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式的学习,孩子的智力会睡懒觉.....

强迫式的学习,孩子的智力会睡懒觉.....


关于孩子学习的问题,有几个要点需要跟家长朋友分享一下。

第一,乐学。就是从小让孩子开始接触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乐学,尤其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幼儿园和小学不是抓成绩的关键时期,抓什么?抓乐学,首先让他爱上学习。如果一开始他就不喜欢学习,后面越来越跟不上。尤其小学一二年级,特别重要,乐学跟心性有关,起步时,心不要在学习方面受伤。

第二,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志向才有持续学习的动力。爱学习的人,身体累心不累,他觉得有追求,很快乐。这是两个要点。

还要教孩子知礼。我们学过诚敬,诚敬包括敬师,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尊师重道。有一个外国人说:“我要学习中国的教育思想,因为你们中国人讲教育,特别强调尊敬老师。”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不敬则不得。《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过去的孩子求学上私塾,第一件事就是敬师,先对夫子像鞠躬,然后给老师奉茶。孩子心中不把老师当一回事,这门课就学不好,得不到老师的传授。孩子不知道,嘲笑老师,编排老师的笑话,会使他在这个学科受伤。

还要培养孩子的定力。这些都是从小通过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训练,习劳、手工、琴棋书画,让孩子的定力增长起来。学习这个事,小学和幼儿园不是着急拿成绩的时候,这个时候分数多少关系都不大,关键在于初三和高三,读大学和研究生。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要把孩子乐学、志向、敬师、定力培养好,这些是关键点.


有人提出,学习还要开发智力,其实乐学的孩子智力自然就开发了,他在学习中饶有兴趣,智力越用越灵。当孩子不乐学时,他的智力会睡懒觉。所谓智力开发,核心还在乐趣上,让孩子主动投入学习。学习不能强制,要循循善诱。很多家长在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因为太关注分数了,反倒伤害了孩子的好学之心。孩子的心不能伤,尤其是资质一般的孩子,小学一考试就考到后面,小孩子也有尊严,以后永远都不爱学习了。我一直不赞同学校排名次,如果说前十名公布一下,大家有一个向往的心,这挺好,全班一起排,后十名的孩子肯定很尴尬。这是一种变相贴标签,把成绩单往前面一贴,那就是一个标签,证明他很笨。老师要关注的不是名次,而是每个孩子的进步,他这次考六十分,不要紧,下次考七十分就要肯定。

所以,抓学习,重点抓的是心性,咱们讲过“四给”,给他希望,给他信心,给他方法,给他祝福,这是抓学习一个完整的套路。第一步就是给他希望。孩子说:“妈妈我学习不好。”“没问题,妈妈当年学习也不好,努力就能上得去。”“妈妈,努力了还没上去。”“不要紧,你尽力了就是第一名,很有希望。”然后给他信心,再教他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学习要讲科学,不要蛮干、硬学。最后,还要给他祝福。孩子每天在父母的祝福中走向学校,孩子考试的时候心里不紧张。他知道考不好妈妈也不会责怪他,但他希望考好,因为他有上进心。所以不要低估孩子,不要总说那种刺激的话:“你怎么就不知道上进呢?”他有上进心,是你没有挖掘出来。如果没有上进心,为什么考了100 分孩子都那么高兴,谁不希望做个好孩子呢?

教孩子学习要讲方法,尤其是德行的根扎稳以后。有德行的孩子,尊敬老师,心疼父母,有目标理想。这三条对学习都特别有帮助。因为心疼父母,所以就不忍心让父母在学习上为他操心;因为尊敬老师,所以老师讲什么都能听进来;因为有目标理想,所以学得很有劲。这是在心上使劲,而不是强迫式的。所有强迫式的学习,坚持不到最后。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现象,小学时妈妈天天领着孩子补习班,终于补到了全班第一,一到初中就掉下来了。

小学阶段名次不重要,爱学习很重要。知识懂了就可以。分数不要紧,问问孩子,不会的题再做一遍,会了就可以,以会为标准。那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名次呢?虚荣。谁虚荣?父母,父母太好面子了。我们介绍那些历史名人时,会介绍他小学的名次吗,说他在小学考过两次第一?没人讲这种无聊的事情。父母的心要安下来,关注孩子一生的命运。

学校很无奈。因为学校之间要评比,要给老师们发奖金,老师们不得不去抓分数。分数抓不上去,老师工作可能会受影响。所以老师会经常督促一下,某某家长你要注意啦,你的孩子这个学期成绩不好。这也是正常的,关键家长不要跟风,不要让孩子两面受夹击。小学考试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小学的心性养护反倒非常重要,不要顾此失彼、舍本逐末。


一个孩子如果智力正常、身体健康,心性培养良好,按照今天中国的教育制度,到了高中毕业考个一本二本都是正常的。很多孩子中学辍学,不是因为智力问题,是因为厌学,因为早恋,因为网瘾。有德的孩子,大家不用担心他的学习,我们一定要知道先抓什么、重视什么。

有的家长问,孩子学传统文化会不会耽误学习呢?不仅不会,而且有促进作用。我教过不少学生,他们就是因为学习了传统文化,有了人生的梦想,以后再也不用母亲“严防死守”了,自己很爱学习。“女儿啊,该睡觉了,别写作业了。”“妈妈,我作业写完了,我还要再看一会书。”你看,自己知道上进,母亲很开心,孩子好像变了个人。不要低估你的孩子,学传统文化是帮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知道为什么学,“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大树养根,树就繁茂了。高中、大学,乃至于到了社会参加工作,后劲很足。小学、幼儿园不用太担心,那就是一次考试而已。

关于家庭教育很多问题,最关键家长要学习,要出来看书听课,不能固执,自认为我知道、我懂。时代在发生变化,跟我们小的时候不一样了,我们小时候的电影没有色情,小时候的食品没有激素。今天,我们当父母的要多用很多心思。用一句时髦话,叫“与时俱进”,不仅要懂传统文化,还要懂科学,不能做文盲,也不能做科盲。我们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进步。


摘自《教子有方:家长必读的十六堂国学课》(李柏映著,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强迫式的学习,孩子的智力会睡懒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