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的戰車

去年上映了一部英、法、美和荷蘭四國合拍的電影,您知道嗎?

就是這個~~~

悲情的戰車

我可不是為這部電影做宣傳的,

關鍵人家也不請我啊

我只是想起二戰時期那一場場慘烈的戰役了,不行嘛~~~【捂臉】【捂臉】【捂臉】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的防線在德國摩托化部隊的閃電攻勢下徹底崩潰,英軍在敦刻爾克——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小城,進行了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

悲情的戰車

這次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大規模撤退行動,雖然利用各種船隻撤出了大量的部隊,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但英國及法國軍隊的所有重型武器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英國及法國軍力大打折扣,本土的地面防衛問題如同紙上談兵。

悲情的戰車

此次撤退,史稱“敦刻爾克大撤退”,標誌著歐洲除英國以外的主要地區全部被德國佔領。這個時候距離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為標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僅僅不到十個月的時間,德國的閃電戰發揮了奇效 。

悲情的戰車

敦刻爾克撤退之後僅僅15天后的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對北非宣戰,為了維護軸心國共同利益,德國派遣埃爾溫·隆美爾(Erwin Rommel )將軍指揮裝甲師部隊到北非增援意大利,史稱“向日葵行動”。

悲情的戰車

1941年2月,德軍第5輕裝甲師 (後改名為德軍第21裝甲師)到達利比亞的黎波里參戰。5月,德軍第15裝甲師到達北非參戰。北非的作戰環境與歐洲大陸完全不同,到處都是沙漠和土黃色的街景,隆美爾軍團為了適應沙漠環境,把戰車的基本塗裝由深灰色改為略帶棕色的沙漠黃,此舉也算是隆美爾的一個創舉,為後來德軍豐富戰車塗裝顏色以及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迷彩色的出現做出了巨大貢獻。

悲情的戰車

今天,我就給您介紹一款真正的 “ 沙漠黃 ” 戰車,來領略一下它的風采吧!

您看他,“身”披黃色鎧甲 , “ 足 ” 蹬黑色戰靴,是不是威風凜凜,氣宇軒昂?相信關注“MO範兒”的朋友看到它,一眼就能認出這是我介紹的 “ 侉子 ” 系列之一的德國 “ 尊達普 ” ( Zündapp )KS750三輪摩托車,而且是一輛軍用版的“戰車”。

悲情的戰車

悲情的戰車

邊車兩側和車身後側懸掛的彈藥箱可以提供子彈及軍備物資的儲備。

悲情的戰車

悲情的戰車

悲情的戰車

悲情的戰車

邊車側面鐵架固定的汽油桶可以為增加續航里程提供燃料。

悲情的戰車

悲情的戰車

邊車上面的黑色鐵架專門承載MG34機槍,可以隨時投入戰鬥。

悲情的戰車

全車使用黑色越野輪胎,厚重而耐用可以適應各種複雜路況。

悲情的戰車

悲情的戰車

油箱右側的檔位轉換器可以供駕駛員根據不同路況選擇適合的駕駛模式。

悲情的戰車

悲情的戰車

水平對置雙缸發動機動力雄渾、質量可靠,可以輸出26匹的馬力,最高時速可達95公里/小時。

悲情的戰車

三角形的車架結構穩定而堅固,對後來很多摩托車的車架設計影響深遠。

悲情的戰車

車身後面的牽引鉸鏈可以拖曳卡車或重型火炮,以使它們脫離困境重新投入戰鬥。

悲情的戰車

悲情的戰車

悲情的戰車

邊車後部側面固定了一把工兵鏟,可以隨時應對路障的清理工作。

悲情的戰車

邊車裡面是一排排木板鋪設在地板上,這樣可以發揮“暖氣”的功效並且可以保證乘員腳部乾爽透氣。

悲情的戰車

一部戰車僅僅具備實質上的功能需要就行了嗎?

當然不是!嚴謹務實的德國人可不會滿足於此,他們從形式上也要求這臺車符合戰車的稱號,因此在車的前後均懸掛了“WL240743”號牌,標明這支部隊隸屬於空軍。

悲情的戰車

搜索微信公眾號 “MO範兒” 你能發現更多漂亮的車模~~

悲情的戰車

車的擋泥板上寫有“K”字樣,表明它隸屬於第一裝甲集群。

悲情的戰車

邊車的前後均有一棵“椰樹”的圖案,表明它隸屬於第五輕裝師。

悲情的戰車

悲情的戰車

邊車正後方有一個“黑桃”的圖案,表明它隸屬於JG53戰鬥機部隊 。 這些字樣和圖案均使用了白色,在德軍的軍隊標識中則是代表空軍。

悲情的戰車

看著這款由德國舒克(Schuco)公司出品的,比例為1:10的Zundapp KS 750 “Afrikakorps”(1940--1944 ) 合金模型我在想,這款著名的 “ 戰車 ” 在戰場上始終扮演著機動、靈活 、快速 、便捷的角色,為 “ 閃電戰 ” 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十分可惜,它的服務對象是臭名昭著、罪惡累累的納粹,否則它會譜寫出一筆何等輝煌燦爛的歷史篇章啊!

悲情的戰車

搜索微信公眾號 “MO範兒” 你能發現更多漂亮的車模~~

悲情的戰車




悲情的戰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