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员工:“机智”能否变“机制”?

近期,山东一家国有大型企业为了保证员工返岗,尝试推行共享员工模式。他们把洗煤厂的骨干维修人员全部调到采掘机运工区,又组织了33人的服务队支援食堂,既解了复工卡脖子的难点,让返岗人员有活干,又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可以说很“机智”。

同一家大企业,不同的二级三级单位,临时调拨人手帮忙,有困难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很多大集团内部,申报、批复、核准都有程序要求,很多项目需多层级审批。而这家企业是规范执行内部市场化的企业,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两家单位迅速协商好规则,才得以顺利开展工作。

尝到甜头,就有了干劲儿。以往,这家企业新采区开拓力量不足,只好等待。而今,他们与另一家企业协商,引进了一支共享快掘队,接续问题解决了,掘进能力大幅提升。新采区的负责人表示,灵活的用工方式,就是有效率!

疫情大考下,很多煤炭企业都开动脑筋,创新管理方法。这些方法中,有的是临时性举措,适用于特殊情况,时间一到大可束之高阁;有的则开启了新思路,有利于长远创效,应该“搬”上案头,好好研究。共享员工究竟属于哪一种?

理清概念是第一步。当下网络热词中的共享员工,是企业之间以借用或外派的方式调剂劳动者,以解暂时困境的一种尝试。线下商户歇业,员工闲置,企业人力成本增加。此时“跨界”合作,让人力资源实现再分配,对三方都有好处,的确是“多赢”。

权宜之计能否变成长远之策,不同行业领域的人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对煤炭行业而言,在同一大企业内部建立共享员工机制,是有益于资源合理配置的。

企业内部往往有同质型单位,发展到不同阶段,会有不同需求。如果内部可以互补,当然不用求助于外部。如果内部不行,先应思考内部规则是否明确、机制是否合理、安全是否无忧、企业和个人有无难言之隐……这些问题不想清楚,舍近求远没有意义。

有人认为,不同企业之间,共享员工的本质与“外包”相近,只不过旧瓶装了新酒。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井下作业始终需要一支稳定、专业、高素质的队伍,不经过长时间培训、实践,是无法胜任岗位的。

的确,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国有大矿、地方煤矿还是私营煤矿,一人多岗、身兼多职、经常变动,都无益于安全与管理。至于层层转包的用工模式,更是被法律法规明文禁止。

不过,近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煤炭行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先进产能更多地集中在国有大型煤矿身上,采掘用人大量减少,富余劳动力纷纷转岗。更多企业开始扮演外包者和被外包者的角色,并呈现出多种可能性。

一是国有大矿本钱足、底子厚,输出精英团队,建功扬名。二是在异地办新矿的企业增多,从本埠成建制转岗工人,实行后勤服务项目外包,真正实现轻装上阵。三是一些地方煤矿、私营煤矿开始与国有大矿合作,以委托经营等方式,借助先进团队,解决采掘难题。

这些新变化都是好兆头。对这种“共享”用工的方式,应给予企业更大空间,让有为者弹性工作,创造更多财富。

在非煤领域,特别是煤炭企业近年来涉猎的电商物流等领域,用工方式更灵活多样,共享员工未来实现的可能性也更大。

而今,广州、安徽等地在政府层面推进共享员工模式的行动已然开启。在各行业,共享员工模式也许不可复制,但它给了煤炭企业一个提示——未来的劳动力将不再是被一纸合同绑定的一种生产要素,而将成为被企业灵活所用的一种经营资本。按职责划分岗位,再把人放在不同岗位的时代正慢慢远去。依靠个人技能创造新岗位,也并非不可能。

在煤矿加速迈向智能化、急需人才与之匹配的当下,将“为我所有”转变成“为我所用”,善用激励、灵活用人,也许能为企业质变营造更大的空间。置身其中的每一个煤炭人,也应该提醒自己,要扮演好潮头上的那朵“浪花”,努力成为各个集体中的“不可或缺”。

扫码在手机端打开页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