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反舌鸟》:3个角度阐述,为何获得豆瓣9.1高分

前言

《杀死一只反舌鸟》又译作《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作家哈珀·李写的唯一一篇长篇小说。有记者采访问她:“为什么不在盛名之下继续创作?”她回答:“有过这么一次,还有什么好可写的?”

哈珀·李的确有任性的资本,就是这唯一的长篇小说,在1961年荣获普利策小说奖,在之后也成为美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因小说中传递的反偏见与宽恕善良的主题,小说还入选英美等国的学校素材,地位可见一斑。

《杀死一只反舌鸟》:3个角度阐述,为何获得豆瓣9.1高分

作者哈珀·李

简单地说,《杀死一只反舌鸟》讲的是杰姆和斯各特两兄妹的成长故事。兄妹俩在目睹和经历了两桩冤案之后,虽然内心有所动摇,质疑正义不存,但最后仍然坚定地在勇敢和善良的道路上走下去。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各方人物的出场,给孩子们的小小心灵蒙上了“阴影”,也反推着他们去探索复杂多变的成人世界,恪守原则的律师父亲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引导孩子内心向善。

故事看似直白,用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但这远不足以完整地展现出这部作品的魅力。作品在豆瓣上取得了9.1的高分,看完整部小说之后,我细细品味,的确是“实至名归”。

今天,我将从叙事手法、意象引导和人物刻画这三个角度,阐述分析《杀死一只反舌鸟》这部成长读本的魅力与价值。在文章的每个部分,我将会结合亲身经历和所处环境,谈谈作品带来的深刻现实意义。

《杀死一只反舌鸟》:3个角度阐述,为何获得豆瓣9.1高分

豆瓣评分

叙事手法

第一,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一直往下读

故事的开篇就设置了一个悬念,斯各特说“我哥哥杰姆快满十三岁的时候,肘关节被扭断过”,她认为事故起因跟尤厄尔家族有关;而哥哥认为,起因还在更早,在他第一次怂恿小伙伴迪尔,设法把布·拉德利从家里引出来。

《杀死一只反舌鸟》:3个角度阐述,为何获得豆瓣9.1高分

杰姆和斯各特人物形象

我刚看到这里的时候,就在想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勾着我继续往下阅读。这种叙事结构我们经常通俗地称为“钩子”,抓住读者的好奇心,然后带着疑问一直阅读下去,并找寻答案。

第二,孩童视角,尽量保持观点的客观性

这部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个偏男孩子气的女孩——斯各特,她不喜欢穿裙子,喜欢和哥哥杰姆、小伙伴迪尔一起玩。为什么要刻画她像个假小子呢?我想是为了让故事看起来更客观,因为女孩偏感性,男孩偏理性,而斯各特刚好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读者既能体会到故事中细腻的情感,又能理智地去看待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

都说孩子的眼睛是不会骗人的,从他们的眼中、口中呈现的事件,往往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从孩子的世界中出发,跟着他们的成长轨迹,这确实是发现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杀死一只反舌鸟》:3个角度阐述,为何获得豆瓣9.1高分

哈珀·李说,将孩子作为故事的叙事者,作者可以在讲述事情时减少个人意见,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讨论空间。运用相同孩童视角的小说还有《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同样是经典中的经典。

第三,平行空间交错,两桩冤案浮出水面

这部小说的展开主要围绕了两桩冤案,一是杰姆和斯各特童年时,把布·拉德利看成恐怖的代名词;二是鲍伯·尤厄尔诬陷黑人汤姆·鲁滨逊,强奸他的女儿梅薏拉。

值得称道的是,两桩冤案并非没有关联,而是环环相扣。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三番两次地去打扰拉德利先生的生活,也是在此过程中得知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并在内心预设起正确的世界观。在这时候,父亲为黑人辩护,对他们来说,也就变得容易接受了。

在汤姆案件的推动中,拉德利的善良性格也逐渐浮出水面。两个故事看似独立,其实是交织融合的。在故事的结局,杰姆和斯各特被鲍伯·尤厄尔袭击,是拉德利先生及时出现,并救了他们。

《杀死一只反舌鸟》:3个角度阐述,为何获得豆瓣9.1高分

第四,描写简单的邻里生活,第三方角度展现主人公品德

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邻居的生活,正是在家长里短中,杰姆和斯各特知道了拉德利的过往,知道了父亲曾经的神枪手身份。这样笔触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不告诉你主人公到底有多善良,而是让你通过第三方的陈述,自己去判断主人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在孩子们与邻居莫迪小姐的交谈中,还引申出“勇敢”的含义。真正的勇敢是,在行动之前就知道要失败,但还是要行动,不管怎样,要进行到底。你往往失败,但有时候你也能取得胜利。父亲阿提克斯接手黑人案件,就是所谓的“勇敢”。

意象引导

其实这部小说有两个中文译名,一作反舌鸟,一作知更鸟,其实反舌鸟和知更鸟是两种不同的鸟类。文中用的是mockingbird,而知更鸟的英文应是robin。所以知更鸟是错误翻译,反舌鸟才是正确的。

刚看到这部小说名字的时候,我就在想,“杀死一只反舌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带着这个疑问,随着故事的高潮迭起,一步步揭秘了“反舌鸟”的指代意义——善良无辜的人。

反舌鸟有什么特征呢?它们鸣声甜美,就像在尽情地唱歌供人类聆听;它们不做害虫坏鸟之事,不到花园里啄花,不在谷仓里筑巢。这样善良、不做坏事的反舌鸟,却死在了猎人的枪下,的确是罪大恶极。

《杀死一只反舌鸟》:3个角度阐述,为何获得豆瓣9.1高分

反舌鸟

在诗词歌赋中,经常需要借助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在文学作品中亦然,一个贯穿全文的意象,能对主题起到升华作用。而“反舌鸟”就是这部作品从始至终都在刻画的意象,也是全文的重要线索,推动着故事一步一步地往前发展。

1.内心善良,却被偏见掩盖的“反舌鸟”

布·拉德利是第一个出场的“反舌鸟”,他足不出户,房门紧闭,从不参加邻里之间的活动。在镇上流传着关于他的各种各样的传说,孩子们甚至把它想象成一个吃人的怪兽、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坏人。

实际上,他只是曾经受过伤害,不但把房门紧紧关闭,也把内心之门关上了。他是一个矛盾的化身,既渴望温暖,又害怕与人过多地接触,于是他偷偷地在树洞里给孩子留下糖果等小礼物,这成为他与孩子们之间的秘密。

2.天真善良,最终却走向毁灭的“反舌鸟”

汤姆·鲁滨逊是一个黑人,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环境中,活得艰难,在被诬陷强奸白人女孩后,他的结局似乎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尽管他老实本分地工作,从来没干过什么坏事,甚至在最后,各项证据都明显昭示他是无辜者,他还是被定了罪。

他一开始也天真地以为,有了阿提克斯的辩护,正义会站在他这边,可生活并没有给他甜头,反而重重地打了他一巴掌。最后,他采取了下下策,走向“越狱自救”,被警察用枪击中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的死亡不但给阿提克斯以沉重的打击,也给杰姆和斯各特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直世界观敲开了一丝裂缝。这时候,他们想起“反舌鸟”,才知道父亲讲诉故事的真正含义。汤姆·鲁滨逊又做错了什么呢?完全没有,唯一算错的便是黑人身份,这跟“反舌鸟”没什么区别。

《杀死一只反舌鸟》:3个角度阐述,为何获得豆瓣9.1高分

3.坚守正义、取得“胜利”的“反舌鸟”

选择为黑人汤姆·鲁滨逊辩护,阿提克斯选择的路并不简单,可以说这是一条胜算率特别低的路。那为什么还要接手这个烂摊子呢?我想主要出于两点:第一,他本身是一个恪守原则、正直善良的人;第二,他是一个极富同理心、坚守正义的优秀律师。

一个白人律师为一个黑人“强奸犯”辩护,这在当时的镇上是一个大新闻,阿提克斯受到了白人的攻击,孩子们在学校也被同学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

遗憾的是,克服了种种挫折,这个案件还是败诉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失败,反而是另一种“胜利”。法律虽然站在了鲍伯·尤厄尔这一边,可人们内心的正义已经开始向阿提克斯倾斜。

小结:这三个类型的“反舌鸟”最终的结局走向不同,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善良会被偏见掩盖,会被罪恶吞噬,我们要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善良,要不然会失去善良。同时还告诉我们不应该带着偏见去审视旁人,偏见有时候会对一个人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人物刻画

整个故事涉及的人物众多,每一个小人物绽放着自己的光彩,而其中的灵魂人物可以说是阿提克斯,他串联起了故事的主旨——关于孩子教育、善良与勇敢,他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妻子过世后,他一个人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担,并在言传身教中把孩子教育成为充满正能量、有担当、有道德正义感的人。

《杀死一只反舌鸟》:3个角度阐述,为何获得豆瓣9.1高分

阿提克斯人物形象

从他日常的行事中,我们便能看到他的教育理念。杜博斯太太辱骂阿提克斯为“黑狗”辩护,杰姆气急之下把她心爱的山茶花毁坏了。阿提克斯让杰姆给杜博斯太太赔罪,她要求杰姆每天下午给自己念书,同时还要忍受自己的奚落。

杰姆满腹委屈,对父亲说不想再去杜博斯太太家了,可父亲依然让他去。在他看来,男孩子做错了事,就要勇敢地承担责任,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退缩。而且真正坚定的信念,是不会受旁人三言两语影响的,你只需要勇敢地、一往无前地坚持下去。

在杜博斯太太临终前,阿斯克斯告诉了杰姆一件事:杜博斯太太把吗啡当止痛药用上了瘾,死前却决定戒掉吗啡。尽管要忍受一阵阵痉挛的痛苦,但精神层面她是愉快放松的。而读书恰恰可以分散她的注意力。即使意见不合,但不能否认她是很不错的人。

同样地,在孩子们频频打扰拉德利先生的生活时,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过的生活,不能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当别人和自己不同时,我们要学着去理解。

结语

我们太容易基于片面信息,去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到后来才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的这句话,也是《杀死一只反舌鸟》想要表达的主旨。

这个人长得这么美艳,一定是不安于室的人;这个人让很多人都不喜欢,一定是个很差劲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带着有色眼镜去看问题,基于主观臆断去判别人或事。

俗话说,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在没有深入了解一个人之前,不要妄下定论。正如小说结局写道:

“斯各特,大多数人都是好人,在你终于了解他们以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