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跳漲70萬 "護盤"?炒作者應該好好學下德隆系的團滅史

近期,深圳市的一些住宅小區的業主通過業主的微信群發佈

集體漲價的邀約,並設置指導價格,限制最低價格,炒作二手房價,引發了媒體和大眾的關注。

據政府部門相關信息披露,深圳部分業主集體控盤、坐莊抬價,造成部分樓盤房價大漲。一夜跳漲70萬、一月暴漲500萬的情況頻頻出現,群體性的貪婪被彰顯得淋漓盡致

一夜跳漲70萬

炒房掙錢

2019年12月13日,這個小區的業主群管理組在微信群發佈《告鳳凰裡全體業主書》,以"要打響資產保衛第一槍"的名義,號召所有業主集體漲價:"放盤價為5.6萬至6.5萬為界",建議"急賣業主以5.5萬為最低價",如果低於5.5萬,"即刻收盤,重新加價後再掛"。

一夜跳漲70萬

告鳳凰裡全體業主書

中糧鳳凰裡小區業主群的一紙"漲價檄文"在民眾視野裡流傳,炒房客迷失在房價上行趨勢的時代裡不能自拔,這一事件極可能引發深圳樓市重拳調控。鳳凰裡小區已被深圳住建局關注,小區二手房房源在中介機構已下架,一部分業主被列入黑名單。自調控政策執行開始以後,限購、限貸等以抑制需求的方式調控措施層出不窮,但大多針對新房,且針對需求方進行管控居多,這次深圳監管部門對二手房業主出手干預,還是第一次,這次出擊意味著監管今後更多地會向供給側監管進行轉變。

針對部分小區業主集體"控盤"哄抬房價的行為,深圳市住建局發佈通告,表示將嚴厲打擊捏造虛假事實、散佈虛假言論、哄抬房價、惡意炒作等行為,目前涉事樓盤的網籤手續均已被叫停

監管部門稱,如果有購房業主非要網籤,必須到房產所在地區住建部門,住建部門會向其充分揭示交易的風險,同時要購房的業主簽訂一個風險知曉書

同時還要求中介機構不允許代理這些經過惡意抬價的小區的樓盤。最後對那些參與哄抬房價惡意炒作的業主,一經查實,要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一夜跳漲70萬

風險提示

鳳凰裡小區在深圳並非孤例,二手房市場只要銷售轉好,業主和中介通過微信群控盤、提價的操作也隨之出現。操盤行為之所以在深圳能大行其道,主要原因歸結於

深圳住宅的緊缺,深圳的產業格局及城市定位高,落戶業主收入高,政府的土地供給以工業用地為主,新增住房供應有限而深圳鼓勵人才落戶政策力度相對其他一線城市來說,入戶與限購門檻也是最低的

一夜跳漲70萬

深圳樓市

2019年全年,全國樓市成交普遍低迷,僅有位於珠三角地區的深圳和位於長三角地區蘇州等極少數城市成交活躍。深圳更是被接連不斷的政策加碼扶持,炒房客的漲價自信十足

。然而當這種自信演繹到極致,就出現了極端的現象,一些小區業主"抱團提價",坐莊操縱。深圳部分區域和項目火爆,不是購買力強大,而是炒作厲害,韭菜被割得一茬接一茬,像極了當年的金融界航母德隆系的所為

"但凡拿我們生命去賭的,一定是最精彩的"這句話出自德隆系掌門人唐萬新之口,他的創業故事是一段傳奇,也是段商業悲劇,堪稱當代中國版的"華爾街之狼"

一夜跳漲70萬

德隆系掌門人唐萬新

唐萬新出生重慶萬州,從小就在新疆上學,身材雖然瘦小,但為人豪爽重義,與生俱來的一股領袖的氣質。

在改革開放浪潮中,中國的股市欣欣向榮,唐萬新僱傭幾千人去深圳證券交易所排隊認購原始股,通過上市之後的二級市場裡的溢價,他在股市裡賺了第一桶金,第一筆快錢,也從此痴迷股市的造富神話。猶如第一代炒房客,通過二手房買賣的溢價,賺到了大錢、快錢,貪婪的起源一定是源於巨大的利益。

一夜跳漲70萬

認購原始股

不久之後一家專注於二級市場股票運作的企業-新疆德隆實業公司誕生,由於當時的資本市場上市企業少,唐萬新和親兄弟通過買賣股票的方式,賺取票面差價而一夜暴富,其有一次1000萬價格購入的西北軸承,出手賣出後就淨賺3000萬,炒股票就成為了德隆系列公司的主業,因為在唐萬新眼裡沒有什麼行業的利潤比資產泡沫膨脹的速度更快了

1996年德隆系總公司搬到北京,德隆的唐萬新不再滿足於做一個二級市場投機者,他要做的是掌握自己的命運,操縱控制資本市場。在開闊了資本併購的眼界之後,他企圖通過資本併購的方式,盤活資產,改造傳統企業,創造價值。從此,德隆系加速走上了瘋狂擴張的道路,不僅拿到新疆何屯第一大股東地位,還控制了瀋陽合金這家公司,更是拿下了湘火炬25.17%的股份,自此德隆成為三家上市公司控股方,打造了德隆系的三駕馬車,進行產業整合。唐萬新三駕馬車的整合戰略頗為當時的金融界讚賞,自己也頗為驕傲。初心是戰略整合,創造價值,但最終這場收購整合卻逐步演變成了一次次抬高股價的炒作手段

一夜跳漲70萬

德隆

唐萬新所控股三家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牛市的週期效應下,通過各種炒作,控盤流通股,在五年的時間裡讓股價翻了10倍,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莊。那時候股市散戶們流傳的一個段子是:股不在優,有德則名,價不在高,有隆則靈

德隆系的"紙上富貴"贏得了來各種各樣渠道的資金馳援,

德隆三駕馬車所擁有的的股東賬戶就超過兩萬個,能直接控制的股東賬戶更是超過四萬個,讓股市的操盤手們所驚歎而德隆系維持高股價運作所耗費的資金接近50億元。

自身的資金不足之後,為了維持高股價,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為了獲得資金供給,德隆控制多家信託金融機構,開展高息理財業務,融資達到250多億,後來受中科系事件影響出現股價波動和兌付危機,德隆開始供血不足。各大媒體也開始深挖神秘德隆的各種問題。

不能真正創造價值的德隆系,這隻金融巨獸為了維持下去,在2003年10月,德隆系的三駕馬車被唐萬新抵押給銀行,在想盡了一切辦法之後,直到2004年德隆系股價紛紛暴跌收場,市值蒸發了上百億。

一夜跳漲70萬

德隆系資金斷裂後的合金投資股價迴歸

德隆的傳奇最終成了一場悲劇,無數人的財富蒸發。唐萬新的產融結合的理想破滅,德隆系這隻金融巨獸像股市泡沫一般膨脹,最終消散,猶如幻影。

資產價格的炒作是要付出代價的合理的炒作可以打來收益,過分的炒作要付出承重的代價。

炒房客們多數使用槓桿向銀行借款購入房產,需要支付的代價是按揭貸款的利息或是民間借貸的利息,房價不漲就意味著炒房客至少每年要付出8%左右的利息,十年不漲就賠了80%,炒房客猶如熱鍋裡的螞蟻。而坐莊炒股的代價是,莊家借的錢是也是要支付利息的,如果把股價拉到高位,沒有所謂的韭菜接盤,還得不斷的花錢買入股票以維繫股票的高價,最後和炒房客的結局一樣,可能把"自廢武功"。

一夜跳漲70萬

炒房者也要付出承重的代價

有價無市是價值規律對任何惡意炒作資產的行為賦予的懲罰,炒作者付出的代價一定非常慘重,尤其是高負債進行不合理的炒作的人,看看德隆系的歷史,你們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