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談談你對電影《悲慘世界》劇中每次只有發洩怒火才能換來傾聽的理解嗎?

小伊影社


《悲慘世界》是個“愛一人便愛世界”的勸世故事,當然中間拉里拉雜有建築物和歷史故事亂入(老孃當年全憑一股子蠻力才看完的),但是整體上始終“善舉與惡行”明暗並進“大愛與小愛”雙線交織,烘托出“人道與秩序”之間的平衡取捨,一分二,二合一,在結構上算得很完滿。

對《悲慘世界》這部音樂劇,有著深刻的感情。我從2011年的6月份第一次聽這部音樂劇,一年半的時間中,我自己也計算不清聽過了多少遍。想想這一年半發生的事情,可算得上是世事轉蓬,身世飄搖,在很多特殊的時刻,我是聽著這部音樂劇度過的。後來因為這部音樂劇,找來了10週年和25週年的音樂會來看,找來了法語原版音樂劇聽,又去通讀了一遍原著,對這部作品的理解愈來愈深,感情也愈加的深厚。如果問我為什麼這部作品如此的吸引我,我想我的答案是,因為苦難與愛情一樣,也是人生永恆的主題。

最近,根據這部音樂劇改編的電影要上映了,我瀏覽一些論壇,發現很多人批評說這部電影的情節跨度太大,劇情難以看懂,而且對於這種音樂形式的電影不太適應。本著對於這部作品的熱愛,我決定寫這篇文章,旨在介紹這部作品的背景,音樂,以及其中的一部分情節,希望能為之前對這部小說與這部音樂劇不甚瞭解的朋友們提供一些幫助。

在此特別說明,這篇文章涉及了深度劇透(非常之深……),不喜歡劇透的同學們就不要往下讀了。另外要說,我本身的知識也非常有限,只能儘自己所能做出詳實準確的介紹,如果有對這部作品比較熟悉的人看到這篇文章,希望您能夠指出我的紕漏之處,感激不盡。

下面開始嗯。





ss-194


首先分析冉·阿讓這個角色,他是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中的男主角。

他是一個伐木工人的兒子,從小就成了孤兒。長大後失業,25歲時為了撫養姐姐的7個孩子而偷竊麵包,被判苦役,中途三次越獄失敗,共判19年。出獄後一直被探長沙威緊盯不放,後被米里哀主教感化而成為一個善人,隱瞞苦役犯身份化名馬德蘭,當上了市長。他樂善好施,滿懷仁愛之心,收養了孤女珂賽特。後來,他因救助別人暴露身份,重新遭到通緝,到處飄泊,受盡不白之冤,在痛苦和孤獨中度過晚年,臨終時才得到親友的理解。

冉·阿讓的人生經歷,真實地反映出當時法國社會的黑暗現實,訴說著社會怎樣把勤勞、樸實、安分守己的勞動者逼為盜賊和妓女,法庭和暴力怎樣把人變為魔鬼,表現出雨果反飢餓、反貧困的悲天憫人的思想

冉·阿讓從一出場就處於社會的底層,他不但需要養活自己,還需要養活孀居的姐姐以及她的七個孩子,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一份辛苦的差事。但是,冉·阿讓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拼了命的工作以換取微薄的薪酬,為自己的姐姐和外甥帶來最基本的溫飽。但是在一年冬天,冉·阿讓被解僱了,失去工作的他不得不去麵包店偷竊,以養活家裡的七個孩子。但是僅僅偷了一塊麵包的冉·阿讓被判了五年刑,還因此在之後被多次抓捕,一共在監獄裡蹲了十九年。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嚴苛而不合理的法律成為了上層階級壓迫剝削底層階級的重要手段,而冉·阿讓正是千千萬萬的受壓迫者的其中之一。在冉·阿讓出獄之後,他依舊得承受這一小塊麵包所帶來的無盡噩夢,社會不肯接納他這一個曾經的罪犯,即便他所犯下的罪行僅僅是偷竊了一小塊麵包,但卻徹徹底底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的不公和社會的歧視讓冉·阿讓的心理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本善良溫和的他逐漸對社會產生了敵意,變得更加自私自利,甚至滋生出了報復社會的想法。

結合故事的背景,不難想到為什麼他每次需要發洩怒火才能換來傾聽。


浦澤永志


電影的藝術就是把現實的東西用藝術表達出來,我們再去解讀,所以這種交換來換取的理解,是讓我們看到再去想到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