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怪现象”:收钱收到手发软 再强行打款就报警



疫情之下的“怪现象”:收钱收到手发软 再强行打款就报警

疫情肆虐,全球动员,怎奈由于前期认识上的偏差和现阶段防护、治疗措施的参差不齐,疫情呈现出高爆发、不可控、隐忧多等特点,确诊病例、死亡病例呈现直线攀升态势,据一直追踪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的荷兰媒体BNO新闻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截止4月16日下午18:00,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210万例,达到2100359,累计死亡病例接近14万,达到139602例。数字触目惊心,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全球各处告急,物资紧缺也成为抗疫短板,广东东莞恒达布业公司发布的“再打钱就报警”的公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疫情之下的“怪现象”:收钱收到手发软 再强行打款就报警

01一、疫情负面影响显现,各类生产停滞不前

疫情当前,为了防止扩散蔓延,各国都出台了“居家令”、“社区隔离”措施,减少非必要外出,鼓励“在家”办公,除了保运转、保民生的行业继续运转以外,其他行业基本停工停产。在一个全球化的大时代大背景下,为了提高竞争力,各类产品都进行了细分、精分,看似简单的产品却由整条生产链共同完成,在当前情况下,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停工,影响的将是整个行业的停滞。这也是美国在确诊病例出现平稳但仍旧未得到有效控制之时,特朗普就急吼吼地说要复工的原因所在,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且短期内无法解决。

疫情之下的“怪现象”:收钱收到手发软 再强行打款就报警

02二、医疗行业紧俏,出现“一货”难求

毫无疑问,当前口罩及其相关行业紧俏,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全民抗疫,成效明显,且与各国拉开时间差,在我国抗疫初期,就已经尽其所能,布局口罩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立足自给自足,在我国疫情稳定之时,全球多点、多处爆发,又因口罩是一次性耗品,战略储备、常规生产都难以满足当前所需,所以,当全球采购时刻到来之际,各国将目光对准中国,也就不难理解。我国沿海外贸型企业众多,传统外贸产品没有市场,因口罩出口标准降低,很多外贸企业敏锐地转型到口罩生产,但是常规口罩产业链无法满足激增的订单,自然就会出现“一货”难求的现象。


疫情之下的“怪现象”:收钱收到手发软 再强行打款就报警

03三、催生行业乱象,防止一哄而上

口罩生产利润丰厚,资金回笼快,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国际需求激增,国内政府积极鼓励,几方因素正向叠加,国内口罩生产厂家及生产线迅速增加,口罩产量飞速提升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乱象。小作坊式生产,偷工减料生产、攫取利益最大化生产等等乱象丛生,由于监管难度大、市场需求量大等因素,导致出现部分口罩质量不达标,防护作用低下的情况。所以前期先后报道的中国口罩质量达不到标准的新闻并非空穴来风,最近国家也发布取消多家不良厂家生产销售的公告,也是为了防止乱象,让口罩真正发挥治病救人、预防病毒的作用。

本文由旁观者看社会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