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血肉之軀,不是石頭,軍警人員是創傷後應激反應的高危群體

軍人、警務人員,在我們普通民眾的眼中,他們是堅強和毅力的化身,平安與依靠的象徵。但是,我們卻少有人知道,

由於工作性質和內容的原因,他們的身心健康卻低於普通人群。他們,是創傷後應激反應的高危人群

一、創傷後應激反應


他們是血肉之軀,不是石頭,軍警人員是創傷後應激反應的高危群體

創傷後應激反應,最初由美國在對越戰回國的士兵進行心理狀況研究時提出。它指的是,一個人在直接經歷或親眼目睹極端創傷事件(比如戰爭、自然災害、爆炸、交通事故、犯罪事件等)後,個體出現以下這些眼中影響工作和生活的狀況:(1)創傷事件反覆出現在自己的腦中或者夢境之中;(2)自己有意無意地迴避想起,或者接觸與創傷事件相關的情境;(3)出現明顯的負面情緒,比如因為自己的存活而感到自責;(4)警覺性過高,常常會出現過度緊張、失眠、睡眠過淺等狀況。

同時,由於創傷後應激反應會帶給個人非常大的痛苦,個體常常有可能會藉助酒精等來緩解痛苦,進而就有可能產生其他一些問題,比如容易焦慮憤怒抑鬱等。

二、軍警人員是創傷後應激反應的高危群體


他們是血肉之軀,不是石頭,軍警人員是創傷後應激反應的高危群體

近年來,地震、火災、新型冠狀病毒等各種災害頻發,作為救援主題的解放軍人和警務人員,必須第一時間趕赴受災現場。人民警察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必須近距離、正面地面對各種人性陰暗面,與各種違法犯罪作鬥爭。他們常常被暴露於不得不面對屍體、流血、複雜的自然環境、次生災害的高危環境

這些情景,換做是我們普通人,經歷過一次就有可能讓我們受到極重的打擊,產生強烈的創傷後應激反應。

而軍警人員,他們卻是長期面對這類創傷事件即便他們相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已經有超強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但是再強大的內心都經不住這種長期的煎熬,況且他們也都有一顆血肉做的心,也會受傷、會疲憊

。因此,軍警人員是受創傷後應激反應困擾的高危群體

有研究發現,軍警人員受創傷後應激反應困擾的比例與其收入和軍/警銜的高低關聯性較小,而與軍種/警種家庭/婚姻支持關聯性較高。

那些越是經常性暴露在危險環境中的軍種/警種(比如陸軍、巡警)、以及創傷事件越殘酷越容易受創傷後應激反應困擾

同時,個體人格特質也會影響其受創傷後應激反應困擾的程度:那些內向神經質易掩飾脆弱的人,更易受困擾。(請注意,這裡的“神經質”是心理學上面的一個概念,是一種人格特質,主要特徵是面對心理困難時容易出現焦慮和不安、特別善於內省、追求完美、患得患失。請不要與我們生活中的用法混淆,容易鬧笑話)

也有研究發現,婚齡越長、家庭人數越多的警察越不易受困擾;而離異、喪偶、再婚的警察更易受困擾。由此可見,良好的家庭和社會支持,能夠幫助軍警人員更好地面對極端環境和創傷後應激反應的挑戰

他們為我們的安穩生活保駕護航,我們,回饋於他們應有的關愛和支持(即社會支持),理所應當。

三、家庭支持


他們是血肉之軀,不是石頭,軍警人員是創傷後應激反應的高危群體

和睦的婚姻和家庭,能夠給軍警人員強大的支持,讓他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有更大的勇氣克服內心的恐懼和不安,也能讓他們在受到傷害(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的時候能夠更快地渡過,戰勝心理障礙。

因此,作為軍警人員的配偶、家屬,我們一定要給他們更多理解、包容和守候

他們在前方為我們的安全和幸福而戰鬥,那麼,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後方經營好家庭的幸福和安寧,給他們最大的安心感。讓他們安心地出發、夠開心地歸來。回到家能夠有可口的飯菜、溫暖的懷抱和陪伴,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安慰。

深受創傷後應激反應困擾的人,他們往往會有高度緊張、失眠、焦慮、抑鬱、暴躁甚至酗酒和暴力傾向。當他們有這些表現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不要急著埋怨他們、怪罪他們,而應該多給他們一些耐心和關懷,跟他們一起克服心理問題。必要的時候,請帶著他們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由於軍警人員的職責是保衛國家和社會的安全、安寧,他們在崗位上就是為了“大家”的公共利益而奮鬥,因而有可能導致他們忽視了“小家”的幸福。所以,軍警人員的家屬可能經常不得不面對孤獨、擔心和緊張。這時,就需要我們整個社會給予他們充分的支持和關懷——對軍警人員極其家屬的支持。

四、社會支持


他們是血肉之軀,不是石頭,軍警人員是創傷後應激反應的高危群體

他們為了我們的幸福常常身處各種複雜而危險的環境中,他們為了我們的安全把自己暴露創傷後應激反應的困境中,我們,不管是作為一個整體,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給他們足夠的關懷和支持

作為一個整體,我們應當主動樹立敬重他們、愛戴他們、愛護他們的風尚。國家和政府如果對他們有政策方面的傾斜,那都是他們理所當然應得的,希望我們都做懂感恩、懂回報的人,不要因為這些政策傾斜而有任何冷嘲或者熱諷,而是衷心地祝福他們能夠平安、幸福。

作為一個個體,我們也可以儘可能地給他們支持和關愛。比如,作為鄰居,我們可以多多照顧一下他們的家屬,讓他們能夠更加放心地執勤;作為普通的民眾,我們可以給巡警們一句溫暖的問候和燦爛的微笑,讓他們的工作能夠更愉快;同時,對於那些蠻橫的妨礙公務的行為,我們也可以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發動大家的力量與他們一起抗爭。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不要不懷好意地接近軍警人員的配偶!他們在前方用血和汗換取我們的平安,如果還有人指望他們後院起火的話,那就太可惡了。

他們是血肉之軀,不是石頭,軍警人員是創傷後應激反應的高危群體

讓我們每一個人,行動起來,支持和關懷那些永遠為我們衝在第一線的軍警戰士們,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與創傷後應激反應抗爭,他們,值得我們的用心關懷


【參考資料】

(1)《變態心理學(第6版)》,蘇珊·諾倫-霍克西瑪著,鄒丹等譯,中國工信出版集團,人民郵電出版社。

(2)《公安民警創傷後應激障礙應對新模式》 何牧、丁勇,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7年0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