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談社世界史6:東南亞》為什麼全書主要講吳哥王朝的歷史?

關於作者

石澤良昭,鹿兒島大學教授、上智大學教授、上智大學校長、吳哥窟遺址國際調查團團長。研究方向為東南亞史,特別是柬埔寨碑刻學。2001年帶隊發掘出274座佛像,解開諸多柬埔寨歷史謎團。著有《古代柬埔寨史研究》《吳哥窟的信息》《吳哥窟 國王們的故事》等。

關於本書

本書作者從吳哥的遺址、碑文出發,重構吳哥王朝的歷史全貌,展現東南亞昔日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以及獨特的精神文化。

核心內容

1. 為什麼本書的題目是《東南亞》,但全書主要講的是吳哥王朝的歷史?

2. 為什麼吳哥王朝莫名其妙“消失”了四十年?

《講談社世界史6:東南亞》為什麼全書主要講吳哥王朝的歷史?

前言

你好,歡迎每天一本書,咱們繼續說「講談社世界史」。

今天為你帶來的第六本,它講的不是一個國家,不是一個文明,而是一個區域,東南亞。書名是《東南亞:多文明世界的發現》。這本書的作者叫石澤良昭,他是東南亞研究領域的一位重量級學者。翻開推薦序,你就會讀到這樣一句話,這本書是“日本國內東南亞史學界學術成就的一座豐碑”。

不過,繼續閱讀的話,就會發現有點奇怪。這本書雖然叫“東南亞”,但全書十二章,真正講東南亞的前前後後只有三章,剩下九章討論的是一個叫“吳哥王朝”的古代政權。

吳哥王朝是什麼?講它就等於講了東南亞嗎?你可能對這個王朝不太熟悉,但你肯定聽說過一個著名的古蹟,“吳哥窟”。去東南亞旅遊,吳哥窟是一定要看的。而這個赫赫有名的

吳哥窟正是吳哥王朝歷史遺蹟中最燦爛的一部分。

東南亞的吳哥王朝大致出現在中國唐末。它以今天的柬埔寨為核心,前後存在了六百年。不過,大概在中國明朝中期的時候它消失了,之後四百年裡,沒有人記得這個古國。聽起來,這應該是個很神秘、很重要的古代文明。但也很明顯,不論是地理空間,還是存在時長,吳哥王朝肯定不能等同於東南亞。那這本書,為什麼顯得有點文不對題呢?

為了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更好地瞭解東南亞歷史,我採訪了美國加州大學孫來臣教授。加州大學是研究東南亞史的重鎮,孫來臣老師在這個方面做出很多研究成果。所以,他不僅任職於加州大學,同時還是日本大阪大學和中國多個大學的兼職教授。我會從孫來臣教授這裡為你補充一些書以外的研究成果。

接下來,我們就帶著前面的疑問,開始今天的內容。

第一部分

作者為什麼寫了這樣一部文不對題的作品呢?我們先從作者身上找找答案。

本書作者石澤良昭是東南亞史研究專家。更準確地說,他是世界知名的吳哥文明研究專家。石澤良昭從二十多歲開始就在學習和研究吳哥歷史。到今年,他已經八十多歲了。在與吳哥文明結緣的六十年裡,石澤良昭多次擔任吳哥遺址國際調查團的團長,成績很突出。

舉個例子,在2001年左右,石澤良昭帶領團隊在吳哥古蹟發現了274尊廢棄的佛像。這是一百五十年來吳哥地區最重大的考古發現,被稱為“史無前例”的“世紀大發現”。後來,石澤良昭領銜完成了一部名為《古代柬埔寨史研究》的皇皇鉅著。這部著作被認為是“研究柬埔寨古代史的最佳指南”。加州大學孫來臣教授也認為,像今天的《東南亞》這本以第一手材料進行研究、全面介紹吳哥王朝歷史的著作,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屈指可數,價值很高。

這麼說來,講述吳哥王朝的歷史,自然就是石澤良昭最拿手的事情。但六百年的吳哥歷史,並不等於整個東南亞的歷史。所以,作者擅長研究吳哥,不能回應我們的疑問,為什麼這本書叫《東南亞》,但用絕大部分篇幅講吳哥王朝。

既然我們在作者的經歷上找不到答案,那再看看本書題目中提到的“東南亞”。是不是東南亞自身有什麼獨特之處,所以作者要這樣謀篇佈局呢?

我們都知道,一個地區孕育出什麼樣的文明,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比如,從自身來說,是不是有足夠的生活資源?從周邊環境來說,是不是有豐富的交流對象?東南亞在自身條件和周邊環境這兩方面,情況怎麼樣呢?

先看它自身的自然條件。東南亞的資源基礎怎麼樣呢?可以說非常好。東南亞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熱量充足,降水豐富。一年四季都能採集到很多果實,凍不著也餓不著。

石澤良昭在書中提到一個種水稻的例子。通過這個例子,你就能感受到東南亞的自然條件有多好。我們知道,東亞和東南亞很多地方都種水稻。種水稻,需要先育苗,然後挑選出健壯的秧苗,在合適的時間插秧。之後,還得除草,小心打理。

但東南亞有點不一樣。一次,石澤良昭路過柬埔寨的鄉間稻田。他看到農家女子在種水稻。不過,石澤良昭始終沒有看見插秧的畫面。他只看到,水牛在翻耕土塊,農家女揹著竹簍跟在後面,熟練地把竹簍裡的稻種撒在水田裡。不只是沒有插秧,當地農民也不除草,甚至後來在收割水稻的時候,也不會把稻穗全部收乾淨。石澤良昭詢問村民原因,卻被村民反問“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後來,石澤良昭得知,當地的水熱條件都很好,不去精耕細作,人們也可以生活得很不錯。

這種熱帶地區自然條件的稟賦是其他地方羨慕不來的。但對於文明的發展來說,這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它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這個文明對外擴張的野心。熱帶地區自然條件優越,民眾就不需要為生存資源的問題太過擔心。

但反過來看,由於不用想辦法提高生產效率,技術就得不到很好的發展。由於不用集中群體力量為生存而戰,軍事力量和組織管理手段就發展不起來。想一下,強大的軍事、龐大的統治網絡、先進的技術和文化,這不正是一個強大政權存在,必需的要素嗎。所以,東南亞那樣優越的自然條件,反而導致當地很難產生一個強大的政治體。你可以想一下,我們能叫得上名字的那些強大國家,比如古代的羅馬帝國、蒙古帝國,還有近代的法國、德國、俄羅斯,它們沒有一個出現在熱帶地區。

說完了東南亞自身的自然條件,我們把視野放寬,來看看東南亞的外部環境。

翻開地圖,你會看到東南亞正好夾在兩個文明古國中間。北邊是古代中國,西邊是古代印度。這會對東南亞產生什麼影響呢?

最直接的影響,是有許多現成的東西可以拿來用,這給東南亞省了很多事情。比如,中國古代很早就出現了強大的王權,皇帝統治著遼闊的疆域。東南亞的一些政權,比如越南就長期學習中國,把中國那一套管理辦法搬到當地,它被稱為“小中華”。再看東南亞西邊的印度,印度的哲學思辨很發達,印度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湧入東南亞,給東南亞民眾提供了豐富的信仰選擇。印度使用的梵文、巴利文也影響了今天東南亞各國的文字和語言。

但仔細想想,這同樣不是個好事。夾在兩個強大的文明體中間,東南亞地區的一個個小政權很容易被這兩個文明吸引,當地就很難產生一個特別強大的政治體。

對於東南亞的政治現象,加州大學孫來臣教授拿天文學知識打了個比方,很形象。如果把古代東南亞的統治結構,看作一個宇宙的話,當地大大小小的政治體就是一個個星系。政治體中央的強大部落是恆星,臣服於它的地方部落是行星。恆星憑藉它巨大的質量,牽引著周邊行星轉動,就像強大的部落對周邊的其他部落產生影響力。不過,恆星引力下降的時候,圍繞它旋轉的行星會被其它恆星吸走。也就是說,地方小部落會在各個政權之間來回搖擺,所以東南亞各個王國的疆土始終在不斷變化。統治不穩定一直是東南亞歷史的常態。古代東南亞的這種政治模式在史學界有個專門的名字,叫“曼陀羅”體系。“曼陀羅”就是“圓”或“中心”的意思。

東南亞地區有很多“曼陀羅”類型的文明,挨個兒講一遍,四五百頁的篇幅肯定不夠。所以,這本書就把吳哥王朝當作一個案例,通過介紹吳哥王朝歷史,為我們打開一扇瞭解東南亞古代政權基本特徵的窗戶。

不過,這種類型的文明在東南亞不只吳哥王朝一個。越南、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都有很多類似的文明。作者為什麼特別選了吳哥王朝,重點介紹呢?

最後,我們就從這本書的主角,“吳哥王朝”方面來找找答案。

既然要找一個代表性的樣本,通過介紹它來介紹東南亞,那這個樣本最好是相對完整的。恰好,吳哥文明就符合這個特徵。前面提到過,吳哥王朝存在了六百年,面積最大的時候達到一百萬平方公里,大致相當於兩個四川省。這樣個頭比較大,存在時間比較長的文明體,顯然是個很不錯的樣本。

樣本只是完整就夠了嗎?吳哥王朝除了能夠反映東南亞古代政權的共性,更重要的是,它還有很多我們無法忽視的個性。這是我們不得不重視它的原因。

我隨便給你說幾條,吳哥王朝是東南亞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這裡不需要加“之一”兩個字。吳哥王朝還給我們留下了規模龐大的世界級的歷史奇蹟。只是在1992年一年,吳哥地區就有九十九處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另外,

吳哥王朝的都城面積大得出奇,達到了1000平方公里。這是什麼概念?今天的紐約市只有780平方公里。要知道,吳哥城可是一千年前建造的。這個世界紀錄,直到19世紀,才被兩次工業革命後的倫敦打破。

吳哥王朝不僅有巨大的都城,還有讓人歎為觀止的建築工程。東南亞地區氣候分旱季和雨季,一年之內降水量有明顯變化。為了調節水量,維持農業生產,吳哥王朝歷代統治者都在努力做一件事,就是組織修建一種叫“巴萊”的東西。“巴萊”是什麼?翻譯過來是大蓄水池的意思。

既然是“大蓄水池”,它有多大呢?舉個例子,吳哥城中有一座名為“西巴萊”的大水池,當然今天已經面目全非了。為了搞清楚這個池子有多大,我請教了孫來臣教授。他跟我講,幾年前,美國的NASA參與了吳哥古城的勘探測量工作。通過使用“激光雷達”技術,計算出了西巴萊的面積。作為一個蓄水池,它的面積竟然達到1600公頃,這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2240個標準足球場,或者是六個頤和園的昆明湖那麼大。

熟悉歷史的朋友可能聽過一個故事,當初大清王室為了修建頤和園,不顧反對挪用了北洋水師建設海軍的軍費。後來,裝備很差的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被重創,清朝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後人就常常拿修建頤和園來說事兒。你看修一個園子就把大清折騰得夠嗆。比頤和園昆明湖大五六倍的西巴萊可是在八百年前修的。而且,吳哥王朝可不止這一個蓄水池。

我們知道,大規模的建築工程,意味著高度發達的政治文明。因為一個政治文明只有發展到相當高的程度,統治者才能掌握足夠的財力、人力去大興土木。看一下古代中國的萬里長城、古代印度的泰姬陵,就可以想象,這麼龐大的吳哥遺蹟背後,曾經有一個多麼繁榮的文明。

你看,石澤良昭重點講述吳哥王朝,不僅因為這是他的專長,還因為,吳哥王朝是個完整的案例。通過介紹它,可以打開一個瞭解東南亞古代文明的窗口。當然,更重要的是,吳哥王朝是東南亞歷史上最強大王朝,遺蹟背後輝煌的歷史和神秘的傳說,吸引著每個人去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