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攪動疫苗“暗流”

互聯網攪動疫苗“暗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錦鯉財經

或許是後疫情時代留在人們心頭的烏雲還遲遲未散,健康問題總是時刻牽動著每個人神經末梢,稍不留神便是杯弓蛇影,杞人憂天。

最直觀的一點體現在疫苗接種上。不得不承認,從前國人對於疫苗的態度始終不冷不熱,以最常見的流感疫苗為例,穀雨數據調查顯示:我國平均每年有超過8.8萬人死於流感相關類疾病,但國內的流感疫苗接種率僅為2%左右,而歐美髮達國家的接種率則為60%~70%。

今年的境遇卻有所不同,無論是普通的流感疫苗還是HPV類,各種疫苗總是一針難求。據悉,今年到現在為止,流感疫苗簽發到了3000多萬人份,到下個月流感季來臨前,估計將達到5000萬人份;九價HPV疫苗排隊戰線能拉長至一年,中籤率不足3%,供不應求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兩年之久。

目前,國內疫苗巨頭企業在2020年的股價上漲超過90%,預計營收高達20多億。去年六家企業共生產流感疫苗約3078.42萬支,相比2018年增加了90.6%。

值得一提的是,這股“疫苗熱”不出意外地引起了互聯網的興趣,不僅催生出龐大的線上代搶生意,甚至還惹來不少電商平臺(如拼多多)的青睞,能否解決一針難求的問題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疫苗風雲大概會愈演愈烈。

有網紅色號也有網紅疫苗

家住臨沂的李芹在今年24歲生日時給自己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身份的朋友現在都在搶著預約HPV疫苗,我家附近的醫院根本搶不到,別說九價了,就連四價都一針難求,我已經預約了青島一家醫院接種,算是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抵達青島順利接種完後,李芹特意發了條朋友圈,來慶祝自己成功搶到這款“網紅”疫苗。不得不說,這種畫面看上去頗為眼熟,搶到疫苗的興奮程度堪比搶到爆款口紅包包。

互聯網攪動疫苗“暗流”

環顧周圍,HPV儼然成了新一代“網紅爆款”。

在小紅書上,搜索關鍵詞“疫苗”的相關筆記超過20萬篇,其中HPV筆記約為7萬篇,不少博主曬出自己的預約攻略,點贊量輕易破萬。此前,“丁香醫生”發佈科普HPV的文章,短短一天之內,閱讀量高達10萬。

一種潮流總會在無意識中拉動整個消費鏈,諸如不瘋魔不成活的炒鞋、盲盒、漢服等等,作為疫苗的HPV似乎有同樣的境遇,網絡上的接種狂歡在某種程度上為日後的“一針難求”埋下了伏筆。

中泰證券數據顯示,HPV疫苗在2019年已經成長為中國首個銷售額超過百億元的疫苗大類。事實上,任何一種消費被網絡趨勢所裹挾時都會或多或少地遭人詬病,尤其是疫苗天然自帶特殊性,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當國人普遍對疫苗接種過於冷漠時,網絡造勢未必只是件壞事。

這種說法並非主觀臆斷,早在2015年,香港HPV疫苗開展補貼計劃時就曾利用“明星效應”試圖打開公眾接受度,鄧紫棋、蔡卓妍、鄭伊健等人均在其列。效果立竿見影,此後香港HPV接種者大幅度增加,要知道,2006年至2014年,這漫長的時間段裡香港女性接種HPV的人數大約只有8.85%。

無獨有偶,2019年,美國老牌醫藥銷售集團Walgreens邀請了數名社交媒體網紅加入他們“流感疫苗數字宣傳”。醫療集團Kaiser Permanente與PGP合作時,PGP和120位網紅展開合作,後續調查發現,目標地區顯示出對流感疫苗的消極態度明顯下降,網紅博主們有關疫苗的動態評論中,有93%是正面評論。

毫無疑問,網絡熱度或多或少地消除著公眾對疫苗的牴觸心理,從冷漠到迎合的態度轉變給公共衛生構建藍圖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資本市場向來“事出反常必有妖”,疫苗需求的高居不下給了那些前赴後繼的灰色生意愛好者無限的容身之地。

明明一針難求,為何電商平臺仍有“餘糧”?

2019年4月份,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自己在海南某醫院注射的九價HPV疫苗被認定為假疫苗。這起見怪不怪的假疫苗風波再次在公眾心理拉起警戒線,與此同時,事故中涉案醫院所觸及的走私、造假等灰色地帶也成為疫苗火爆背後最危險的雷區之一。

據悉,在內地疫苗缺口日漸增大的局勢下,就連旅遊業也不忘來借一把東風,給走私提供可趁之機不說,例如“疫苗接種旅行”、“境外接種中介”之類的玩法更是屢試不爽。根據公開報道,僅在2017年就有三起HPV疫苗旅客走私事件。

眼見各路勢力都在見利起意,蠢蠢欲動。公眾被真假疫苗嚇得亂了陣腳,擔憂之餘更是著急,此時消費熱潮中的黃牛通病便趁勢而起。目前,國內的疫苗接種盤活了一個龐大的代搶黃牛生意,正所謂“黃牛或許會遲到,但永遠都不會缺席”。

據瞭解,儘管目前的代搶費在1000到2000不等,甚至有些成倍翻漲,但不少人會欣然接受代搶,因為除了時間成本小以外,數千塊錢的代搶費遠比出境接種或者來歷不明的疫苗要划算得多。

代搶生意如此好做,足可見小小一針疫苗有多難得。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疫苗這廂一針難求,公眾不吝金錢也未必如願以償,而那廂的電商平臺卻似乎“庫存充盈”。

以“拼多多”為例,10月份,拼多多上線流感疫苗預約功能,地區範圍輻射約有30多個城市,並宣稱平臺多為“現貨疫苗”。實際上,這並不是拼多多第一次做疫苗生意。早在今年的4月份跟5月份,拼多多就曾先後三次以秒殺形式上線HPV疫苗。

當然,不止拼多多,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也不乏提供流感疫苗預約服務的商家。如此問題便來了,明明是一針難求,為何電商平臺看起來“餘糧”頗多?

尤其是拼多多,僅在2020年上半年的疫苗搶購活動就超過三次,儘管平臺對“現貨”來源有過解釋,依然沖淡不了外界的疑惑與猜測。有業內人士分析,電商平臺上的現貨疫苗極有可能是黃牛轉手疫苗,暫且不論這種推斷是否能夠成立,平臺現貨之說往往就容易引起爭議。

互聯網攪動疫苗“暗流”

在拼多多搜索關鍵字“HPV”,會出來不計其數的商品推薦,但多數都只是提供預約服務,京東與淘寶也是如此。以某銷量為1.3萬的疫苗預約服務為例,商品頁面上赫然標註著“預約服務非現貨,介意勿拍”。

此外,一出出假疫苗風波將無數公眾變成了“驚弓之鳥”。10月20日,韓國再次發生流感疫苗致死事件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美國“反疫苗”抗議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消費者能否接受拼單疫苗還有待商榷。

在社交平臺上,有網友直言“它敢上,你敢拼嗎?”也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電商平臺上的疫苗接種醫院多數都是民營醫院或體檢中心,不知道會不會有莆田系醫院……”種種跡象無一不在暗示著公眾對拼單疫苗的擔憂。

疫苗“反哺”互聯網?

如果說互聯網在某種程度上化解了疫苗被公眾冷落的尷尬,那麼反過來,疫苗也在“反哺”互聯網。

根據智研諮詢發佈的數據來看,國內的疫苗市場近年來持續擴大,預計在2030年總規模將突破116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0.9%。儘管現在距離千億市場還有十年之久,但資本的動作似乎有些迫不及待了。

疫苗冷鏈運輸這塊蛋糕就頗為誘人。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醫藥冷鏈銷售額達3395.03億元,同比增長20.1%;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預測,至2020年,我國醫藥冷鏈銷售額將突破4000億元,其中,疫苗佔醫藥冷鏈市場份額高達13%。

2020年1月份,順豐醫藥與某疫苗企業建立“深圳疫苗倉儲項目”;與此同時,京東冷鏈在今年上半年上線醫藥冷鏈產品。儘管這是一場物流行業的狂歡,但實際上,疫苗冷鏈市場存在明顯的“馬太效應”,據悉,目前我國主要的疫苗物流配送企業是國藥、上藥、華潤、九州通等醫藥物流龍頭。

今年上半年,九州通營業收入513.49億元,同比增長6.03%。淨利潤為12.5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9.39%;國藥控股三季度報告中披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76億元,同比增長4.77%。

很明顯,在這片市場上,京東、順豐甚至未來的三通一達,無論哪家都應該有“虎落平陽”的危機感。

除了物流運輸,疫苗預約這條賽道也儼然已成擁擠之勢。2020年9月份,阿里健康與科興控股達成合作,據悉,阿里健康將涉足疫苗在線預約、疫苗全流程追溯、疫苗接種後健康狀況隨訪、疫苗科普教育等多個領域。

巨頭入局肯定不會是阿里一家獨大,據瞭解,京東健康、百度健康也趕來分食一杯羹。“天眼查”顯示與疫苗預約相關的企業共有29家,“小豆苗”、“育苗通”以及“約苗”等平臺在市場上已經混了個“臉熟”。

以“約苗”為例,自2017年7月作為微信公眾號上線,數據顯示已完成疫苗接種預約30萬+劑次、接受疫苗相關諮詢300萬+人次, 用戶超過400萬。

回望互聯網的各個角落,黃牛代搶充當中間商無所不在,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電商預約服務也在異軍突起,疫苗難求的戲碼愈演愈烈,不知雙方狹路相逢會是怎樣一場較量呢?

【鈦媒體作者介紹:錦鯉財經,深度有趣好運氣,公眾號:jinlifin。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