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怪現象”:收錢收到手發軟 再強行打款就報警



疫情之下的“怪現象”:收錢收到手發軟 再強行打款就報警

疫情肆虐,全球動員,怎奈由於前期認識上的偏差和現階段防護、治療措施的參差不齊,疫情呈現出高爆發、不可控、隱憂多等特點,確診病例、死亡病例呈現直線攀升態勢,據一直追蹤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數據的荷蘭媒體BNO新聞最新發布數據顯示,截止4月16日下午18:00,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210萬例,達到2100359,累計死亡病例接近14萬,達到139602例。數字觸目驚心,觀者無不為之動容。全球各處告急,物資緊缺也成為抗疫短板,廣東東莞恆達布業公司發佈的“再打錢就報警”的公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疫情之下的“怪現象”:收錢收到手發軟 再強行打款就報警

01一、疫情負面影響顯現,各類生產停滯不前

疫情當前,為了防止擴散蔓延,各國都出臺了“居家令”、“社區隔離”措施,減少非必要外出,鼓勵“在家”辦公,除了保運轉、保民生的行業繼續運轉以外,其他行業基本停工停產。在一個全球化的大時代大背景下,為了提高競爭力,各類產品都進行了細分、精分,看似簡單的產品卻由整條生產鏈共同完成,在當前情況下,只要有任何一個環節停工,影響的將是整個行業的停滯。這也是美國在確診病例出現平穩但仍舊未得到有效控制之時,特朗普就急吼吼地說要復工的原因所在,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且短期內無法解決。

疫情之下的“怪現象”:收錢收到手發軟 再強行打款就報警

02二、醫療行業緊俏,出現“一貨”難求

毫無疑問,當前口罩及其相關行業緊俏,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全民抗疫,成效明顯,且與各國拉開時間差,在我國抗疫初期,就已經盡其所能,佈局口罩及其相關產品的生產,立足自給自足,在我國疫情穩定之時,全球多點、多處爆發,又因口罩是一次性耗品,戰略儲備、常規生產都難以滿足當前所需,所以,當全球採購時刻到來之際,各國將目光對準中國,也就不難理解。我國沿海外貿型企業眾多,傳統外貿產品沒有市場,因口罩出口標準降低,很多外貿企業敏銳地轉型到口罩生產,但是常規口罩產業鏈無法滿足激增的訂單,自然就會出現“一貨”難求的現象。


疫情之下的“怪現象”:收錢收到手發軟 再強行打款就報警

03三、催生行業亂象,防止一哄而上

口罩生產利潤豐厚,資金回籠快,生產工藝相對簡單,國際需求激增,國內政府積極鼓勵,幾方因素正向疊加,國內口罩生產廠家及生產線迅速增加,口罩產量飛速提升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的亂象。小作坊式生產,偷工減料生產、攫取利益最大化生產等等亂象叢生,由於監管難度大、市場需求量大等因素,導致出現部分口罩質量不達標,防護作用低下的情況。所以前期先後報道的中國口罩質量達不到標準的新聞並非空穴來風,最近國家也發佈取消多家不良廠家生產銷售的公告,也是為了防止亂象,讓口罩真正發揮治病救人、預防病毒的作用。

本文由旁觀者看社會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