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一次看見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張強丨文圖

彭陽的杏花謝了,

崖畔上的老毛桃花開了。

春來勃發,大地生動,

我在彭陽看見了什麼,請跟我來!

點擊音頻收聽一支曲:《我愛彭陽杏花美》

權錦虎作詞、鄧寧東作曲、張韜演唱

小小序

4月14日到17日,我在彭陽蹲點,關注的是脫貧攻堅中的幹部和群眾,改善生態環境中的壯舉和作為,一方黃土地上的變化和風尚。

初來乍到,在縣委書記辦公室,趙曉東幾分鐘就把全縣今年重點工作講清楚了。在常委、宣傳部長辦公室,馬寧幾句話就定好了點。帶我們下鄉的是宣傳部幹事王宇,他思路清晰,長相帥氣,越跑越精神。彭陽幹部的紮實作風,從他們的精氣神中就能感受到。兩個字,靠譜!

彭陽的杏花謝了,崖畔上的老毛桃花開了。春來勃發,大地生動,我在彭陽看見了什麼,請跟我來!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黃土彭陽:看上去像油畫,幹起來很苦焦。

0 1 “領頭雁”乾的都是實在活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白陽鎮玉窪村村主任

賈廷民

白陽鎮玉窪村村主任賈廷民,當年讀完寧夏糧食學校後,沒趕上分配的末班車,就接著考到無錫的江南大學輕工學院,學棉紡機械與工藝專業。他是農村長大的,總覺得農村廣闊天地才能夠實現人生夢想,2013年底回到村裡競選村主任,成了。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七年了,有文化的村主任賈廷民,乾的就是與眾不同,總是以現代管理者的角色和方法,破解脫貧攻堅中的道道難題。

他說,自個兒要幹起來,還要會幹,還要幹成,幹不成在村裡說話沒人聽、幹事沒人跟。

2018年起,賈廷民籌資300多萬元,挑頭辦起窯洞民俗賓館,村民有的人當上服務員,有的當上了廚師,有的當上了清潔工。窯洞民俗賓館,還被共青團固原市委員會、固原市青年聯合會瞄上了,今年四月底將舉辦“彭陽單身青年——金雞坪梯田公園大型聯誼會”,聯誼會的餐飲等服務保障,就是窯洞民俗賓館提供,賈廷民還是這次活動的組織承辦人呢。

0 2 鄭小義說“四個億”沒麻達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紅河鎮黨委書記

鄭小義

鄭小義,今年50歲,是紅河鎮黨委書記。紅河鎮條件好,是彭陽的“天心地膽”,這些年,各種收成都好得很。

鄭小義說,今年我們的目標是收入四億元:圈裡養一個億(牛),棚裡種一個億(菜),地裡栽一個億(果),勞務輸出一個億(務工)。我說能實現嗎,鄭小義說沒麻達。站在上千畝的林果試驗園,鄭小義介紹“果一億”時自信滿滿。他說,紅河鎮百分之六十的農戶以種植水果為主,水果中又以煙臺紅富士主打,比靜寧的還好吃。鄭小義腳下的青草長得好,我們問是啥草,他說是引進的美國黑草。栽的煙臺蘋果,種的美國黑草,厲害了,紅河人!鄭小義說,還有陝西的櫻桃柿子,甘肅的仙桃大梅李。

鄭小義來了勁,非要把我們帶到山頂上看果樹。我們驅車繞行,很快到了山頂。哇,自來水都引上來了,山樑山坡都整修成果地了。鄭小義說,春季栽樹,秋就收穫,八九月你們來,山上吹吹風,摘果子吃,我們說好呀好呀,沒麻達。

0 3 不要把老王虧待了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高岔村春季植村造林現場

在孟塬鄉高岔村春季植村造林現場,看見揮汗勞作的十幾位村民,令人有心疼的感受。有的背運樹苗,有的揮鍁栽樹,他們這樣苦幹一天,平均每人挖坑栽樹三十株,獲得補貼二百元。我們問他們乾糧帶足了沒,說帶足了,我們問帶沒帶熟肉吃,他們哈哈大笑,說哪有那麼美呢,咋還能吃上肉呢,瓶裝水倒是不限量,盡飽喝。我給每一個人都拍了照,一個叫黃帥的村民調侃說,老王還沒給拍呢,不能把老王虧待了。我就給他倆拍,老王一臉憨笑,黃帥一臉鬼笑。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黃土彭陽,建縣卅載,森林覆蓋率由2.8%增長到如今的28.5%,是靠“一個窩一棵苗”人工栽種出來的。“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在改造山樑、染綠黃土的壯舉中,歷任幹部實幹為先不遺餘力,廣大群眾任勞任怨生生不息。

戰天鬥地,脫貧攻堅,彭陽人把不該下的苦都下了,這些黃土高坡上勞作的身影,讓我想起爬行在黃山臺階上的挑夫、奔波在重慶街頭的“棒棒”。

0 4 楊治剛的“十大碗”盛著未來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白陽鎮玉窪村村民

楊治剛

楊治剛,45歲,白陽鎮玉窪村村民。2012年他投資辦起桃源農家樂,主要做傳統的“彭陽十大碗”。他說,剛開始三年,交學費了,一塊錢也沒賺上。第四年起,熬出來了,路也修通了,人就來了。點贊楊治軍和他的“十大碗”,不光掙到了錢,還擁有了未來!楊治剛說,掙錢不掙錢,教育是關鍵;考上一個大學生,能富一家幾代人;考上一個大學生,家裡多了兩個掙錢人(指考出去的孩子能找上城裡的對象);考上一個大學生,家長說話都帶勁;考上一個大學生,家人不會幹錯事。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我問楊治剛,那你的娃娃在哪裡上學呢,楊治剛說,女兒在銀川育才中學上高三,兒子在彭陽二中讀初二。我說,你家今年要出大學生啦,楊治剛笑著說,女兒想考個師範生將來當老師,我說那就上陝西師大去,他說有點高了有點高了,我說那就考到蘭州去,上西北師範大學去,分數低一些。楊治剛說,你的話我記下了。去年楊治剛收入二十萬,我說你好好掙錢,你兒子將來在大城市上學工作,把買房的錢掙夠,楊治剛說,就這麼想著呢。

0 5 每一孔崖窯裡都有一頁脫貧史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崖窯遺址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彭陽縣許多鄉鎮、村組地名中,都帶有塬、坪、峁、梁、崖、岔等字眼,上世紀改革開放前彭陽的自然風貌,皆是黃土綿延、溝壑起伏,彭陽人祖祖輩輩依崖鑿窯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一孔崖窯,都藏有不屈生命的故事,不是幸福,而是辛酸。上世紀九十年代,還曾發生因山體滑坡,造成崖窯瞬間毀滅、吞噬生命的人間悲劇。

如今,幾乎所有的彭陽人家,都告別了崖窯的居住方式,住上了土木結構、寬敞明亮的磚瓦房。散落於坡頭山樑上的一個個崖窯遺址,飽經風霜,無言無語。

為什麼還能看到顏值更高的青磚窯洞?那都是將原有崖窯用青磚改砌而成,用於對“往日時光”的重溫、獨闢蹊徑的開發利用等。比如,紅河鎮王氏四兄弟分別拿出10萬元積蓄,將當年住過的崖窯改造一新,每家一孔,在逢年過節時歡聚一起住上一回,就是為了找回他們的“清貧少年“”成長氣息”,共同聚集美好家風。還有人投資辦起了“窯洞賓館”,滿足了更多人的懷舊體驗。

悠悠歲月,欲說當年好睏惑,亦真亦幻難取捨。崖窯故事,彭陽獨有,鄉里鄉親,珍重珍存!

0 6 勞作的汗漬和苦幹的身影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勞作的汗漬和苦幹的身影

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奮鬥中,苦幹是彭陽幹部群眾唯一的行動。幾乎所有的彭陽人都能脫口說出14個字:“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年之計在於幹,幹起來是彭陽人唯一的選擇,幹得歡是一方黃土地上的交響!

彭陽的森林覆蓋率,

都是一個樹窩一棵苗栽出來的。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雨水好的年份,崖畔上都長花。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彭陽的山桃山杏花謝了

崖畔上的老毛桃花開了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告別彭陽的時候,下起了細雨。春雨貴如油,這句話在黃土地上更加體現。有雨就有好收成,下苦就有好日子。我在彭陽看見的田,都是發綠的田,我在彭陽看見的人,都是苦幹的人。來去匆匆沒待夠,盛夏時節再相逢。再見,彭陽!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本期監審丨朱岱雲

本期監製丨孫 濱

版面設計丨王 瑞

關注我們

總編紀錄 | 彭陽脫貧攻堅蹲點記

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