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評價與自主招生異同大梳理

綜合評價與自主招生異同大梳理

綜合評價與自主招生都屬於高校選拔人才的特殊手段,同作為高考選拔的輔助手段,因招生流程非常相似,導致眾多家長和考生無法區分兩者之間的區別。比如很多家長都聽說的清華大學領軍計劃、北京大學博雅計劃,都是屬於“綜合評價招生”,而不是普通的自主招生。下面就針對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的異同做詳細梳理:

(一)相同點:

1.都是高校選拔人才的一中特殊招生手段;

自主招生以及綜合評價都屬於自主招生體系中的兩種手段,都是高考制度的一種輔助手段,都是在高考的基礎上通過高校測評結果,考生只要通過高校初審測評,都能從這兩種招生方式種獲得一定的優惠政策,

來給高考上一個雙保險。

2.考核方式大致的都相同;

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考核方式大致相同,都要先參加高考。考生在陽光高考平臺或高校官網報名,初審通過後,考生需要參加高校組織的筆試和麵試。而且部分高校將綜合評價招生與自主招生一起考核,有的高校則單獨考核。

3.報考時間流程相似;

兩者報考流程與報考時間節點大致相同,自主招生可能會稍微提前一點,不過兩種方式的測試時間基本同期。


綜合評價與自主招生異同大梳理


綜合評價與自主招生異同大梳理


4.互相都沒有院校限報規定;

自主招生院校限報數量僅針對自主招生,不針對綜合評價。大多數高校是可以兼報綜合評價與自主招生的,當然,也存在少部分高校要求不可兼報,具體需參見院校綜合評價招生簡章。同樣,對於自主招生與高校專項計劃,如果招生高校沒有限制,且時間不衝突,可以同時參加。

5.對考生個人素質以及規劃發展都有很大幫助;

兩種招生方式都經過筆試面試等考核項目,這些項目涉及到的知識儲備和基本素養都比較廣,因此考生提前儲備了這些知識,有利於提升自己的個人素養和知識面。而且考生需要提前對目標高校、專業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同時更將有機會和名校專家進行直接溝通交流,對今後考生規劃及發展有極大作用。

6.對於競賽都比較認可;

兩種招生方式的報考條件都對綜合素質有要求,除了個人成績外也都認可競賽成績。

(二)不同點:

1.錄取標準不同;

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都是高校招收優秀學員的一種方式,最大的區別就是,通過自主招生的優秀學生可以享受相應的降分錄取優惠,而參加綜合評價招生,高校會將考生的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評價測試成績、學業水平成績按一定比例折算,擇優錄取。

2.招生報考側重點不同;

自主招生招收的主要對象是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一般來說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可細劃分為以下3類:

(1)高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秀、品學兼優、綜合實力強或取得優秀榮譽稱號的的高三畢業生;

(2)在一定領域具有學科特長,在各類比賽及競賽中獲得獎勵的考生;

(3)高中階段在科技創新、發明方面有突出表現並獲得獎勵的考生。

綜合評價側重選拔綜合素質全面、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例如,2019年北大“博雅計劃”選拔的硬性指標是基礎學業成績,簡章要求學業成績突出、基礎學業成績原則上應位居全年級前1%以內(文理科類分列)。清華“領軍計劃”的要求也是綜合成績排在年級前列。綜合評價各高校的報考條件有所不同,根據往年情況來看,大致包括以下幾種:

(1)對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有所要求。這一要求普遍體現於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招生範圍面向本省的高校。

(2)對高考成績有所要求。

(3)對社會實踐活動或社區服務有所要求,這類高校較少,且大部分屬山東地區。

3.招考院校名單不同;

自主招生資格院校名單與高校專項計劃院校名單一致,包含95所。但歷年來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東北林業大學五所學校均未開展自主招生。

因綜合評價僅對部分省份實施,且每年有新的高校參與這種招生試點,家長和考生可以參考2018年綜合評價招生高校情況。

溫馨提示:點擊可查看具體自主招生院校名單以及部分重點高校綜合評價招生情況一覽表

4.報考條件不同;

綜合評價的招生條件有別於對各種獎項設有嚴格限制的自主招生,側重考生綜合素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