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平凉」“90后”女记者千里扶贫 贫困户称她“自家人”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平凉」“90后”女记者千里扶贫 贫困户称她“自家人”

4月16日,王荣到鲍大虎家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韦德占 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一大早,王荣就来到了脱贫不久的鲍大虎家,入牛圈、开蜂箱,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小王来了啊,我正挤奶呢,前两天刚买来一头小牛犊,才一个月大,天天都得喂奶……”鲍大虎走出牛圈迎了上来。

“你现在这牛养得好啊,你看看多壮、毛色多亮。来,奶瓶给我,我来喂,这些奶我看不够,你再去挤点。”谈话间,王荣已经接过奶瓶十分熟练地将奶嘴送到了小牛犊的嘴里,小牛犊仰起头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酒泉日报社“90后”女记者王荣,是酒泉市派驻静宁县驻村帮扶队队员,工作起来有种与年龄不相仿的“老练”劲儿。

“一定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彻底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接到驻村任务后,王荣便给自己定了目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平凉」“90后”女记者千里扶贫 贫困户称她“自家人”

王荣了解鲍大虎土蜂养殖情况

到贫困村去:用苦干实干谱写奋斗之歌

2019年5月13日晚,王荣从酒泉乘坐火车,历时7小时30分后到达兰州,再从兰州乘坐汽车4小时后到达静宁,跨越1060公里,历时11小时30分后,她来到了静宁县八里镇靳坪村。

靳坪村依山而建,是八里镇唯一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始驻村帮扶工作后,王荣被看做是城里的“女娃娃”,大家对她“爱搭不理”,有人还劝她回家。但王荣没有气馁,村民对她不熟悉,她就挨家串门拉家常;村干部躲工作不接电话,她就上门“陪同”谈思想。

“全村还有22户65人尚未脱贫,时间紧、任务重,我可不能打退堂鼓。”驻村第一个月,王荣就走遍了全村的9个村民小组,逐一走访了解群众收入情况、基础设施现状和发展致富途径等,形成了一份精准的脱贫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不同于河西的大漠苍茫,这里重峦叠嶂,郁郁葱葱,山是坐着的山,可以隔山喊话,却无法握手言欢。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气候赋予了这片土地别样的性格,更孕育着朴实而充满灵气的百姓。”王荣说,从机关到基层,一个“走”下去的过程,让她逐渐适应了农村的环境,逐渐褪去了城市生活附加的娇气和胆小,不断缩小了对农民的疏离感,建立起了“扶贫”于她而言的概念。

靳坪村小学门前有一条40米的泥路,山区多雨水,孩子们出门总是一脚泥,一不小心还可能滑倒摔伤。

“虽然只有40米,但也是通往知识的道路,一定得硬化!”多次入户走访后,王荣作出了决定。

通过多方协调后,王荣得到了八里镇党委的支持。2019年9月3日下午,靳坪村小学门前40米路硬化工程终于开工了。

现在不仅路好走了,孩子们也更喜欢来村部了。“王荣姐姐,你可不可以以后都在这儿?”孩子们站在村部门口认真地问王荣。那一刻,王荣知道,靳坪留给她的,远远不止是故事。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平凉」“90后”女记者千里扶贫 贫困户称她“自家人”

王荣给小牛犊喂奶

到群众中去:知民意解民忧俯下身子扶真贫

邹学良虽已年逾古稀,但精神很好,儿子在外打工时腰腿受伤,干不了重活,就在家养了4头牛、50只鸡,尝试依靠养殖增加收入。邹大爷说,扶贫政策很好,只要勤快些就能多收入些。

“小王常来,是自家人。”邹大爷笑着向记者说道。

逐渐融入大家伙儿后,王荣发现大庄社的100亩果园、120亩耕地都在山上,机械上不去,只能靠人力进行耕种和管理,多方协调,到处“化缘”筹措资金,4个多月后,一条1.2公里的产业硬化路建成。产业路修通的那天,全社43户全部到场,大庄社70多岁的老人抓住王荣的手含泪说:“几辈子人的难题,让你一个小姑娘给解决了,全社43户感谢你啊!”

入户就是“看见”的过程。从未接触过农村工作的王荣,每天都在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和百姓拉拉家常,讲讲政策,偶尔出出主意。王荣说,驻村就是不断“靠近”百姓,走到离他们最近的地方感受他们的需求;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生活态度,尽己所能为他们发展找准路、出好招,帮到他们心坎上,把实惠落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上。

“要实现全村如期脱贫,首先必须要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把扶‘智’与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产业发展是关键。”于是,在王荣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努力下,靳坪村逐渐变成了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建扶贫车间、光伏发电站,做强苹果产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平凉」“90后”女记者千里扶贫 贫困户称她“自家人”

王荣了解鲍大虎的养牛情况

“今年剩下2户未脱贫,下一步,将继续在发展产业上下功夫,不仅要做大做强已有产业,还将成立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杜绝出现返贫现象。”王荣说。

一心扑在驻村工作中的王荣,对群众全心全意的付出,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赞誉。然而,对于家人,心里却总是充满了歉疚,也因为驻村帮扶延迟了自己的婚期。她就像一名充满斗志的战士一样,不知疲倦地奔走于群众家中,把希望种进田野,用汗水浇灌大地,让靳坪村旧貌换新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