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最近几个月特迷李玫瑾教授的讲座,今天把她分享的关于青春期教育的一个讲座又看了一遍,这个讲座的题目是《为孩子寻找他的价值》。

在讲座中,李玫瑾教授提到“什么才是人的价值?”这样一个问题。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用经济学来解析,人的本质就是两点:

一是自身拥有的他人需要;第二是他人需要的我所拥有

其实就是说,对于一个人而言,要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这就是人的价值。

这番话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中庸》。我觉得李教授说的这两点人的本质恰好就完美地解释了什么叫做《中庸》。

可能很大的一部分人看到这里都会不足为奇,觉得《中庸》不就是和稀泥嘛,不就是当个没原则的老好人嘛!

真是如此么?不然。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其实啊,读古文对现代人来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除非你就是读这个专业的,可能还稍微容易些。我曾经在南怀瑾先生的书中学到了一个读古文的好方法,叫做“以经注经”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南师认为:用现代汉语去理解古文,很可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为了能够更趋于准确地触及古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可以用同时期的语言去进行比较,去搜索一个词在不同的著作中的含义,这样一来就会更容易明白它的本意了。

引用汉儒郑玄的解释,所谓:“名曰中庸,以其记中和之用也。庸,用也。”

这里庸已经解释了就是用的意思,有用好用。那么中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学》里讲:“《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意思是说像保护婴儿一样保护人民,只要心能够真诚的去力求保护他,虽然没有能完全符合要求,也就不会相差太远了。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所以我们能看出这里的“中”是能完全符合的意思。那么除了上一句话,“中”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这么解读呢?可能熟悉河南话和鲁南方言的人比较能理解,这些地方的人经常说“中”,发音zhóng,就是能,行,好,可以的意思。

因为《中庸》的作者子思是孔子的嫡孙,春秋战国时期人,大家都知道孔子祖籍河南,出生于山东曲阜,曲阜又属于山东的西南地区,而秦始皇时期似然提出了“书同文,车同轨”但对于语言,并没有统一的限制。而在我国,普通话的推广更是在成立新中国之后的近代才被普及的。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而且祖国都70华诞了,大部分人还是不能很好的讲好普通话。所以在研究古文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关于作者所处地区环境对其著作的影响。那么知道了这些之后,我们再用河南话读一下“中用”就合理地解释了“中庸”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我们再回过头看一下经济学的解释,是不是非常符合中庸这个概念?

其实我想说的是,在没读《中庸》前,我也是先入为主的认定《中庸》就是模棱两可、和稀泥的意思。然而,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学习态度。

那是什么改变了我的想法呢?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咱们的文化瑰宝——《论语》。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论语》子罕篇第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话看似容易理解,可是要在一生的修养中做到就非常不易了,所以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就告诉人们,如果只是知道和理解却不去行动,那就相当于不知道。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而南怀瑾先生对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这么解释的: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第一毋意

这是说孔子做人处世,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本来想这样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的原则。

第二毋必

他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做到怎样的结果。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还无法向人诉苦,对父母兄弟姐妹丈夫妻子儿女都无法讲。“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一个人一辈子十件事有九件事都失意,一百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知己。所以说,想必然要做到怎样,世界上几乎没有这种事。

第三毋固

不固执自己的成见。

第四毋我

专替人着想,专替事儿着想。

跟着圣人学习,即使自己达不到那种高度,也必然会比不学习时的状态要强很多。

当然,古代离咱们现代很遥远,一些内容并不适合当今社会的机制,所以我们要学会自己辨别其中的事情,好的东西要传承下来,有句话叫“尽信书不如无书”。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孔圣人也曰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现在的社会,信息传递这么迅速的今天,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信息经常会搞得大家都很焦虑,所以学会去辨别,才能做到不去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

那么独立思考的能力怎么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只有见得多,识得广,眼界思路才会开阔,才会让人有所成长。

可能有的人觉得自己没时间读书,这并不是理由,现在有声读物那么多,有很多碎片时间可以利用来在各种各样的app里听上那么几分钟。想一想少玩几局游戏,少刷几段小视频,把这些时间用来学习,不是更有意义?实在懒得找,也可以到小红书关注“山治”,有很多李玫瑾教授的讲座剪辑,每段不超过5分钟,直接讲解精髓。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或者有人会说,我就是不习惯零碎地阅读,我也尊重你的习惯,但是中国有几个成语,叫聚沙成塔、积少成多。荀子也在《劝学》中提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其实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要面临一个最可怕的问题,那就是时间的流逝。从出生那一刻起,每过一秒,你都距离死亡死亡更近了一步,而在生命的有限时间中,你需要学习,需要成长,需要融入社会,积累财富,需要培养后代……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去做,而要实现这些事情,都需要用到你出生时所不曾具备的能力。如果一但有多个能力不足,那么一个人很容易就会因为无法赶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而被历史的车轮远远地甩在后面。

所以如果不想这样,每天抽点时间读读书又有什么难的呢?这可是让自己具备新的能力或者巩固已有能力的最简单最易行的方法。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这里我们并不一定非要按照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等等所谓的某些顺序来读书,我们总会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个类别,其实细想之下,哪怕是被人们普遍认为玩物丧志的游戏也有游戏领域的书籍可以用来学习。

趁年轻多读一些不同领域的书籍,保持一定的学习能力,未必是什么坏事。

发现自己学习速度比别人慢,那就多阅读呗,大量的阅读,不要一味地追求过目不忘,要么怎么有“博览群书”这个说法,懂得多和懂得精就像鱼和熊掌。

当然我们也可以就是那种没有什么远大追求,只想过平淡的生活。可是你知道吗,在平淡的生活里其实也是蕴含了很多有关学习的东西,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自从进入21世纪,拼爹拼妈的现象更严重了,那么大家仔细想一想,拼爹拼妈拼的单纯是经济实力吗?经济实力其实只是一小部分,占比更多的还有爹妈们的格局,格局大的会说先实现个小目标,赚1个亿。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虎父无犬子”是老词儿了,但是其所表达的意思却在这千百年里从未变过。

其实我们在很多故事里都看过了,那些混得好的同学,同事,朋友,也有一些是凭自己打拼出来的。但这只是发生在故事里,现实中这样的人可以算是凤毛麟角。

更多人还是依靠父母给打的地基,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添砖添瓦。

以前还有句话最常听,叫作:“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很多人在孩子没出生的时候就开始教,出生后继续教,什么胎教早教全脑开发……对于这种孩子还没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先摆到攀比大军中的行为,我还是比较反感的,对于这样的父母,我觉得真正应该受教育的是他们自己,只有自己学好了,才可以有资格讲传承。

有些人浑浑噩噩半辈子才弄懂的道理,放在一个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可能在十几岁就弄懂了。这就是学习与不学习的差异。

当然,现在丁克家庭也很多,既然不要孩子,那以上这些自然就不能成为他们学习的理由,但是我想说,人从出生开始,内心的想法其实是一直在变的,千万不要过早地说一些过于绝对的话。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在我国文化的第一部书《易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八卦,其实我们世间的万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人也在变,社会环境更是在不停地变化。尽管他们不愿意承担物种繁衍这份责任,尽管他们可以说自己宁愿不学习而去旅游,去游山玩水,去享受。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人只要活着,不管是否阅读,其实都是在成长,在学习。而阅读只是让学习更加有效,可以让他们在把旅游拍的照片发朋友圈时不是配上“我靠,这太美了。”、“美死了。”、“好美啊。”这样的文字,而是可以信手拈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样的诗句来为自己的照片增色。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余华老师的《活着》,结局里富贵的儿子因为和县长夫人血型相同,被抽血过多身亡,女儿因产下男婴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媳妇儿在女儿死后三个月也去世了,女婿因为工地设备出错,也被水泥板夹死,外孙因为吃豆子撑死了,只剩下一头老牛伴随着富贵在夕阳下回忆。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的结局,克利斯朵夫在他的坎坷一生中都在追求自由与梦想,克利斯朵夫老了,心爱的人至死也没能和他相结合,充满激情的生活褪去了,也失去了他的反抗精神,变成了一个不问世事的老人。

书中描述的故事,仔细回忆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已经见过太多太多。我不是说我们身边都有富贵,都有克利斯朵夫,而是想说我们最后发现的是,人这一辈子能陪自己走到最后的只有自己。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要不要为我们自己储备一些精神食粮呢?这样,假如真有一天到了迟暮之年,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那这些储备也可以给自己活着的勇气,乐观积极地生活下去。

人呐,读的东西越多,也就越容易坚强,越是看得开。这方面的典范,在这里我要推荐一下咱们苏轼苏东坡大学士,看看《苏东坡传》,了解一下咱们这个堪称古今励志第一人的大学士,仕途坎坷,被贬无数次,依然能够没心没肺地潇洒过活,不把这些苦难放在心上,一直积极乐观豁达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郭德纲老师在相声里不也说了么,人活着就是这样,你老往上看,你好不了。往下瞧。你做买卖你赔钱了?那还有跳楼的呢。跟他比你很快乐。你这儿生一闺女你恨得慌,那还有没孩子的呢。你这儿失业了,那儿还有失身的呢。你媳妇不要你了,她也没要我呀。

所有人都正在面临的危机,然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讲了这么多,无非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抽点时间无论通过什么方式,都能够学习,阅读,成长。做到处变不惊,遇事不乱。

最后引用汉·刘安·《淮南子》中的名句:“患生于多欲,害生于不备。”来共勉。别问我什么意思,自己查去,这是你开始学习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