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樓市是挺火,但柬埔寨和菲律賓能一樣嗎?

近幾年,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開展,投資海外房產已經不再侷限於澳美歐等發達地區,反而是東南亞的房地產市場,成了國內投資者的新晉“發燒地”。

東南亞“井噴式”增長的房價及租金回報率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目光,其中,以菲律賓和柬埔寨兩個國家最為典型。

從表象來看,兩個國家似乎有著眾多相似之處,投資潛力更是難分伯仲,但事實上,發展模式的差異,註定這兩個國家會走向相反的方向。

首先,兩者房產市場的需求有著本質區別

選擇去一個國家投資房產,看的就是需求,需求越大,前景越好。

但是所謂的需求也分兩種,一種是炒房客大量湧入引發的偽需求,另一種才是適合長線投資的實際需求。

實際需求決定了未來房價上漲的空間幅度和時間長度,能被大多數人把握;而偽需求只能營造一種短期爆紅的假象,假象之下,獲利的永遠都是少數。

對於菲律賓來說,房價上漲的時間已經持續了近十年,在首都馬尼拉的多數地區,租金回報率基本能保持在8%甚至更高的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菲律有近1.2億人口,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馬尼拉作為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不僅有大量本國人口,還有很多國外移民和常住人口,所以並非菲律賓所有的地方都能保持這樣的增長。

從數據上看,菲律賓房價的平均漲幅變化也是趨於理性的,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產生變化。

東南亞樓市是挺火,但柬埔寨和菲律賓能一樣嗎?

菲律賓平均房價漲幅變化

反觀柬埔寨,根據鳳凰週刊之前發佈的一則新聞顯示,三年內柬埔寨部分地區的房價漲幅高達5倍。

在西港獨立海灘附近的土地,兩年前為二三百萬元一畝,如今已經漲到1200萬元左右。

加上經濟連續多年保持7%以上的增速及美元資產國、無外匯管制、博彩業合法等噱頭,聽上去,發展速度比北上廣之和還要快,開放的政策比香港和澳門加起來還要好。

但事實上,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截止2018年柬埔寨的人均GDP僅有1512美元。

東南亞樓市是挺火,但柬埔寨和菲律賓能一樣嗎?

柬埔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變化趨勢

對於一個購買力如此低的國家,房價的漲幅卻能這樣迅猛,靠的是什麼?反正不是需求。

其次,兩個國家的人口紅利也有著本質區別

人口紅利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很吃香的條件,在全球競爭中相當有優勢,因此無論是菲律賓還是柬埔寨,都會把人口紅利當成一大宣傳點。

前面已經提到過,菲律賓總人口大約1.2億,馬尼拉常住人口更是保持在2400萬左右。

根據國際權威機構的統計,菲律賓人口的平均年齡為24歲,勞動人口的比例高達75%。這樣看來確實有一定的人口優勢。

那麼柬埔寨呢?

據數據顯示,柬埔寨人均年齡為30歲,雖然和菲律賓比起來有些差距,也不算太大。但一看總人口,差距就出來了。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18年柬埔寨的總人口為1600多萬。這樣的人口基數,僅憑人均30歲就能看出紅利,似乎也太過草率了一點。


東南亞樓市是挺火,但柬埔寨和菲律賓能一樣嗎?

柬埔寨總人口變化趨勢

再者,兩個國家的開發商也有著戲劇性的差異

相信關注菲律賓房產的人,對Ayala、SMDC、DMCI等菲律賓幾大知名開發商或多或少都有些瞭解。

這些開發商雖然很多創始人是華裔,但都是實實在在的菲律賓人。

並且菲律賓的土地雖然可以自由買賣,但僅限於在本國人之間進行交易,只要是外國人,不管多有錢都不可能通過合法途徑購買到土地。

這也就決定了菲律賓的地產項目基本都是當地開發商所建,此外,建成之後還要保證本國人的持有率在60%以上。

所以,即使有很多人選擇去菲律賓投資,但買得最多還是菲律賓本國人,而當地開發商於此紮根,需要考慮長遠發展,也會更加註重質量和口碑。

再來看柬埔寨,雖然也有世橋、炳發、加華等大型本土開發商,但政府並未對外企有所限制,加上近幾年的瘋狂增長,吸引了大量外企在柬埔寨開發地產項目。

據柬國土規劃和建設部公佈的數據,2000-2017年,外資企業在柬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共有287個,總投資額42.97億美元。

其中中資企業擁有110個項目,總投資16.56億美元,佔比近四成,是柬埔寨房地產的最大境外投資方。

這些中資企業不僅有大家所熟知的萬科、碧桂園、恆大等國內一線房企,還有眾多連資質都沒有的小商人。

為了節省拿地成本,這些開發商建的基本都是高層公寓,面向的客群也多為中國人。

如果對比一下這些項目的宣傳文案,就會發現中文版的用詞之華麗設計之用心,絕非當地高棉語能比的。

而當地開發商深知柬埔寨人的經濟水平和不愛住高樓的特性,建的多是排屋。

但在柬埔寨,這類建築,外國人並不具備購買資格。

所以,先不說柬埔寨人口紅利是不是真的,就算是,外國人也很難撈到好處。

最終的結果就是,中國開發商在柬埔寨建房賣給中國人,出口轉內銷,投資變成一場遊戲。

東南亞樓市是挺火,但柬埔寨和菲律賓能一樣嗎?

更嚴重的是,由於缺乏整體規劃,開發商想怎麼建就怎麼建。

在金邊很多開發商剛拿到土地開發權,就開始一邊銷售,一邊施工以及準備隨時跑路。

很多人付了錢,連樓還沒見著,就爛尾了。

位於金邊市莫尼旺大道和西哈努克大道交叉口的“金塔42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最後,產業決定了兩國最終的發展高度

在歷史上,菲律賓和柬埔寨都經歷過艱苦的殖民時期,嚴重阻礙了國家的發展速度,但在重新獨立之後,菲律賓逐漸形成了外匯、旅遊、BPO等特色產業。

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報告,菲律賓海外勞工創收的外匯規模在逐年增長,2017年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匯款接受國。

另外,經過多年的發展,菲律賓已經成為亞洲BPO行業發展最成熟的國家,以每年平均25%-30%的速度增長,持續保持較高的全球領先水平。

加上近幾年總統杜特爾特在大力推行“大建特建”計劃,不僅提供了眾多工作崗位,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也吸引了很多遊客,旅遊業對GDP的貢獻越來越大。

正是由於多產業共同發展,才有了菲律賓今天的成績。

和菲律賓不同的是,柬埔寨政府見識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和深圳發展的速度後,也效仿在西港建特區。

東南亞樓市是挺火,但柬埔寨和菲律賓能一樣嗎?

西港衛星圖

既沒有特別的資源,也沒有人口優勢,更不存在長遠的規劃。

所以特區是建了,城市也開放了,也吸引大量外國人,但發展的卻是炒地皮、博彩甚至電信詐騙、假換匯等黑產。

就連沙縣小吃都成了這裡所見不多的實業。

加上週邊國家嚴控博彩業,西港成了賭徒最好的去處,依託地下博彩的肆意發展,房價也節節攀升。

據當地人稱,西港漲幅最高的地塊,三四年就漲了5-10倍。很多人以高價轉手之後,又轉戰金邊等地,進而推動了其他地區房價的上漲。

東南亞樓市是挺火,但柬埔寨和菲律賓能一樣嗎?

西港局部

但只要是虛假的繁榮,就會有破滅的時候。

由於近期柬埔寨開始打壓地下網絡博彩,一場大撤離正在上演,房地產受到的波及並不亞於博彩業。

隨著人口的流出,博彩業漸冷,炒地皮行不通,西港這個特區不僅不能為柬埔寨的發展提供動力,連自己的前景都未可知。

說了這麼多,一句話總結就是,柬埔寨和菲律賓之間的較量,其實就是投機與投資的較量。

菲律賓的房價增長建立在本國人口多需求大、經濟發展快購買力強的基礎上。而柬埔寨的房地產市場雖然漲幅大,但缺乏理性,找不到投資邏輯,更像是把有錢人變成窮人的把戲。

菲律賓和柬埔寨,你更看好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