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低效會議毀了你的效率

今天和大家聊聊“開會”。

從工作到現在,我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會議不下百場,其中大部分都是為了開會而開會,並沒有解決實質問題,還浪費時間。

我把這些會議統稱為“低效會議”。

低效會議的危害就不細說了,職場上的各位一定都有痛苦領悟。什麼正經事5分鐘開個會2小時,白天全開會晚上才做事,插科打諢戲謔發呆就是不講正題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低效會議現象。

我深受其害多年,所以今天集中爆發一下。但我不吐槽不抱怨,單就這個現象,聊一些提升開會效率的方法,希望對正在開會或準備開會或打死也不想去開會的你,有一點啟示。

需要說明的是,今天的文章圍繞職場會議中最多的一種會議:討論型會議,來進行分享。所以像那種只用聽話不用議論的會議(例如領導宣佈重要信息),我們就不說了。

下面進入正文。

如何避免低效會議?4條心得,我一一來分享:

一、明確會議主題

99%的無效會議,都是因為主題不明。就好像你開頭方向就走錯了,下面所有的討論都是浪費時間。

好的會議主題有一個重要特徵,聚焦。

既不要總結概括,更不能泛泛而談,而是聚焦在一件具體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上進行討論。

什麼叫泛泛而談?“公司5年戰略規劃”,“3年長期發展”,這種主題不可能通過一次會議就得出答案。相反這種會議容易讓大家沒有邊界地進行討論,反而浪費時間。

那麼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呢?很簡單,拆分。

即,把這些大而空的主題,拆分成一個個明確的小主題,然後分多次會議來討論。

比如“公司5年戰略規劃”,就可以拆分如下:

1. 產品研發戰略。

2. 市場營銷戰略。

3. 渠道鋪設戰略。

4. 人才建設戰略。

拆分之後還可以再拆分,比如“產品研發戰略”就可以分成:

1. 消費者趨勢變遷研究。

2. 新產品研發方向探討。

3. 研發預算規劃。

會議主題越具體,參會人員就會越聚焦。

記住,不要為了開會而開會。開會的目的是解決特定的問題。

那麼如何保證會議過程中大家都能按照主題進行討論呢?

最簡單也是最實用的方法,就是把會議主題用超大加粗字體寫在會議室的黑板上。

什麼?沒有黑板?那就打在PPT裡然後投影出來,時刻讓所有人都看到。

簡潔,高效,不逼逼。

別讓低效會議毀了你的效率

二、選對參會人員

開會絕不是人越多越好。

很多人覺得頭腦風暴,集思廣益是一種高效產出思路的好方法。但實際情況卻是人越多,能想出的好點子越少。

國外有一項研究表明,開會人數超過8人會議效率就會直線下降。最佳人數是5-7人。

人太少,意見不充分,思路不開闊;人太多,每個人發言的機會就被壓縮,最終導致一些人開始偷懶,並寄希望於其他人的發言。

《烏合之眾》裡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人一旦到了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這話放在“開會”上再適合不過。

會議上一旦出現一個喜歡錶達自我的“意見領袖”,且先不論他說的正確與否,很多人下意識就會被他的思路帶著走,並懶於思考。

即使有少數持不同意見的人,也會因為“沉默大多數”的存在,放棄對自我觀點的捍衛,去換取那份表面上的和平。且參會人數越多,這種和平的意義就顯得越重要,甚至超過了會議目的本身。

比如很多公司喜歡由老闆拉著大家開大會。這時如果碰到一個喜歡發言的老闆,那基本上就是他的獨角戲。

如果會議目的是宣佈信息或分配任務,那尚可理解。但如果開會是為了討論問題,那簡直就是災難。

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沒有人敢公開反對老闆的意見。對於老闆而言,這同樣也是一個危害,因為沒人敢冒死諫言,也就不可能有逆耳忠言。

這種會開到最後,很容易演變成“派系站隊”,從而偏離了最初的目的。

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會議效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