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经营要补税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手机用户53126186267


无证经营是否需要纳税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个人理解,你说的无证经营可能包括两种情况:

1、没有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

2、没有取得经营许可证,从事需要经过批准才能准入的行业。我感觉你说的极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对于第一种情况,基本上都是自然人,比如一些流动商贩。其销售大多数低于增值税的起征点,所以免征增值税及附加;对于办理临时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十万元的,同样享受免征增值税及附加的政策;超过十万的,则应按规定申报缴纳增值税及附加。

对于第二种情况,属于非法经营。应有相关执法部门予以制止并按规定予以处罚,非法经营活动是否需要交税在我国一直没有明确,各地的执法口径也不完全一致。如果非法经营所得已经被相关部门予以没收,个人认为不需要补缴税款。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金典财税


无证经营一般是指未办理营业执照,或者办理营业执照但是未获得经营许可。是否产生纳税义务与是否取得经营许可、是否办理营业执照是没有关联的。


是否办理营业执照并不是判断纳税义务是否发生的前提条件。

根据《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规定,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从事经营活动的,由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部门予以查处;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市场监管部门或者其他负责。

但是,无证经营与是否纳税没有直接关联。判断一个纳税人是否需要缴税,从来不是以是否办理营业执照、取得许可作为前提条件。

《税收征管法》就明确: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

所以,可以明显看出,想要以无证经营逃避纳税义务是掩耳盗铃。

举例:

一个自然人从事房屋建筑行业,一个月内营业额达到50万元。根据建筑行业有关规定,房屋建筑行业需要一定的资质,自然人不得从事。但是从税法角度来看,只要销售额超过了起征点,就要依法缴纳增值税及其他税费,不论是否办理了营业执照。

这并不是税务部门失职,而是恰恰是因为部门分工,税法只管税收,不管无证经营,也无权管理无证经营的行为。

建议长期经营的自然人按规定办理营业执照,取得相关许可。

虽然是否办理营业执照不是税务部门的分内事,但是仍然要建议个人按规定办理营业执照,取得经营许可。为什么?

一、无证经营行为是会受到查处的。

既然个人稳定从事经营行为,想要把生意做得长久,就要按规定取得证照,否则就会被查处。同时,没有合法的字号、许可,在市场上经营中也始终是“游击队”,不会得到认可,很难发展壮大。

二、自然人办理证照,可以享受一些税收优惠。

201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享受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免征增值税政策。自然人只能在500元起征点范围内免征增值税。这个待遇差距是非常大的。

举例:

某自然人张三,销售一批手工艺品,价值20万元。
如果以个人名义代开发票,需要缴纳增值税5825元(20/1+3%×3%),附加税费699元。
而如果办理营业执照,因为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起征点,免征增值税及附加税费。

总结:

自然人从事经营,除了特殊规定之外,应该办理证照,纳入管理,不仅是遵章守法的问题,也是有效利用税收政策的好事。


税辉


无证经营也是需要交纳税款的。只要经济活动产生了涉税的事宜就必须依法纳税。

因为,所有的税法只规定哪些情形需要交纳税款,谁是纳税人,而没有需要办理任何证件的前置条件。

一、无证涉税需要办理临时税务登记。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临时税务登记。

办理完毕之后,就像正常涉税企业一样,需要申报缴纳税款。在补办相关证件后,可以再进行正式的税务登记。

二、无证经营注意风险。

1、无证经营,工商部门自然是需要查处的。依据相关规定,根据不同情况,处罚不一样。

2、无证经营,合作单位也会有一定的风险。与不符合规范的企业合作,内部审计等等都会有问题。

一般无证经营都是小生意,现在注册工商、税务一天就办完,还不需要什么费用。疫情期间都推广非接触式办税。工商、税务都可以足不出户就通过官方网站办理成功。


工商为: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税务为:各省电子税务局。

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得不偿失。还是,奉劝大家,亮证经营,依法纳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