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解目標逐步操作同時控制情緒?

傻傻的等你回頭


解讀接納情緒,與情緒良性共處

任何情緒都有其意義,我們常說的負面情緒也不例外,也有其積極作用,我們要學會看到情緒、覺察情緒,領悟出情緒要告訴我們什麼,然後接納情緒,與情緒良性共處:

1.覺察情緒失控的原因,看見自己的情緒,覺察什麼時候、什麼情景下自己容易失控,減少或避免讓自己餡入這些情景。

2.解讀情緒背後的需要。情緒失控往往是因為自己的需求沒被滿足,去尊重的需要、認可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發現情緒的這些提示後,通過正面的言行去獲得這些需要。

3.採用合理情緒療法來調控情緒。人的情緒和行為障礙不是由於某一激發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於經受這一事件A的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引起的信念B,最後導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緒和行為後果C,所以,改變對事件的看法就能夠調整自己的情緒。具體步驟如下:

(1)反思自己的C(感覺和行為):我的感覺和行為是不是合適?

(2)認真審視自己的B是怎麼把自己弄成了C的樣子(過分的焦慮、憤怒、抑鬱、內疚)。

(3)如何反擊和對抗自己的非理性思考方式?

(4)用什麼樣的更好選擇來替代非理性思維?

用“我想要……”;“我喜歡……”,如果……就更好了”。

多多練習,慢慢就能建立良性的情緒反應模式,就能走出情緒失控的困擾






心理諮詢師簡慧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很棒的問題。

我想要很好的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先來把你的問題拆解成兩個分問題,逐次來回答。

1,首先,該怎麼控制情緒?

我有兩個自己親身體驗過的方法:

第一個:

當有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放鬆自己的身體,觀察自己的呼吸,暫停思緒十秒。

這種方法是通過改變我們身體的反應,進而改變我們的情緒體驗。

  • 情緒反應一般包括主觀體驗、生理反應、表情三部分。如果我們改變了生理反應,那麼主觀體驗和表情也會隨著改變。

第二個:

當有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改變我們的想法,進而達到改變我們情緒的目的。

  • 引起我們情緒困擾的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如果我們改變了認知內容,就可以很容易的改變我們的情緒。


提醒下,我學到並且體驗到的方法只有你也親自體驗到才會真正變成你的東西。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在《身體知道答案》裡面說過:學習和覺知必須與我們的體驗相結合,若是沒有,我們學到的就只是別人的知識,而非我們自己的。

2,然後,在情緒保持穩定下,怎麼分解目標逐步操作?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夠分解目標逐步操作順利完成計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緒經常不穩定導致不能夠堅持執行計劃。

如果在情緒保持穩定下,我們就可以輕鬆開始分解目標逐步操作了。

首先我們第一步需要把一個年度目標分解到每個季度,然後是到每個月份,每個星期,每一天的具體內容。

然後第二步,我們需要從全局出發,找到並且非常明確要想完成目標最關鍵點是什麼?也就是要死死抓住影響事物發展的本質和規律的東西。

找到了關鍵因素,最後一步就是按照第一步規劃的時間逐步落實並堅持操作就可以。並且需要在實踐中一邊操作一邊保持學習,不斷總結修改提高。


夢嫻君


把一個大的目標固定好比如一年的目標固定,想好今年我要達成什麼目的,賺多少錢等等。

分下來每個月做什麼。一個月我需要做哪些這一年能達成這個目標。

在分解下來每週,做點什麼,在分解到每天。可以以周或者月為一週期進行總結,做到了哪些,下個週期可不可以更好,沒做到哪些,為什麼沒做到,下個週期避免一下,適當的給自己一些獎勵懲罰。循序漸進,控制好自己,當自己要放棄的時候想想初心或者轉一下注意力。

控制情緒可能是我們一生要面對的命題,當情緒煩躁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轉一下注意力,或者心裡默唸沒必要,沒必要。

做到以上這些前提是控制好自己,人和本能就是相互對抗的,戰勝了本能那麼你就贏了。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