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武縣:“五到位”吹響早稻種植號角

紅網時刻4月17日訊(通訊員 蔣淑芬 曾金輝)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為全面推動農業生產有序復工復產,努力將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臨武縣多措並舉抓春耕,強化農資調度,加強技術指導,落細落實落地早稻種植工作,保產保供保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平穩有序運行。

任務分解到位

臨武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早稻生產工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和鄉鎮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早稻生產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縣主要領導親自抓、親自調度。

3月18日,臨武縣召開了鄉鎮分管領導會議,對推進早稻生產各項落實措施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將2020年早稻生產任務分解到鄉鎮和村組,細化到農戶和田塊。每個鄉鎮主要領導發揮輻射帶動示範作用,辦好1—2個水稻種植示範片,切實推進早稻生產進度,早稻面積確保早稻面積全面落實。

同時,將早稻生產納入鄉鎮工作考核機制,進一步落實糧食生產省長責任制考核內容,實行早稻糧食生產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機制,壓實生產任務,創辦早稻生產示範點,掀起早稻生產熱潮。

土地流轉到位

臨武縣:“五到位”吹響早稻種植號角

種植大戶聘請當地村民插秧。

臨武縣制定了《關於切實解決耕地拋荒問題的若干意見》,加強耕地保護,有效遏制耕地拋荒,最大限度提高拋荒耕地復耕復產。建立復耕和耕地流轉的激勵機制,出臺有關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相關政策與措施,為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切實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推波助瀾。

同時,貫徹落實“種地得補貼、不種地不得補貼”精神,各鄉鎮充分發揮好鄉村兩級組織動員作用,採取集中流轉、代耕代種、聯耕聯種等方式推動拋荒耕地複種,認真核查種植面積,按政策規定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

政策激勵到位

臨武縣再動員、再安排、再部署,壓實早稻生產任務,印發了《關於切實抓好早稻生產的緊急通知》,全面落實2020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和早稻生產任務,確保2020年全縣早稻面積落實8.5萬畝以上。

期間,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糧食生產激勵政策,鼓勵種植大戶加大早稻種植力度。對連片種植30—99畝的、連片種植100畝以上的、200畝以上的、連片種植500畝以上的、連片種植1000畝以上的種植戶,分別給予1—15萬元相應資金獎勵,提高水稻種植積極性,鼓勵農戶擴大早稻種植面積,全面提高糧食種植水平和綜合生產能力。

技術指導到位

臨武縣:“五到位”吹響早稻種植號角

技術員指導農戶犁田。

為更好地解決和提高農民種植技術,臨武縣成立了早稻技術專家指導組,根據不同區域早稻生產需要,制定相應技術方案,開展線上線下培訓指導和諮詢答疑,確保精準技術服務指導到鄉、到村、到田間地頭。在這期間,還組織鄉鎮農技人員適時深入鄉鎮村組,釆取“蹲點包片”的形式深入田間地頭,對待播和已播種的秧田進行技術跟蹤指導服務。

同時,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微信、培訓及明白卡等多種形式,宣傳解讀稻穀最低收購價、稻穀補貼、早稻支持等政策,讓農民瞭解政策、理解政策,政策家喻戶曉、春風送暖。

農資保障到位

臨武縣:“五到位”吹響早稻種植號角

臨武縣農技員查看農資儲備情況。

針對農資緊張等問題,臨武縣加強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調劑調配,做好貨源對接,建立“點對點”保供,暢通信息渠道,及時組織餘缺調劑,確保春耕期間農資保質、保量、穩價供應,推進農資到村到戶。

同時,全縣各鄉鎮農資經營門店,切實做好農資保障工作,加強春耕化肥、農藥等農資供應保障和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囤積居奇和哄抬農資價格行為,堅決遏制售假劣農資行為,切實維護早稻生產農戶的利益,確保農戶用上放心農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