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家長,應學會做孩子的“騎象人”,合理提升孩子情緒控制能力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有句話說得好,那就是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對於兒童的情緒控制能力,一直是很多家長父母的難點。孩子幼年的時候尚且可以理解,畢竟這時候仍處於發育階段,情感能力薄弱。但是如果長大了還是沒有改善的話,家長就應該注意了。

聰明家長,應學會做孩子的“騎象人”,合理提升孩子情緒控制能力

案例分析:

我是在洋洋二年級時候發現他情緒容易失控的,那天我接他放學回家,發現他和一個小女孩被同學們一團圍住,洋洋兩眼通紅、女生滿臉無措,我怕兒子受委屈趕緊過去,果然洋洋看到我就放聲大哭,我趕緊問他怎麼回事,他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但說不出個所以然。

小班長倒是稚聲稚氣地說:“阿姨,小雨發作業時不小心把劉洋作業本撕掉了一個角,劉洋才哭的。”說完便把兒子的作業本遞給我,確實封皮掉了一個小角,但這也實在不是什麼大事,安慰了一下小女孩,就帶兒子回家了。

路上我一直都在哄洋洋,洋洋卻根本不聽,換新本子也不願意,用舊本子也不行。晚上,老公知道經過後也說兒子經常因為這些小事大哭大鬧。我有點心驚,這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

聰明家長,應學會做孩子的“騎象人”,合理提升孩子情緒控制能力

一、孩子為什麼會成為“情緒尖叫雞”

不止一位家長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件小事、一個玩具、一個動畫片就會導致孩子情緒失控,遇到不如意,不能溝通只會大喊大叫,像一隻尖叫雞,一戳就瘋狂。

1、孩子天生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緒

因為生理上發育的不完全,直到25歲之前人們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人常說年輕人易衝動,就是這個道理。一個法律上已經成人的人都未必能管理好情緒,更何況一個幼兒呢?

聰明家長,應學會做孩子的“騎象人”,合理提升孩子情緒控制能力

2、環境給孩子的暗示

如果家長們喜歡用激烈的肢體、語言和情緒表達自己,那孩子自然有樣學樣,用“尖叫”表達自己的渴望和不滿。尤其是父母經常當著孩子面吵架甚至動手,都會強烈影響孩子的情緒表達方式。

現代人壓力大,經常有人因為一件小錯事對孩子大吼大叫,發洩職場或者婚姻上的不如意,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反面教學呢?古有孟母三遷,可見環境對一個幼兒的影響。

聰明家長,應學會做孩子的“騎象人”,合理提升孩子情緒控制能力

3、孩子沒有足夠的語言表達自己

孩子沒有豐富的詞彙去表達和描述,比如小孩子經常會問“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因為他們認為人只分好人還是壞人。

同理,如果孩子只會表達好和不好,那麼我們會不會常常誤解孩子,因為他們是詞不達意的,他們不知道怎麼講難過、傷心、思念、孤獨、內疚等等,所以只能哭鬧。

聰明家長,應學會做孩子的“騎象人”,合理提升孩子情緒控制能力

二、從“尖叫雞遙控器”到“騎象人”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往往只會無底線的妥協和強硬的冷處理結束,但這樣其實只是揚湯止沸,甚至是飲鴆止渴,沒有根本解決孩子控制不了自己情緒的問題,反而讓這種失控變本加厲,家長應該做孩子情緒的引導者,也就是騎象人。

美國的積極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提出了一個比喻,那就是“騎象人理論”。他認為人類分裂的“自我”,就好像是大象和騎象人,一半是一頭不受控制的,易燥易怒的大象,另一半則是理智的,可以控制大象的人。


換個角度來說,即是理性和感性的共存。


聰明家長,應學會做孩子的“騎象人”,合理提升孩子情緒控制能力

1、換位思考——接受孩子在情緒上的低能

瞭解孩子在控制情緒上存在的天然低能就要換位思考,不能以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當孩子大吼大叫、情緒失控,首先要理解和同情,因為孩子在情緒面前是個弱者,需要家長成年人的幫助。

然而,有的大人面對這種情況認為孩子不可理喻只想讓孩子閉嘴,有的大人則認為孩子永遠是孩子放棄則對孩子的解救,此時應該讓孩子平靜下來,引導他說出自己的訴求或者是他不滿的原因,而且一定要把自己和孩子拉低到一個水平去理解他的難處。

聰明家長,應學會做孩子的“騎象人”,合理提升孩子情緒控制能力

2、以身作則——自己先給孩子做情緒的榜樣

很多成年人其實都做不到真正的情緒管理和疏導,夫妻、婆媳、父子之間有些明明可以用心平氣和的方式解決的分歧與矛盾,最後卻是用激烈的衝突告終,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如回顧一下自己的行為,在家裡喜不喜歡大聲說話,有沒有明明是關心的話語到了嘴邊卻成了責怪,有沒有把外面的情緒發洩到家裡?

3、建立機制——利用積極行為消化不良情緒

和孩子共同制定情緒轉化機制,比如每天回家後,問問孩子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總體是開心還是難過,如果詞彙用對可以獎勵孩子一顆糖果。

如果今天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可以先聆聽孩子的原因,給他出謀劃策解決難題,最後用積極行為去消化情緒比如唱歌、跑步、聽歌等等。當然,大人也要遵循這個機制,和孩子分享部分情緒,不開心時可以聽歌跳舞排解自己。

聰明家長,應學會做孩子的“騎象人”,合理提升孩子情緒控制能力

任林的總結小課堂

其實情緒就是一頭大象,社會上一些暴力事件、悲劇慘劇的發生往往是因為這頭大象的橫衝直撞,每一個成年人都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做自己的騎象人,讓這頭大象溫順,社會才能和諧。

然而,幼兒還沒有這個掌控能力,此刻家長就要積極承擔騎象人的職責,所謂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教會孩子良性管理情緒,不僅是對孩子未來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育兒,有我為您保駕護航。關注我,做更好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