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使用支付宝和微信,不使用纸币,钱币会不会越攒越多?

海哥AN


您好,我之前在一家金融押运公司上班,所以我比较了解钱币在经济生活中的流通过程,下面我来详细解答一下您的问题。

支付宝和微信,还有马上试用的电子货币对纸币的使用冲击相当的大,当着这也是经济生活的进步的一种体现。押运公司的工作就是从各个银行网点把当天客户存进银行的钱拉回金库去,然后在金库内由专业的操作员使用大型专业的清分机把钱币分类和清点。


分类,指的的是要把各面值的纸币按新旧分开,70%新及以上的百元钞会用作ATM自动取款的现金。50-70%新的各面值钱币会按银行的需求第二天押运回网点,如果银行的需求没那么多,这部分现金将会放在金库内,直到每周固定的时间押运回各地的人民银行金库。这一部分运回人民银行的钱,人民银行就会按照当地现金的使用量,需求量来决定下一步如何处理这些纸币,所以到这一步就是控制现金量的主要手段。钱币不会越攒越多,由人民银行配合各地的押运公司来控制总量,多余的钱币回到人民银行后会有相应的处理方式,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基本上就是按照钱币的新旧来汰换钱币,保证人们能正常使用钱币。其实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没那么流行的时候,钱币的淘汰量和新印制的钱币量基本保持一致。人民银行就像是一个净水器一样,控制钱币的量和在市场流通钱币的质量。通过大数据来判断本地经济市场的现金使用量,保证在市场流通的钱币不会过多,也不会太少。


目标100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在抢到了一块钱的微信红包,就感觉是抢到了大钱。而如果手中拿着一块钱,却感觉钱非常少。有时候在微信群里抢到几分钱,就觉得有收获,而如果是地上有几分钱,那估计捡不捡都要考虑一下。想起去年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大家忙活半天,赚到了一块多钱,也有种没有白忙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同样面值,微信和支付宝里的钱,和手中的现金的分量不同?

一、如果是10块钱以内,微信和支付宝里的钱分量更重

抢微信和支付宝的红包,抢到几毛钱就感觉心里美滋滋的。如果有人给自己发一个8.8元的红包,那简直跟发了财一样。但这样的感觉仅限于小钱,范围大概是10块钱以内。这样的小钱如果是手中现金的话,感觉很少,如果换成微信和支付宝的红包,就感觉不少了。但如果超过了10块钱,基本上就没有这种感觉了。你不会觉得微信红包的11元比手中的11元更多。

二、如果超过了100元,你会感觉手中现金分量更重

金额超过10元,一直到100元的区间,微信和支付宝中的钱的分量,和手中的现金基本相当,可能比手中的现金重那么一点点。但如果超过了100元,或者更多的钱,你会感觉手中的现金更有分量。试想一下,你在微信上支付2000元,和你手拿20张100元的钞票支付,哪个分量更重呢?当然是后者。

三、为什么支付宝和微信里的钱,和现金的分量不同?

之所以出现上面所说的情况,是因为使用价值的不同造成的。同样是一块钱,现金的话可以买的东西很少,可以用的地方很少。但是如果是在微信里的话,可以发红包发100次。你说是不是微信上的一块钱价值更大呢?但是如果面额变大的话,在微信和支付宝上,无论花多少钱都只是输入一个数字即可。而如果是手中现金的话,你消费的钱就变得直观起来,越来越厚重的钞票,会提醒你今天花钱花多了。

同样是一块钱,用微信消费和用现金消费感觉不一样;同样是一百块,用支付宝消费和用现金消费分量也不一样。虽是同样面值的金额,但却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


苏北人在宁夏


国家会根据钱币的使用情况投入市场,一些纸币消耗后损坏国家会回收,然后在适量的投放到市场上,不因为不用了越来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