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的5大学问,看看这些年你的中药是不是都白喝了?

看完中医,你最怕的是什么?

吃药还是煎药

对于小铁这种不怕吃药怕干活的人来说,

最怕的就是煎药了!

每次拿着一包包的中药回家,

便会莫名的感觉心好累~

吃西药——用水送服即可,

吃中药——煎几个小时能喝上,

但俗话说的好:西药治标,中药治本。

今儿个,小铁就跟大家聊聊煎药那点事儿,

麻溜的搬着小板凳坐好,认真听讲!

1.煎药学问之一——“煎前要浸泡”

煎药的5大学问,看看这些年你的中药是不是都白喝了?

我们买回来的中药,多数是干燥品,在煎前,这些干燥的中药是需要浸泡的,浸泡后药材会变软,并且利于在煎药时药效的浸出。

建议浸泡时间:

花、叶、茎类的中药材:浸泡1个小时左右

根、果实类的中药材:浸泡2-3个小时

「小铁碎碎念」

时间过长过短都无效,拿准时间最重要!

2.煎药学问之二——“煎药之皿”

煎药的5大学问,看看这些年你的中药是不是都白喝了?

梁代著名医药家陶弘景说:“温汤勿用铁器”;李时珍说:“煎药并忌铜铁器,宜银器瓦罐”,这是因为铜铁器能与许多中草药复杂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变化,而不锈钢锅传热太快,煎药时要经常搅拌,否则药材黏在锅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糊锅,所以煎药以砂锅、陶器、瓦罐最佳。

裴医堂中医选用砂锅为煎药的唯一器皿。砂锅的最大特点是稳定,具有“熬药不变性,煎药不变味”的美誉,不和药里面的成分产生化学变化,而且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出的药液性质稳定。最后用现代化的制袋机进行分装。

建议器皿的选择:

首选:砂锅、陶器、瓦罐

次选:不锈钢锅、玻璃煎器

不能选:铁锅、铜锅

「小铁碎碎念」

金锅银锅,不如适合煎药的砂锅!

3.煎药学问之三——“煎药加水量”

煎药的5大学问,看看这些年你的中药是不是都白喝了?

煎药时加多少水可是个大学问!水加少了,药材会煎煮不到位,有效成分难浸出;水加多了,煎煮出来的药液多,病人喝起来也不方便。此外,张仲景《伤寒论》中用以煎煮中药的溶媒很多,如水、清酒、苦酒等,不同的煎药溶媒因其性质各异,具有不同的功效,选用是否合理对汤剂疗效的发挥具有一定影响,但更多的是用水。

建议加水量:

第一次煎煮: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为宜

第二次煎煮: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宜

「小铁碎碎念」

加水多少学问大,切莫认为水多好!

4.煎药学问之四——“煎煮的火候”

煎药的5大学问,看看这些年你的中药是不是都白喝了?

《伤寒论》中提到,药物的煎煮法是以提高疗效为前提综合考虑,辨证施治,丰富而灵活。同一味药物,由于病症不同或同一病症而所处的阶段不同,轻重缓急有别,煎煮法亦殊。煎煮中药很讲究火候,也就是说很注意煎药火力及煎药时间的长短,火候的掌握也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如果煎药时“火候”过强,锅中的水分会加速蒸发,不但会影响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还会出现糊锅的现象哦!反之,“火候”弱,不但煎煮的时间会延长,还会影响药效。

建议煎药火候:

▲一般在未沸腾前用武火(强火),沸腾后改用文火(弱火),让锅中保持在微沸的状态,一方面降低水分的蒸发速度,一方面还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小铁碎碎念」

武火文火不单一,来回切换才合理!

5.煎药学问之五——“煎煮时间及留取药液量”

煎药的5大学问,看看这些年你的中药是不是都白喝了?

根据疾病和药材性质的不同,煎煮时间也会有差异。

一般第一煎时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需30-4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由此可见,煎煮不一样的药材或针对不一样的病症,在煎药的用时上也是颇有讲究的,当煎煮时间过长或过短时,都可能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

建议留取药液量:

(注:这里的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

成人取:400-600ml

儿童取:200-300ml

「小铁碎碎念」

煎煮监督不马虎,药量留取有讲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