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醫生的日常:真不是“打一針就完事了”!

昨天跟同事A、B聊天,他們吐槽最近又碰到一波人對他們的工作評價是“不就打一針就完事了嗎”,然後A強調這個想法太普遍(其實我知道他的潛臺詞是我們沒有這麼low)。

為了安慰他我說,其實這也難怪,我們的職業稱呼本身就給人帶來了認識偏差,和“骨科醫生”、“腫瘤科醫生”等不一樣的是,“麻醉醫生”這四個字沒有完全涵蓋它的工作性質。

  • 有多少人知道我們不僅是給點止疼藥,還要管理手術中的生命狀態?又有多少人知道院內患者的搶救是我們衝鋒陷陣?

所以這怪不得患者,當然也怪不得命名的前輩。畢竟“我們”在上百年前誕生的初衷,就是讓患者無痛地完成手術。

但隨著麻醉的發展和機體病理生理機制的探究,保障生命安全這點顯得尤為重要。

  • 一方面因為麻醉藥物對人體機能有短暫影響,需要我們學習和利用其他方法、藥物來予以調控以保證機體處於相對穩定狀態;

  • 另一方面由於手術的危險性和患者病情的複雜程度不一,對麻醉醫生的工作也就提出了更多要求和挑戰。

現在,就跟著我一起走進手術室看看他們的工作環境吧:

可能很多人心中手術室是這樣的↓

麻醉醫生的日常:真不是“打一針就完事了”!

但其實是這樣的↓

麻醉醫生的日常:真不是“打一針就完事了”!

沒錯,並不是你想象的空曠之地,那樣的地方只能做個局麻小手術,而圖二才能完成一臺普通的全麻手術(心外手術更復雜),其中手術檯是外科醫生的範圍,而前方的機器連同監護儀、吸引器和各種管路連接的區域是麻醉醫生負責的地方。

是的,光想象一下就知道not so easy。

好了,一名手術室內的麻醉醫生的日常究竟是怎樣?(同時揭秘全麻全過程)

手術前一日:

他們會走到患者病床旁瞭解病情,包括閱讀病歷、詢問病史、必要的體格檢查,然後交待麻醉風險等。

其次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包括麻醉方法、藥物、監測和預防措施等。

手術當天:

  • 先檢查麻醉設備、監護設備(上面的第二張圖)以及藥物的安全性和使用性,然後按照昨天制定的方案抽藥,備好麻醉器具。

  • 患者入手術室後,建立必要的生命體徵監測,同時護士扎輸液針以建立靜脈通路。

  • 待一切就緒後,給予面罩吸氧(此時一般為患者的記憶斷點),然後從靜脈通路里給麻醉藥,待患者睡著後進行氣管插管,連接到麻醉機,由麻醉機持續給患者送氧(所以全麻時患者沒有自主呼吸,由機器替代,其呼吸頻率和吸氧濃度等由麻醉醫生根據病人情況設定)。

  • 術中麻醉方法可改為經呼吸道的吸入麻醉或是繼續靜脈麻醉,亦或是二者結合使用。

  • 期間麻醉醫生根據病人麻醉深度、手術進程以及血壓心率等生命指標變化來調整麻醉藥和血管活性藥的使用,同時把控輸血輸液的量和種類。

  • 待手術接近尾聲,逐漸減淺麻醉,直到手術結束時病人清醒、能有力地自主呼吸,排除誤吸等危險因素,再將嘴裡的氣管插管拔出(這時患者會聽到有人大聲喊你名字,請務必配合醫生完成呼吸、握手等指令完成拔管),之後觀察生命體徵穩定後可以送返病房。

以上為大多數成年人的全麻過程,小兒、危重患者或需要送到術後恢復室的患者其過程略有不同。

手術後幾日:

麻醉醫生會訪視患者以瞭解術後恢復情況,並且針對出現的麻醉相關併發症進行處理。

這就是他們在手術室的狀態↓

麻醉醫生的日常:真不是“打一針就完事了”!

合格的麻醉醫生是一個“眼觀八方的多面手”,不僅要兼顧監護儀上血壓心率等指標、麻醉機的呼吸參數、藥物濃度、腦電指數、尿量出血量等,還要對出現的緊急情況當機立斷地做出最佳臨床決策。

隨著科技的發展,監護儀貌似充當了我們的眼睛,麻醉機也延伸了我們的手臂,但完全依賴醫療設備永遠是醫療界的大忌,所以優秀的麻醉醫生除了讀懂這些輔助指標,還要根據患者其他體徵進行判斷,做到了然於胸,然後對症下藥。

以上是手術室內麻醉醫生的工作日常,其他還有手術室外速度與激情、夜班風雲、搶救黃金檔等小故事……感興趣的話以後再聊。

回到這個故事的開始,同事A當時皺著眉頭望了望花板,我猜他的內心獨白是:十年學醫路,七年內外婦;三載勤打雜,又復二餘年;不求待我如初戀,但求不虐千百遍。我說行了老A,我寫一寫,不一定多少人看,但相信總會有人在求知的同時輸出理解與信任。

本文作者:杜薇,瀋陽軍區總醫院麻醉科醫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