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進行深耕配施化肥,從而獲得當年深耕,當年豐產穩產

今天小編繼續給大家帶來關於水稻進行深耕時的要求,我們都知道,在田地裡,土地是要經常進行翻動使用,因為在種植完一季,甚至一年的農作物之後,表層的土壤經過風吹日曬,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養分,不夠肥沃,達不到種植農作物的要求了,只有深層的土壤,在通過雨水的滲入,將表層的肥料帶入,進行積累,所以,我們在進行換耕的時候,就需要進行深耕,將底層適合種植的土壤翻上來,繼續種植農作物,但我們進行深耕的時候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水稻進行深耕配施化肥,從而獲得當年深耕,當年豐產穩產

深耕必須多肥、曬垡,不論一次深耕,還是逐年深耕,一定要翻起很多新土,這些新土,養分含量很低,它與原來耕層土壤混合,必然降低耕層肥力,如不增肥,不僅達不到深耕增產的目的,而且會降低水稻產量。因此,深耕必須結合施肥,使土壤保證滿足水稻生長髮育各個時期所需的各種養分。

水稻進行深耕配施化肥,從而獲得當年深耕,當年豐產穩產

在施用的各種肥料中,有機質又是促進和穩定土壤結構、維護良好耕性、改善土壤營養機制的重要因素。很多先進地區的農民,都是在深耕的同時,大量施入綠肥、豬廄肥(混樞稻草)、堆肥和垃圾肥等,增加土壤中的活性腐殖質,並在水稻生長期間,配施化肥,從而獲得當年深耕,當年豐產。

水稻進行深耕配施化肥,從而獲得當年深耕,當年豐產穩產

不少稻區,有比較深的肥沃土壤,底層的新土,仍含有較多的養分,因長期處在嫌氣性的還原層中,肥效被保存下來。這樣的土壤,深耕後,即使不增施大量的肥料,仍有較好的增產效果,只是前期因為肥效釋放慢,禾苗生長不茂,分集較少,但後期潛在養分充分發揮出來,可以增加粒數和千粒重。因此,對這樣土壤的深耕,最好前期配施適當的速效性肥料,以補不足。

水稻進行深耕配施化肥,從而獲得當年深耕,當年豐產穩產

深耕必須注意把深處土壤翻起以後,讓太陽曬乾。最好在耕翻時,把土耕成畦形,使上下層土壤都能曬到太陽,變成乾土。在未曬乾前,不要灌水。多年深耕經驗:凡是增施基肥,又配合曬垡的,土壤熟化快,產量都比只施基肥不曬堡的高。究其原因,是有機質的膠結作用,只能在水分很少時,才能發揮明顯的作用,徹底曬堡,能充分發揮肥料對土壤團聚化的影響。

水稻進行深耕配施化肥,從而獲得當年深耕,當年豐產穩產

改翻耕為旋耕,我國世世代代種稻,都是用犁翻耕。翻耕的最大缺點是使原來比較平整的稻田變成高低起伏不平,耕後,必須用較多的勞力去耙碎土壤和整平土地。近幾年來,江蘇省的無錫、上海市的崇明島、浙江省的嘉興、吉林省的懷德縣引進日本成套水田機械,進行大面積高產栽培試驗。

水稻進行深耕配施化肥,從而獲得當年深耕,當年豐產穩產

證明利用35馬力的拖拉機帶動能夠耕深4寸左右的旋耕器,既可鬆土,並把地面上的殘存物和基肥打入土中,又不破壞土壤的平整,工效高,碎土效果好,有耕地和耙地雙重作用,群眾反映,旋耕比原來用犁翻耕好。其缺點是仍有部分稻莞外露,雜草比較多,最好配施高效除草劑。據瞭解,日本種稻,過去也是翻耕,近10多年來,已全部改為旋耕,多是耕深4寸左右。也有少數農戶,每旋耕2-3年後,再犁翻一次,犁深5寸左右。這樣做似乎更有利。

水稻進行深耕配施化肥,從而獲得當年深耕,當年豐產穩產

我國有一些老雙季稻區,過去在收割早稻後,為了搶等節,趕插雙季晚稻,有打蒲滾的習慣。這就是旋耕。但因為蒲滾是木製的,入泥不深,且用牛帶動,動力太小,既打不爛泥,又不能把大量早稻莞打入泥中,所以改為耕翻後,產量顯著提高。近些年來,江蘇省蘇州地區,不論種雙季早稻,還是雙季晚稻,都用手扶拖拉機帶動旋耕器,雖然工效較高,但耕深不到3寸,沒有犁地和鐵塔鋅地的質量好。類似這些情況,確實不應提倡。我們希望推廣的,是前面所述的質量優於犁翻的旋耕方法。

水稻進行深耕配施化肥,從而獲得當年深耕,當年豐產穩產

好了,大夥兒看完之後是否知道我們在水稻田裡進行深耕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有哪些要求了麼?我們在進行深耕的時候,只有做好深耕的要求,才能保證深耕後的土地能夠繼續種植水稻,保證水稻的養分供給,維持水稻的生長髮育需求,才能種植優質的水稻。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啦,謝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大夥兒要是有什麼問題或者意見的話,可以在下方評論區和各位小夥伴們一起探討,一起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