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縣把好“五個脈”全面提升脫貧質量

永仁縣把好“五個脈”全面提升脫貧質量

2020年,永仁縣聚焦“現行標準下84戶251人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2067人已脫貧人口和50個已出列貧困村、2個已退出貧困鄉鎮鞏固提升,做好664戶1832人邊緣戶和448戶1233人脫貧監測戶幫扶,堅決防止新增貧困人口,堅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在小康路上掉隊”工作目標,堅持問題導向,以問題整改為主線,全面查漏補缺,強化督查督辦,健全長效機制,精準精細施策,全方位提升脫貧質量,確保“脫真貧、真脫貧”。

一、層層落實,把好“責任擔當脈”

針對年度工作目標,永仁縣切實樹牢“軍令狀”和“交總賬”意識,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五級書記抓扶貧”責任制,壓緊壓實脫貧攻堅“十個責任”,狠抓各項工作落實。一是狠抓各級主要領導責任。嚴格落實“三級”書記遍訪制度,建立健全遍訪行動工作臺賬、進度臺賬,夯實各級主要領導脫貧攻堅主體責任。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強化統籌指揮,突出工作重點,實行日報告、周調度,全面及時掌握情況,收集問題,研究對策。縣委常委帶頭落實鄉鎮黨委“第一書記”責任,主動擔責盡責,深入一線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統籌指導掛包鄉鎮推動各項工作。縣處級領導幹部帶頭落實村戰地指揮責任,聚焦重點、難點、風險點,定期調度、掛牌督戰,實行“一月一分析、一報告、一反饋”,統籌整合各塊力量,全面合力攻堅,推動各項工作落細落實。二是全面壓實幫扶幹部包戶脫貧第一責任人責任。幫扶幹部通過“看一看、問一問、查一查”等形式,嚴格按時、按要求入戶走訪,全面深入開展“決戰決勝百日總攻堅”行動,做到“戶戶清”“戶戶實”。全面深入宣傳扶貧政策、落實幫扶措施,確保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任務目標。三是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骨幹帶頭作用和突擊隊作用。全縣上下堅持工作向一線傾斜、力量向一線加強、幹部向一線集結,爭分奪秒,查缺補漏,衝鋒陷陣,一手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脫貧攻堅工作,確保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兩必勝。四是充分發揮紀檢部門監督執紀問責職能。以扶貧質量為抓手,重點解決扶貧領域出現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急躁和厭戰情緒以及消極腐敗等現象,以嚴明的紀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駕護航。截止3月底,共排查扶貧領域問題線索36件,查處扶貧領域違紀問題22件22人,開展提醒談話19人,問責2人,黨紀處分1人,發出通報2期2起2人。

永仁縣把好“五個脈”全面提升脫貧質量

二、有的放矢,把好“核查整理脈”

永仁縣聚焦重點地區、重點群體和重點工作,時刻關注貧困人口識別是否精準無遺漏,建檔立卡數據是否真實完整等問題,紮實做好脫貧攻堅掃尾工作。一是認真開展精準脫貧“回頭看”工作。堅持“問題一村一村核查、檔卡一戶一戶校準、幫扶一項一項落實、政策一條一條落地”的原則,組織精幹力量,全面核查貧困戶數據情況,加強貧困戶信息動態管理錄入工作,確保扶貧工作各項數據真實有效、經得起檢驗。2019年底,全縣錄入系統建檔立卡貧困戶6275戶22318人,其中脫貧“五有”已達標6191戶22067人,98.7%以上貧困戶達到穩定脫貧標準。二是高標準嚴要求開展貧困戶檔案整理工作。發動各級幫扶幹部進村入戶對標對錶逐項補齊資料,全面查漏補缺,逐村逐戶完善戶檔;組織專門力量隨機抽查各鎮貧困戶檔案,每期抽查不少於30戶,並定期通報檢查情況,確保全體貧困戶檔案符合脫貧退出要求。

永仁縣把好“五個脈”全面提升脫貧質量

三、防控風險,把好“巡視整改脈”

永仁縣緊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紮實開展“過篩子”式的大起底、大排查、大沖刺,切實做到問題見底、整改見效。一是堅決全面徹底整改反饋問題。印發《農工黨中央對口雲南省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發現問題整改方案的通知》《關於對國務院扶貧辦調研督導反饋“少數貧困人口內生動力不足”問題的整改方案》,舉一反三,制定31條措施,持續抓實問題整改清零;印發《關於中央第十二巡視組對雲南省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的整改方案的通知》《永仁縣2019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發現問題整改方案的通知》,舉一反三,制定39條措施,狠抓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和2019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共性問題整改清零。二是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判推進脫貧攻堅整改清零。先後召開脫貧攻堅整改工作部署會和脫貧攻堅整改工作推進會議,專題研究、安排部署脫貧攻堅問題整改清零工作,奮力決戰脫貧攻堅。

永仁縣把好“五個脈”全面提升脫貧質量

四、“輸血”變“造血”,把好“產業扶貧脈”

產業發展是脫貧攻堅的源頭活水,在脫貧攻堅中,永仁縣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抓手,持續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推動了扶貧工作由“輸血”向“造血”轉變,使產業發展真正成為貧困群體增收致富的“金鑰匙”。一是堅持“產業+扶貧”。認真落實產業扶貧“五個全覆蓋”要求,著力提高新型經營主體利益聯結帶貧質量,鞏固提升307戶新型經營主體通過產業合作、入股分紅、訂單收購、服務聯結、租賃聯結等方式帶貧益貧的成果,助推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二是堅持“產業+消費扶貧”。依託中國社會扶貧網等電商平臺,按照“成熟一批、認定一批”的原則,申報、認定扶貧產品目錄18項,為促進消費升級,穩定群眾收入奠定基礎。突出滬滇扶貧協作機制,抓實“雲品入滬”工程,通過百聯集團幫扶渠道,供應農產品到上海市場,實現銷售額164.87萬元。借力招商銀行定點扶貧、上海嘉定區結對幫扶的優勢,加大與“拼多多”“鄉巴佬”、本來生活網等平臺的溝通合作,通過本來生活網外銷蓮池沃柑20噸,積極謀劃組織縣內企業外出參加展銷會、農博會,展示永仁特色產品,訂單式、定向式推動消費扶貧,精準化、規模化推動“永品出永”。三是堅持“產業+光伏扶貧”。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優勢,全縣建成村級光伏電站98座,截止3月24日,98座村級光伏電站總收益1605691.42元,受益貧困戶1327戶。

永仁縣把好“五個脈”全面提升脫貧質量

永仁縣把好“五個脈”全面提升脫貧質量

五、預防返貧,把好“長效機制脈”

永仁縣高度重視建立貧困人口穩定脫貧、預防返貧的長效機制。一是增加就業崗位。統籌全縣公益性崗位向居住在縣域內的弱勞力或就業困難貧困戶傾斜,確保穩定收入,實現長效脫貧。1—4月開發公共服務崗位400個。二是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促兜底保障扶貧專項行動。全面精準落實低保、醫保、養老保險、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等綜合社會保障措施,做到應保盡保、應養盡養、應救盡救。截止3月底,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農村低保1433戶2956人,發放低保金239.44萬元。三是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促就業扶貧專項行動。全面摸清轉移勞動力人口就業意願,充分運用“一部手機就業通”等互聯網手段,開展點對點、“一站式”農民工直達返崗服務,通過縣內企業接收一批、有組織輸出一批、公益性崗位吸納一批等“八個一批”工作措施,確保貧困家庭“穩崗不丟崗”“轉業不失業”,千方百計確保群眾增收。截止4月21日,全縣完成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0886人,其中:省外務工人員1287人,省內務工人9599人。四是建立“防貧救助保險”助推鞏固脫貧成果。緊緊圍繞“為誰防貧、誰來防貧、防什麼貧、怎麼防貧”,於2019年5月啟動“防貧救助保險”工作,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創設“防貧救助保險”,農村戶籍人口每1戶農戶只需繳納100元保費,全家人就可購買到一個包含4個保障項目(醫療救助保險、教育救助保險、自然災害救助保險、意外事故救助保險)的防貧保險。截止3月31日,經核實符合四項防貧保險救助賠付條件的有424件,共兌現救助資金154.4萬元(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21件,獲救助資金47.46萬元)。為進一步鞏固“防貧救助保險”工作成果,今年3月啟動2020年“防貧救助保險”前期工作,5月底可順利實施2020年“防貧救助保險”,貧困發生的“截流閘”和“攔水壩將得到進一步強化。

永仁縣把好“五個脈”全面提升脫貧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