘管這是個浪漫的謊言,但我希望永遠都不被拆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