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什么还坚持326ppi?

火烈鸟999


屏幕作为手机最重要的一个零配件,其种类也是各种各样,720p、1080p、2K、视网膜屏幕,相信很多人对此也是一知半解,认为数字越大就越好。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还真不是这么一回事,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些屏幕的意思。720p表示的是1280*720的分辨率 1080p表示的是1920*1080的分辨率 2K则表示的是2560*1440的分辨率,视网膜屏幕则是苹果公司在发布iphone 4手机时为其屏幕命名的一个词语,自此一直沿用,它将960×640的像素压缩到一个3。

  5英寸的显示屏内。也就是说,该屏幕的像素密度达到326像素/英寸(ppi),称之为“视网膜屏幕”。由此我们引入一个概念ppi,ppi全称Pixels Per Inch,表示的是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Pixel数目,ppi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我们屏幕的细腻程度,但是在日常使用手机的情况下,只要达到了300ppi的情况下,人眼已经难以看到颗粒感,下图我们可以看到ppi的计算的公式。

  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并不是1080p的屏幕就一定会比720p的屏幕要好,还要取决于屏幕的尺寸大小,只要超过了300的ppi其实我们在日常使用中就已经是感到十分的细腻了,除非你要用放大镜看屏幕,不然300的ppi已经足够你使用。而且过高的ppi对GPU图形渲染能力要求更高,对GPU的性能要求也就更高,所以,苹果的视网膜屏幕在ppi为326的情况之下可以对GPU要求更低,在不高的配置下也可以比较流畅的运行,这也是苹果手机经久耐用的一点。

  与上几代iPhone相比,Retina屏幕的像素数扩大了4倍,但屏幕尺寸并未变化,这就使得其像素密度实现翻番。假设当屏幕是固定的5寸屏幕:1080p的分辨率是441ppi。分辨率的问题在android上用的是完全另一种解决方案,长期看来更加优秀。,第一感觉就是苹果手机用的是视网膜屏幕,显示效果好。其实视网膜屏幕是苹果公司发明的一种营销术语,他指的是屏幕的像素密度达到326像素/英寸(ppi),就称之为“视网膜屏幕”。在2010之前,智能手机起步之时,手机屏幕还基本都是WVGA:480*800/FWVGA:480*854/SVGA:600*800等,苹果在2010年发布iPhone4的时候提出视网膜屏幕的营销术语,引起了消费者对iPhone 4的狂热。

  并且苹果公司一直宣称沿用视网膜屏幕。屏幕分辨率是屏幕上显示多少信息的设置,以水平和垂直像素来衡量。显示分辨率就是屏幕上显示的像素个数。1080p就是在屏幕比例为16:9的情况下,分辨率为1920×1080, 表示水平方向含有像素数为1920个,垂直方向像素数1080个,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Full HD, 显示很精细细腻。

  苹果手机也是有多款手机使用1080P的分辨率,就是外观保持不变的iPhone6S Plus、iPhone 7 Plus、iPhone 8 Plus,这三款手机都是5。5寸屏幕,像素密度也都达到了401 ppi,也就是苹果宣称的视网膜屏幕。

  苹果产品从iPhone6 Plus开始已经是1080P的屏,只是小屏手机还不是而已。首先我们要知道市场上所讲的1080的屏是指:1920*1080的分辨率,iPhone6 Plus开始之后对应Plus型号手机的屏幕都是1080屏,而4。7 英寸的苹果手机屏幕规格:1334 x 750 像素分辨率,326 ppi。


在远方的生活



苹果作为全球赚钱最快的几家企业之一,看待它的任何举动,不应该仅限于技术和消费者层面的视角,还应该考虑背后的商业逻辑。


视网膜屏幕本身就是苹果自己的营销包装


所谓PPI数值,是考察一块屏幕真实分辨率的重要指标,指的是单位面积(1英寸)下拥有的像素点密度。我们都知道如果拿显微镜看LCD或OLED显示屏,会看见一个一个的由RGB三色组成的像素点,正是因为这些像素点的不同明暗显示组合成为了我们看见的各种颜色。那么PPI数值越高,那么屏幕每英寸拥有的像素点就越高,屏幕看起来也就越细腻。


PPI数值早期只是电脑玩家和部分发烧友才会重视的指标,被消费者广泛知晓,并且作为购买手机参考屏幕的一大参数,源自于2010年乔布斯发布iPhone 4的时候,讲到的一个概念:人眼在正常使用手机的距离下(手机屏幕距离人眼直线20-30cm),屏幕PPI超过300,人眼就很难啊看清楚单个的像素点,屏幕的感官就像是印刷纸张一样舒服。并且苹果为这个屏幕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视网膜屏幕(非常高大上有木有)。



从此以后,其它手机厂商也都纷纷跟进屏幕的分辨率,从最早的360p,到后720p,到1080p,到2K和4K屏幕,手机的屏幕尺寸并没有变化太大,但是屏幕的最高像素密度已经从过去的200多ppi变成了现在最高超过500多ppi,包括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用上了高分屏。可以说从某个角度讲,苹果间接性推动了手机屏幕从低分屏往高分屏发展的速度。


不过讽刺的是,苹果自从iPhone 4开始使用326ppi为标准的LCD视网膜屏幕之后,iPhone 4s/5/5s/se/6/6s/7/8/XR/11,包括现在最新推出的2020款iPhone se,采用的LCD屏幕分辨率依旧是326ppi,也就是10年的时间,其他厂商都在追赶,但是唯独曾经带头的苹果并没有做任何改变......


决定屏幕效果的因素除了PPI还有很多


2020年的整个苹果系官网在售的手机产品,只有iPhone 11 Pro系列的AMOLED屏幕的像素密度是超过了400ppi,其余在售的iPhone 11、iPhone se、iPhone Xr,使用的LCD屏幕像素密度全部保持在跟10年以前一样的326ppi。为什么?原因有两点:

  • 第一点是正常使用情况下超过300ppi眼睛就无法识别单个像素点,这是客观事实;

  • 第二点是决定屏幕体验效果的因素有很多,ppi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



手机距离20-30cm,像素密度超过300ppi就无法分辨出像素密度,大家可以自行体验。如果有人非要说自己喜欢躺床上把手机贴着脸使用,就可以看得见像素点的话,那我的建议是买一份保险,免得老了以后瞎了还能领一笔保费......液晶屏幕本来就伤眼睛,非要拿那么近看屏幕,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么?

其次是目前AMOLED屏幕使用的排列,需要考虑到各个LED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干扰问题,因此并是像LCD屏幕那样采用传统的RGB排列方式,也就是像素点与像素点之间几乎没有空隙存在。AMOLED采用的所谓“钻石排列”、“周冬雨排列”、“D排列”,像素点之间是有间隙的,也就是屏幕的分辨率其实至少要打8折。

这样算下来,采用AMOLED屏幕的iPhone 11 Pro Max,像素密度458ppi,打个8折就只剩下366ppi,远低于iPhone 8 Plus上实打实400ppi的LCD屏幕,别笑,其它安卓机器也是一样的......



对于屏幕的真实观感来说,像素密度现在已经是一个基本可以忽略的参数了,毕竟对于中高端的机器,已经没有像素密度低于300ppi屏幕的机器了,本身就是标配。除了PPI以外,还有其它参数决定了屏幕的视觉体验。

比如说全局峰值亮度这个东西,iPhone的LCD屏幕就做得不好。在晴天室外,屏幕亮度必须超过500尼特才能看见显示的信息,而iPhone的LCD屏幕全局亮度最高也就600多,能看见,但是远远不能看清。这一点来说自发光的AMOLED屏幕会更好一些。

比如说屏幕的对比度和宽容度来说,俗话来说就是屏幕可以显示更多的色彩,画面看起来不一定真实,但是一定艳丽,更多的色彩也就显示了更多的细节,这一点目前只有三星的屏幕是最顶级的,我手中的Note 10+ 5G,显示效果真的要比其它手机屏幕要肉眼可见的鲜艳一些。

比如说系统对于色彩的管理,这一点iPhone毫无疑问是最好的。即便如今iPhone 11使用的依旧是LCD屏幕,从物理属性来说色彩效果不如AMOLED,但是目前在售的手机里面,有几款敢说自己的显示效果是超过了iPhone 11的?这是IOS对于色彩管理方面的精准程度。


加不加PPI在于什么时候需要赚钱


开篇就说了,苹果作为全球最能赚钱的公司之一,在世界500强排名并没有在前列,但是苹果的净利润去年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石油巨头沙特阿美。也就是说苹果的营收流水并不是世界最多的,但是赚到的钱一定是全球数一数二的。

这一点,要归功于库克这样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供应链出身,后来担任COO,在幕后辅佐乔布斯十几年,很早就被苹果内部认定为是乔布斯的接班人。在接过苹果这艘巨轮之后,库克在创新和产品方面可能一塌糊涂,但是商业来说是及其成功的。



榨干苹果的潜在产品价值,在成本最低的基础下保证营收的预期,是库克一直在采用的方式。也就是大趋势跟着市场和用户喜好走,但是在一些苹果认为不必要的地方,将一些配置做删减来减少成本。比如说在大屏幕和全面屏上面,苹果就做得比较好,iPhone 6系列成为手机历史销量前三的机器,iPhone X直接把苹果市值推入1万亿美元。但是拍照上并不激进,祖传1200W镜头,18W快充,祖传5V1A充电头,还有我们说的326ppi分辨率......

苹果是做不出来吗?真不是......相机传感器,直接找索尼或者三星定制就好了,压根不用自己动手;18W充电,苹果MacBook Pro已经使用Type-C接口100W快充了,做到iPhone里面也不算什么;屏幕分辨率,苹果能够作出百万对比度的mini-LED顶级屏幕Pro Display XDR(本质上就是LCD屏幕),不能作出更高分辨率的手机屏幕?我不信......


说白了,对于苹果来说,无非就是有些功能多还是少,跟销量并没有关系,多了增加成本,不如把它砍掉。如果说某一天,从财报和分析数据来看,没有400ppi的屏幕,没有6800W像素的镜头,没有65W的超级快充,iPhone就卖不出去。那么苹果会毫不犹豫把这些功能全部加上去。因为技术实际上已经储备在哪里,只是省成本不用而已,连个快充头都不给送的企业,还想干啥......


这就是为何,苹果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但是不再伟大的原因。


PM宋先生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利润?苹果骄傲的用326ppi视网膜屏来“欺骗你”】你可能对于我的总结有些不知所措。苹果怎么欺骗我们了呢?实际上,苹果确实在欺骗我们,粉饰的高清晰度,不过是一种让我们放松“对于屏幕过度要求”而已。

超过300PPI,我们的眼睛显示没有差别

2010年,苹果推出了iphone 4,这款手机使用的屏幕就是视网膜屏幕,它是分辨率超过人眼识别极限的高分辨率屏幕。苹果给大家的解释,你的眼睛超过这个极限,已经不会有什么差别了。

因此,你看到即使现在的iphone 11都保持着326ppi,你可能会觉得没有什么差别。这也是苹果给我们的体验,视网膜屏幕,不过时苹果粉饰出来的效果。

你如果真的去比较iphone 11和iphone XS Pro等等手机,你会发现它们明显的差异——


对比的时候,你可能会说,你眼睛有放大镜才看不出差异的。你如果仔细的看的话,很明显能够看到屏幕图标的锯齿感。所谓的没有差异的说法,不过是一种托词,我们看到的一些区别,并非不会显示在我们眼前。

坚持,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苹果的坚持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你得知道一块326PPI的屏幕和一块使用了OLED屏幕的iphone手机,价格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为苹果将手机的价格降低特别有帮助。

而获取利润在控制屏幕方面非常有利,这就是屏幕的特点,也是折射苹果在成本控制上的特点,我们确实发现了苹果为了能够获得更多利润的坚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