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2013年,日本山下英子的一本《斷舍離》席捲中國,颳起了一陣極簡風。

當年的我們熱切的討論,計劃,行動,開始了扔扔扔的極簡生活。

6年過去了,雞血滿滿的躊躇滿志,已經隨著年歲漸長變得滄海桑田。

再度打開這本《斷舍離》,已經不再只當是居家收納的攻略

在這幾年對物品的選擇,留存,捨棄之中,我深深瞭解自己和物品之間的關係

當我們越來越清楚自己的需求,我們會清醒的取捨和主宰自己的人生

這本書從斷,舍,離三個關鍵詞揭開我們如何正確的看待物品。

從而也揭開我們如何通過我們和物品的關係來了解我們和自己的關係。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斷------斷絕不需之物

書中提到蒙古人是斷舍離的職業選手,因為蒙古人大多是遊牧民族,住在移動的蒙古包裡

所以,只帶一些必要的物品,不僅不會出現囤積物品情況,反而因為這樣的極簡的物質需求

大部分蒙古人都消弱了物慾,過著清心寡慾的生活

他們對物質的慾望淡薄了,反過來,精神世界異常豐富。

與之相反的是,我們目前的物質豐富,就導致我們物質慾望越來越大,反而精神世界變得異常匱乏。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斷,就是要斷絕不需之物,像蒙古人一樣,只選必需品

從購買開始,不是必需品不買,不因撿便宜和折扣陷阱去購買。

不從物品出發,從我們自身出發。這需要我們活在當下,從當下需求著手。

康德曾說過:“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所以,我們的原則是:

只有對當下的自己合適且必需,也確實在用的東西,才會留在你自己的空間裡。

此時我們會三思而後買,只關注那些生活的必需品,拒絕那些非必需品。如此就能實現“斷”。

斷絕一切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的物品。

目前物質氾濫成災,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掉進折扣的陷阱,完全忘了“物品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品味”。

當我們做到這一點,購買慾就極大的降低了,不論雙十一還是618,不管歲末打折還是黑色星期五,對我來說都沒感覺。

如果我需要購買必需品,就直接買,無關優惠。這樣以來,我的物品越來越少而精。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舍------捨棄已有的不需之物

捨棄物品的過程,是自我察覺的過程

覺察的不只是我們和物品的關係,還反應了我們和過去,我們和未來,我們和當下的關係。

無法捨棄不需要不喜歡不舒服的物品的人,分三種類別:執著過去,逃避現實,擔憂未來

我們扔不掉帶著過去回憶的物品,糾纏在過去走不出來

我們扔不掉未來未必可能會用到的物品,我們擔心未來心生不安

我們扔不掉讓我們逃避當下不肯面對問題的物品,我們迴避現實。

我剛好就是第一種:執著過去的人


第一種:執著過去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父親去世的那年,我把所有和父親有關的證書,筆跡,書本塞滿了一個大木箱

當時房子要賣給一個堂兄,我千叮萬囑讓他保存好我的箱子,我辦過戶手續的時候去取

結果,這個箱子被他們迫不及待的扔掉了。

那一刻,說實話我陷入了瘋狂的痛苦,鑽心的難受

就好像把我和父親過去的點滴從身體裡剜出來了一樣

我大吵大鬧,慟哭不已,至今對此事耿耿於懷。

我是對過去很執著的人,何況這些過去有我父親的參與。

每次清理,對我來說最難的就是那些帶著回憶的東西,哪怕只是一張紙片,我都無法捨棄。

至今家裡還保存著讀書時期的日記,書信,賀年卡等等各種紀念物

我知道這帶著我對過去深深的眷念,也帶著我對過去傷痛的沉溺。

當老房子賣了,木箱子也被他們扔了,我內心還是有很大一個空洞。

不過,因為連父親的箱子都丟失了,後來我對待那些帶著過去的東西反而能夠放手捨棄了

畢竟,最珍貴的都沒了,其他的比起來已經不重要了。

但是,我至今依然沒有原諒丟我箱子的堂兄,我沒法原諒。


今年春節,我把之前好幾次創業的賬本扔了,還有那些管理筆記

一旦開了頭,我就開始把所有過去關於創業的物品都扔了,那一刻,我內心是平靜的

我一直都在成長,過去的成敗永遠只代表過去,我需要往前走

我需要當下匹配的我創業和管理心得,過去了就都過去了。我也能放下了。


第二種,逃避現實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書中提到一個不愛回家的女人朋子,只為了逃避面對和丈夫的關係

我們身邊也有那種不愛回家的人,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自己真的有那麼忙碌,只是因為對自己的家庭有不滿,有不願意去面對。

於是,把自己搞的很忙碌,再加上家裡不收拾,變得亂七八糟,讓人更加不想回去。

這是一個死循環。除非正真面對自己所逃避的問題。否則就會一直陷入逃避中。


第三種,擔憂未來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比如我的婆婆,我們常常驚詫她的過分惜物和愛囤積。

她會把我們買的9.9元包郵的垃圾袋送人,卻在廚房花4平方空間堆放廢舊塑料袋做垃圾袋。

裝修時天上地上做滿櫃子,滿坑滿谷都是各種還能用,有可能會用,覺得可惜不捨得丟,但一輩子都用不上的各種零碎雜物

大到一個紙箱一個損壞的床架,小到一片過了期的創可貼一隻上繡的圖釘。

落地玻璃上靠著一排舊紙箱,花架上滿是礦泉水空瓶,房間角落堆著各色雜物,五顏六色,毫無心曠神怡可言。

當下,沒有物質匱乏,只有物品過剩。各種買買買營銷不絕於耳,價格空前便宜。

可她對待物品過分愛惜和對沒壞卻無用的物品的囤積絲毫未變。

她經歷了物質嚴重匱乏的時代,內心是恐慌的,對未來深深憂慮

一有風吹草動,婆婆總是第一個屯糧,囤鹽,囤雙黃連的。

今年春節,我扔了一些東西:手提袋上的提手,半根鞋帶,一包上了繡的鐵釘,一個洗不乾淨的老乾媽瓶子,後來又被她全都撿回來了。

她高興就好。之前生活的動盪留下的對未來的不安感,是很難捨棄的。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方法:七五一的總量限制原則

這個方法真的讓我無比拜服。

我們通常看得見看不見的櫃子架子都是塞得滿滿當當的,著實跟美沒啥關係。

而七,五,一的原則,減少了空間的壓抑感,留白之中,可生萬千韻律。

看不見的收納空間放滿七成,留出三成成為物品出入的通道。

看得見的收納空間放五成滿,留出五成留白,讓收納美觀。

給別人看或者說用於展示的收納空間,放一成,空出九成,大片留白造成極致之美。

作者主張新添加了物品,也需要去掉之前的,保持空間維持在七五一的總量限制。

永遠都留下最好的前幾名物品。嚴格篩選自己喜歡的物品,自然品味也愈加提升。

比如我自己,以前喜歡的都是布靈布靈閃,各種熱烈花俏的東西。後面就越來越喜歡簡潔,尊崇少就是多。

這份節制,自省,精緻,便是我們空間的留白之美。

自然的,整個空間都因為七五一變得愈加恬靜,整潔,敞亮,淡雅,疏而不空,滿而不溢,獨具禪風。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我們在篩選和捨棄物品的過程中,將發現真實的自己。我是誰?我到底喜歡什麼?

當我們把不需要,不合適,不喜歡的東西一點點捨棄,我們也開始瞭解到底我自己需要什麼,適合什麼喜歡什麼,我們對自己的認知是會越來越清晰的。

相反的,很多在物品上不清楚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喜不喜歡的人,往往對自己的認知也是非常混沌模糊的,不清楚自己到底在追求的是什麼,被物慾橫流的社會牽著茫然沉浮。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我們捨棄了那些不合適,不喜歡,不需要,不舒服的物品之後。存留下的物品是自觀的途徑。

不斷進行斷舍離之後,剩下來的東西分兩種:

一種是一開始就很珍惜的物品。

以及回過神才發現留下來的東西。

我們要試著用高於自我形象的物品,有利於提高我們潛意識裡的自我形象。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

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虛幻的。

房屋也好,土地也好,世間所有的物品也好,都不是我們的。

它們是我們在某個時間暫時借用的,我們不要執著於擁有,它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如果我們能夠想明白這一點,就不會對物品有那麼深的執著

金錢也好,物品也好,都只是我們生存的工具,只有使用的時候它們才有價值。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我記得幾年前,我生活在上海,尤其喜歡高跟鞋,囤積了近百雙各種樣式的高跟鞋,每天出門都要花很多時間思考衣服鞋子飾品的選擇和搭配。

後來有一次搬家途中,這一大包鞋丟失了,沮喪了一陣子後,忽然戀鞋癖就消失了。

目前鞋不超過5雙鞋,都是黑色或咖啡色基本款,一雙穿完一兩季舊了就扔掉,真正物盡其用,再也沒有買過華麗難搭配的鞋,全部以極度舒適為主。

反而因此一併把那些花裡胡哨的奇裝異服也戒了,不是森系就是黑白灰,節省了大量的購買選擇和搭配的時間。

最重要的是,對物品再也沒有執著心。當對物品的態度起了變化,整個人的慾念就變得清明。沒有了執著於擁有,害怕失去的得失心。

王陽明曾說:

若無有物慾牽弊,但循著良知發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

但在常人多為物慾牽蔽,不能循得良知。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這便是《斷舍離》帶來的觀念升級。

斷,不買不需之物,活在當下,專注自我。

舍,捨棄不需之物,剋制留白,瞭解自己真正需求,找尋真我;

離,脫離物慾,一切有形皆為虛幻。


人生是屬於自己一個人的修行,物品,親人,關係,終將離我們而去。

盡情享受當下我們與物品短暫的相遇,當緣盡了,就瀟灑放手,不僅對物品,對一切都能如此,就是斷舍離的真諦 。

當年《斷舍離》的我們,如今把生活過成了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