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汽車銷售公司利潤不夠,直接給車加價就行了,為什麼要弄其他明目收費?

藍楓落葉


簡單說說我的個人看法。這其實是銷售中的一個潛規則,它是利用消費者對於某種消費品的購買需求額外收錢,它有個通俗的說法叫“亂收費”。





既然是胡亂收的費用,那麼無論產品賣多少錢,這比費用都是額外的部分,由相關人員瓜分了,我相信沒有人會嫌錢太多了不收。在本次奔馳事件中女車主就遭遇到了亂收費問題,因為奔馳總部有金融服務機構資質,利之星就可以打著這塊招牌收取費用,無論車賣多少錢,只要收到了所謂的“金融按揭服務費”,並且不開具發票,錢當然是銷售和相關人員全部分了。但我在這裡要補充一句,正規的金融服務費用是存在的,有正式發票。


為何這種現象不能杜絕?

從奔馳事件可以看出,首先是因為4S店違規操作,事先沒有告知車主有這樣一筆費用,在收取了車費後後才告訴你有這麼一項費用存在,不付不能提車,迫於壓力只能付款。其次是車主為了儘快提車不願意再糾纏,而且費用也能接受一般就給付款了。我想如果這次奔馳車不漏油事情沒這麼大,估計這個費用也就認了。

所以給車加價是老闆和企業賺了,收取金融服務費是銷售自己賺了,如果你是銷售你如何選擇?



深藍月華


對於這個問題簡單的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喜歡的親人們勿噴

同樣一輛車,我比其它店貴2000元,你會買嗎?4s店想賣車是很艱難的。別說汽車了,菜市場我比別人1斤貴1毛都不一定賣的出去,不要大家想的這麼容易。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競爭激勵

競品競爭:縱觀中國汽車市場,整體處於下滑趨勢,各品牌為爭奪市場份額,加大促銷力度,競爭激勵。

本品競爭:許多城市同時擁有好幾家同品4s店,這些店有可能不屬於一個集團或老闆,線索有限競爭也十分激烈。

第二:客戶都比較精明

現在信息比較發達,客戶在網上都可以收到許多4s店的銷售電話,價格對比成為常態,許多客戶會說,我在某某店看過了,優惠是多少多少,如果你們店在優惠多少,我就在這裡購車。本來就是狼多肉少,為了不流失客戶只能打價格戰。我高賣給你,你會在我店買嗎?

第三:店內盈利指標

集團或老闆給予店內盈利目標,畢竟開店也不是慈善機構,還要養著員工,賣車不賺錢,只能通過其它方面就行彌補,例如金融服務費,汽車裝潢,保險等等,要不怎麼向老闆交代。或許幹不了幾個月總經理就拜拜了。

總結一下,車不賺錢,直接加錢把車價提高是行不通的,只能潛移默化的通過客戶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彌補。所以就出現了金融服務這一說。有的朋友可能也算了一筆賬目,我要是貸款多少萬,2年或3年免息,可能省的錢比金融服務費要多,大不了就當利息了,能夠接受,直接就交了。所以沒有發生很大的矛盾。


klingc


為什麼車企說沒利潤,就信,老百姓說車價太高,說車企亂收費就沒人信


AAA雄大建材


歷史遺留問題,汽車銷售和最初的房產銷售一樣絕大多數人無力購買,房子就出臺了按揭貸款,卵並然汽車隨後跟入,但汽車風險較大,最終4s與保險及銀行共同出臺了此項規定,以前個人貸款買車不知從何入手,4s店便出臺了服務費,


塵埃82414


車價是車企定的,經銷商可以多收費,但不能漲價,這是規矩


閃光的物業費


主要就是不想消費者能一眼對比出價格高低,玩套路越複雜越容易賺錢


KG21571


裸車價低與友商比起來顯得更有競爭力,稅也少交


123來啊


低價旅遊團,必有強迫購物。

低價引誘,連環套,一步一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