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生貢獻給新疆的北京女醫生


把一生貢獻給新疆的北京女醫生

女醫生許巖和她的老伴兒

今天一位友人在電話裡和我談起他的母親作為醫生把一輩子都貢獻給了新疆,這也讓我想起我去新疆時拜訪了一位我姐姐的同學,我們是兒時認識的,再見到都是老人了,她生在北京,大學畢業後就到新疆從醫,她的一生都貢獻在這塊和北京有巨大反差的土地上。

從她的經歷我得知,70年來有一個巨大的群體不該被忘記,就是離開內地發達地區,在美好的青春年華來到欠發達地區,奉獻了一生和子孫。

這樣的人和事太多,在我們看來是可歌可泣,但對他們來說是艱苦的一生。我想起前年去新疆旅遊,拜訪了這個兒時就認識的朋友,少小分別老來再見,才知道她的一生是怎樣度過的。


把一生貢獻給新疆的北京女醫生


把一生貢獻給新疆的北京女醫生


把一生貢獻給新疆的北京女醫生

我們從小就對新疆有美好的印象,因為無論是歌聲還是銀幕,都給我們很強的衝擊。誰不喜歡“我們新疆好地方”,誰不向往“邊疆處處賽江南”,誰會忘記“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新疆的確有不少美不勝收的景點,但風景與居住是兩碼事。現實生活不像歌聲那樣美好,民族之間也不像和庫爾班大叔唱的那樣融洽。在南疆十幾天,感到這是一個需要長期磨合的過程。


把一生貢獻給新疆的北京女醫生

我接觸新疆人僅侷限在來北京做生意的,他們的羊肉串拉條子已經深入人心。而內地人去新疆則規模大多了,不說“自古以來”,就是新中國剛建立王震將軍就把幾萬大軍留在新疆建立建設兵團也是一次大規模的援疆行動。


把一生貢獻給新疆的北京女醫生

到了60年代,就有大批內地青年援疆,記得文革前夕周總理出國訪問歸來還去探望在新疆落戶的上海知識青年。那些青年都陽光美麗帥氣,不知半個世紀過去他們是否還在堅持,即使他們後來回到上海也值得尊敬,因為生活的反差太大了。還有不少兩彈一星的功臣留在新疆“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那種奉獻真是太了不起了。當然也有可能他們之中不少已經回到上海,也有的加入了維權知青隊伍,這一切都沒什麼錯。


把一生貢獻給新疆的北京女醫生

(南疆女導遊)

我們遊覽喀什,一位女導遊不無遺憾地說,她的父親就是王震將軍的戰士,本來已經通知他們進北京的中央警衛團,後來又突然被留在新疆,以後就是父親帶著他們幾代人在新疆工作生活。她說祖父祖母去世父親都沒能送葬,因為往返就需要20多天的時間。她特意說,她第一次去北京就覺得如果父親去了中央警衛團,他們一家會是另一種生活,新疆和北京的差距太大了。


把一生貢獻給新疆的北京女醫生

(南疆李波導遊和當地女講解)

這些建設邊疆的人畢竟留下了為國家奮鬥的名聲,而很多人是揹著不白之冤來的,林則徐被貶的地方就是新疆。後來有多少人就是稀裡糊塗被趕到這裡,十多天一直擔任我們導遊的李波是個大家都喜歡的人,他不僅講的好服務好,而且透出知識面很寬。聽口音和做派他不像土著新疆人,一問方知他父親是個大城市的知識分子,文革中被造反派誣陷全家來到新疆,而且不幹專業讓他父親抓魚和逮兔子。改革開放前他們一家都夾著尾巴做人。雖然他導遊乾的很好,但新疆到11月份就沒有團了,他考慮冬季開出租。如果在他父親原來所在的城市,機會無疑會多許多,但命運不會反轉。


把一生貢獻給新疆的北京女醫生


把一生貢獻給新疆的北京女醫生


把一生貢獻給新疆的北京女醫生

這次來新疆,特別要探望這個多年未見面的老朋友。多年究竟有多少年?也就是從孩童到老頭老太太才又見面。這位許巖女士是我姐姐的同學,她經常來我家學習,這次在烏魯木齊見面,她回憶當年我像個跟屁蟲跟在她們後面玩兒。後來她和我姐姐上了不同的大學,來往就少了。但也得知她母親在文革中不幸死於非命,再後來得知由於出身不好被分配到新疆。她就讀於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到了新疆是個難得的好醫生,也吃盡了難以想象的苦。在荒漠中出診,在寒風中趕到牧民家給病人治病。她的同學和師弟師妹都成了北京電視臺養生堂的常客,她還在邊疆頤養天年。這一切源於她無法選擇的出身。她父親早年出走,她大學畢業恰好趕上溫格(諧音)爆發,造反派查出她父親40年代末去了臺灣,她出身一下從職員變為特嫌,所以被分配到新疆。但是隨著兩岸交流加深和大陸一些人事的解密,她終於得知父親是以地下黨的身份去的臺灣,並且在那裡不幸犧牲。這一下出身從特嫌變為烈士,但一輩子也就這樣過來了。我想起了一句話,國家的一段彎路就是人的一生。

和我同行的幾位朋友說,這位大姐雖然年過古稀,但看得出來年輕時很漂亮,我說是啊,年輕時她很像俄羅斯女孩兒。

當我把她和她老伴兒王先生送出餐館時,王先生攙扶著她,一個女孩兒眼睛一亮,說:多溫馨啊,能給他們拍張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