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备基础太差,孙权实力最弱,曹操轻敌,故三人均不能统一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迢迢说历史。曹操刘备孙权是个鼎立的时代,势力极度平衡。而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也是猴精的不相上下。稍微轻视一点对手就是几乎灭国级别的惨败,每一步棋都是小心谨慎,不敢越雷。然而有趣的是,即便出现了灭国级别的惨败,背后也有强大的忠诚的后盾给他兜着,而第三方也会出来搅浑水。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有一方被另一方灭了,那自己就也会不保。所以,王者打王者,怎么打都是五五开。这种情况下因为过于均衡,所以是很难出现一边倒的局势的。

历史上刘备基础太差,孙权实力最弱,曹操轻敌,故三人均不能统一

刘备的起点过差,历史上不管大一统还是割据政权的开国君主都罕见底子这么薄的:封地都没了的落魄贵族,亡命徒,小土地主拉杆就干。刘邦起义还是个亭长呢,萧何曹参还是公务员。核心人才少,因为在北方站不住脚,所以张郃张辽陈登田予这类人才虽然有交集但是挖不走,能跟着走的不一定有本事,甚至还有糜芳这种想象不到的二五仔。后期快速发展到刘备死亡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培养核心人才,甚至夷陵还送了一波。不然诸葛亮也不会着急用马谡。被孙权捅刀并非本质问题,而是刘备前期基础过差,然而其个人素质极其优秀一旦遇到机会,发展速度奇快,但是年龄是客观限制,导致这一波人才的爆发必须起到效果。

历史上刘备基础太差,孙权实力最弱,曹操轻敌,故三人均不能统一

作为开国帝王的素质刘备是优于曹操孙权的,他打仗政治都不是在时代多么杰出,但是他可以充分激活人才,不管是因为人性、意志品质还是其他什么方法,事实结果就是魏延黄忠能拔于行伍,赵云关羽千里追随,诸葛亮鞠躬尽瘁。孙权接班过早,过于突然。和孙策核心班底契合度不高,早期主要整理内部。错过了集团迅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开局就有江东,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继位只有十八,主少国疑,而且从后来的表现来看他和他哥孙策留下的班底其实不算很亲和,一直在整合内部,只有几次不算规模很大的战役进行,主要对手是荆州宅男刘表,一直到208年赤壁之战后才算是彻底把威望树立起来了,那段时期他提拔的鲁肃吕蒙等人也开始接起大任,进入权力中心了。

历史上刘备基础太差,孙权实力最弱,曹操轻敌,故三人均不能统一

同样的,耗时太长,他内部整合好的时候曹操都统一大半北方了,江东实力也比不上北方,政治号召力又是三国最差,所以难以统一。曹操没统一纯粹的个人能力问题。过于随性,或者叫浪。曹魏是曹操打下来的,但是隐患也是他留下来的。统一北方过程滥杀屠城过多,迁民负担过大,造成的内部民众满意度极低,曹丕时代才得以缓解。用人唯亲,这一点本质上没什么问题,但是曹操这里极大限制了人才的发挥,可能是曹操早期多次被背叛有关。

历史上刘备基础太差,孙权实力最弱,曹操轻敌,故三人均不能统一

当曹魏地盘大了,曹操必然不能到处亲征,虽然唯才是举就是个幌子,还是给宗族打下手,还不如从来不喊这个口号的刘备。曹操过于嗜杀,当初好友张邈背叛他,他屠了其据地雍丘。因为老父被杀,愤而出兵徐州,虽然打赢了陶谦,但是对方据城死守不出,曹操无可奈何退军,却在回军路上屠城泄愤,酿成巨大惨剧,后汉书的记载是死者数十万,尸体堵的泗水为止不流,北伐二袁时还曾下过令表示围城不降的城池打下来以后屠城,实在是大失德行。

历史上刘备基础太差,孙权实力最弱,曹操轻敌,故三人均不能统一

曹操有没有德行,是不是光复汉室等等,很多时候也是被士族们打出口号作为反对曹操的口号,找了一个正当的理由。双方不断地进行利益争夺,曹操内部还经常闹个兵变政事的变化民变啥的,内部一直无法安顿下来,所以无论是打仗也好,还是治理也好,皆无法用出全力,比较鲜明的例子是官渡之时,曹操内部产生了许多投降派,以至于其实账面实力并不比袁绍差很多的曹操,在官渡战场兵力窘迫,在距离老巢如此近,补给线如此短的官渡战场也会缺粮。还有就是赤壁战时的孙吴,居然只能出动三万兵力,而却在之后数年的和曹操的战役里经常是数万人,十万人的出兵。

历史上刘备基础太差,孙权实力最弱,曹操轻敌,故三人均不能统一

曹操光是一件官渡焚书的事,就足够说明他的气度还是非常大的。其实我还觉得这不是因为他大气,而是无能无力。曹操完全可以不烧,拿着这些信用的好,完全可以当做把柄随时敲打不听话的家族,所谓的世家如果敢因为这个主动跟曹操翻脸,官渡正打的时候就该跳出来日曹操了。甚至于曹操可以扫平天下之后秋后算账(曹操已经击败袁绍,那一天应该说不远)以曹操和他智囊团的智商,用好这些信完全是没问题的,但是他烧了——阴谋论的一个问题就是把一部分人想成愚蠢的精明,把剩下的人当成纯粹的傻子。

历史上刘备基础太差,孙权实力最弱,曹操轻敌,故三人均不能统一

不能光用一句简单的世家来概括,曹操的内部是可以分成几个集团,其中与袁绍最有可能书信往来的绝对不是实权派,也就是曹操自己的人,姓曹的,姓夏侯的或者是自从曹操创业以来就跟随曹操的。最有可能与袁绍书信往来的是些什么人呢,朝廷的文官集团,也就是在曹操集团不掌权的,跟着皇帝的,他们绝对不会反叛,因为他们没有兵权,他们这一派的核心实力是什么呢,就是政治合法性,如果曹操还要继续奉行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派的实力就必须要安抚,必须要维持。董卓一家独大时,其实也是想拉拢士人和朝廷的官僚集团的,只是后来倒行逆施,被王允给弄死了,王允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朝廷的人,典型的官僚集团。这帮人是没有军事实力,但是你为了维持你的统治基础,就一定要用这些人,这些人虽然不掌握实权,但是他们都在你的权力中枢,而且袁绍也完了,我就是行业里的老大了,这帮人也不可能跳槽了,所以我还是觉得曹操是不敢查,也不用查,而不是一种宽容的态度。

历史上刘备基础太差,孙权实力最弱,曹操轻敌,故三人均不能统一

综上,曹操。孙权、刘备没有同一天下,核心原因是,他们没有完全得到这些家族的认可。曹操:可能唯才是举等政策让大家族们有些头疼吧。即使这样,曹操赤壁之战期间,东吴的大家族还是倾向于投降。曹丕的九品中正算是一个妥协,所以被劝进了。刘备到了蜀地也是以合作和压制地方豪强为主,到刘禅晚期也是各种投降。孙权只得到了当地地方豪强的认可,想法还不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