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这些文化产业先别急着琢磨“救市”

孙佳山 中国艺术研究院

电影这些文化产业先别急着琢磨“救市”

随着疫情蔓延,我国包括影院在内的实体性文化产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现金流普遍出现问题。数据显示,2020年初至今,有5328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今年前两个月,影院类企业新增不到8000家。全国影院票房几乎归零。大量剧组暂停工作,不少已运作项目从前期剧本创作到后期制作剪辑均有所延缓。大型制作公司都已捉襟见肘,中小型企业和工作室更是面临规模性倒闭风险。

显然,要解决现金断流等现实问题,需要对包括电影业在内的相关文化产业提供一定的金融支持,但同时我们也需保持足够的冷静,充分汲取过去针对文化产业所采取的相关金融政策的经验教训。

电影这些文化产业先别急着琢磨“救市”

首先,“大水漫灌”式的金融扶持政策完全不可取。在疫情之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内部已存在深刻的结构性问题。以电影业为例,我国每年由大小影视制作公司生产出的近千部电影,有80%不能进入院线放映,而进入院线放映的影片中,又只有20%最终能够收回成本。

再以影院为例,当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所有人口聚集区,在3公里范围内,都至少有一家以上的影院,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东部沿海的二线城市的影院密集度则更高,在院线端的这种同质化竞争与产能过剩,已呈现出非常严重的泡沫,直接导致包括偷票房、买票房在内的相关乱象不断滋生。

电影这些文化产业先别急着琢磨“救市”

2016年的《叶问3》事件,就将影视泡沫与金融杠杆的过度撬动所产生出的种种问题,第一次暴露在社会舆论面前。过去“大水漫灌”式的相关金融政策,给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加了很高的杠杆,导致供给侧的产能严重过剩,甚至出现一些极其疯狂的投机行为。一些金融资本为了快速“套现”,宁可造假,也要在诸如二级市场把账做平,以实现“舍小钱挣大钱”的图谋。这些把电影等文化产业产品金融化的做法,在过去几年给我国文化产业带来的负面冲击是相当强烈的。

因此,当前我们尤其应当辩证地看待疫情带给整个产业的冲击,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深入调整我国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所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将过去因为没有充分的时间、空间和良好的行业环境等,迟迟停留在口头上的供给侧改革,这一时代命题真正施展、实行。

电影这些文化产业先别急着琢磨“救市”

如果我国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在停摆期依然无法抓住机遇做出相应调整,难道还要等到相关行业全面复工复产之后吗?只有在包括影片、院线在内的相关供给侧,将产能结构进一步捋顺,形成产业内部的良性循环之后,相关金融扶持政策才有条件“精准扶贫”,否则就只能重复“大水漫灌”式的死循环。

其次,应打破实体院线与视频网站平台二元对立的迷思。到目前为止,我国电影票房真正相对有保障的档期,恐怕只有春节档。虽然暑期档一度也被认为是希望所在,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暑期档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无论如何都不能作为一个严谨的概念。

电影这些文化产业先别急着琢磨“救市”

而去年暑期档的情况也充分说明,如果不是为了“救市”,暑期档这个相对泛化的概念也不可能支撑起整个行业。

今年春节期间电影《囧妈》的线上放映,使舆论一度认为至少对电影的生产和发行方来说,是一个跳脱实体院线结构性矛盾的机会。但事实就是这样残酷,《囧妈》现象是不可持续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线上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市场容量内,并不足以收回高投入大片的成本。

当前任何一部中国电影要想在市场上叫得响,都得至少投入2、3亿元人民币左右。而好莱坞大片如若引进国内,经过所谓的国际分账,在发行上也需投入相当成本。另一方面,从《囧妈》到《大赢家》的上线,归根结底不过是相关公司比较成功的商业宣传,而非行业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

电影这些文化产业先别急着琢磨“救市”

当前,尽管数字文化产业不断爆炸式发展,但依然还没有到电影的发行、放映在线上和线下完成翻转的历史时刻,实体院线与视频网站平台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其实是大体相同的,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依旧漫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