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明清时期,传教士进入中国,许多洋玩意也带了过来,其中就包括西洋钟表。那时西方的机械时钟被称作

“自鸣钟”,颇受皇家和贵族的喜爱。1601年,利玛窦送给明万历皇帝的两架重锤驱动自鸣钟就是皇宫中最早收藏西洋机械钟表的记载。

转眼明亡清立。1652年,德国的传教士汤若望呈献了一架“天球自鸣钟”给大清的顺治皇帝。既能报时还能演示日月运行的奇特功能,赢得了顺治帝的欢心。西洋钟表开始在清宫中流行、效仿制作起来。在满清贵族中间,如果谁得到了一件可供赏玩的西洋钟表,那绝对是一种时尚、最潮的范儿。


传教士的意外收获:“时辰醒钟”和“新法地平日晷”换来了顶戴花翎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成果在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等方面遍地开花,西方传教士们不仅渴望来中国传教,还急于向东方展示他们的最新发现。满清入关后,汤若望不仅进献了浑天仪、地平晷、望远镜等仪器,还用西洋的新法准确预测出了顺治元年(1644年)农历八月初一丙辰日食的初亏、食甚、复原的时刻。这一预测在当时确实不得了!

摄政王多尔衮决定从顺治二年开始,将汤若望用西法参与编纂的新历——《时宪历》颁行天下。


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汤若望像》


我们最常见到的一幅《汤若望像》是清初以西洋写实的手法绘成。画中的汤若望身穿蓝色袍服,头戴红色帽子,左手提着一只“时辰醒钟”——一个圆形的铜制钟表,中间有十字形,上面有银质的时针,看上去很像是航海时用的“大号指南针”。他的右手拿着一个圆规,在度量着一旁的地球仪,可见正忙于大清朝的天文历法事务。透视远处一顶清代的“红顶子”官帽,表明了汤若望的身份:顺治元年十一月掌钦天监事;次年封太常寺少卿。


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新法地平日晷

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件清宫旧藏,这件器物是汤若望采用了17世纪欧洲盛行的地平式装置原理制作,并于顺治元年(1644年)七月九日特别向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皇帝敬献的贡品——“新法地平日晷”。晷面为银镀金方盘,上刻时刻线、节气线,中心设有三角形可起落的晷针,紧临晷针的一侧安有指南针,另一侧横向镌刻铭文“新法地平日晷”,盘底部錾刻云龙花卉纹,并在中心部位刻竖向铭文“顺治元年七月吉日恭进修改历法远臣汤若望制”。日晷盘嵌入小方桌式紫檀木框架中,中西合璧,实用精美。


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新法地平日晷


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新法地平日晷


汤若望带着“时辰醒钟”和“新法地平日晷”等宝贝,不仅叩开了大清的国门,也对清代人掌握先进的天文、历法等知识起到了促进作用。


康熙帝摆擂台:大清日晷PK西洋钟表,“有技艺之人”开始仿制

众所周知,康熙是一位特别勤奋好学的皇帝,还非常热衷于西洋科学。

1692年初,在乾清门康熙帝把大学士、王公九卿招至御前,想让大清的日晷与西洋的钟表来一场PK。康熙帝派人取来日晷,用笔画出正午时光影应该在的位置,并与一群臣子们一直在日头下踏实地等着太阳的移动。终于到了正午时分,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制造出来的时辰钟,与日晷所显示的时间完全吻合。这一场比赛令亲眼目睹的王公大臣们对西方科技都十分信服。


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内展示


1694年,康熙帝作了一首《戏题自鸣钟》的诗:“昼夜循环胜刻漏,绸缪宛转报时全。阴阳不改衷肠性,万里遥来二百年。”

康熙帝把这首诗题写在了赐给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的一把金扇上,而且扇面上还绘有自鸣钟。正是由于康熙帝对西洋钟表的喜爱之情,使得收藏和广泛使用西洋钟表的风尚日盛。康熙帝还在清宫造办处自鸣钟处下设制钟作坊,聘请西洋“有技艺之人”专门仿制、维修欧洲机械钟表。制钟作坊由当时英国著名的钟表师塔斯林主持,根据记载这一时期在清宫中从事钟表修理和制造的传教士还有陆伯嘉、安文思、颜家乐等。


雍正帝看时间成癖:《十二美人图》中有洋表 太监携钟伴左右

雍正皇帝的“勤政”之名,那可谓是人尽皆知。而钟表作为计时的工具,雍正帝真是须臾不离,将其用到了极致。凡是皇帝居住办公、日常出入的宫殿必须要设有钟表,像养心殿、交泰殿、承华堂、畅春园的严霜楼等,皆有钟表陈设。

如果皇帝出巡,自鸣钟处会派太监携带钟表随侍在雍正帝的身旁。在雍正一朝,钟表不仅有使臣、外国传教士、臣工的进献,还有宫廷自制,钟表的发展又上了一层楼。


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持表对菊图》


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持表对菊图》


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十二美人图》又名《胤禛美人图》,她们的服饰、妆容和陈设都是雍正时期最流行的。画名中就含“表”字的是《持表对菊图》,仕女手持一只精美的珐琅表坐在书案旁。在这只圆形铜镀金珐琅制作而成的表上,清晰可见黑色的时针、分针和十二时拉丁文字,以及玻璃的表盘。在她的身后还有一件西洋天文仪,可见西洋物件在清宫中流行甚广,也为妃子们所喜爱。


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铜镀金黑皮套珐琅画表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只18世纪英国制作的铜镀金黑皮套珐琅画表,与《持表对菊图》中的表造型相似。黑鲨鱼皮嵌金花表套,可与表分开。玻璃表蒙,弧度较大,白珐琅表盘,表盘中间绘一华装女子,单套双针,通过表盘上的弦孔上弦,另外附有一条银质梅花索子链。珐琅画绘制精细,用色丰富,为同时期珐琅怀表中的精品。


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捻珠观猫》


另一幅《捻珠观猫》画中,可以见到西洋钟表的身影。在仕女身后窗下几上放置着一个长方形的精致木楼珐琅时乐钟,该钟顶部有金丝提手,上面为屋檐式形状饰以珐琅纹样,钟的前部也有四条珐琅花卉嵌板。底部有木质台基,使得西洋钟表与东方古典家具完美融合。


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铜镀金珐琅人物画钟 故宫博物院藏


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铜镀金珐琅人物画钟 故宫博物院藏


与《捻珠观猫》中的珐琅时乐钟功能和装饰相似的,是一件18世纪英国制造的铜镀金珐琅人物画钟。钟的外观似方匣,四只铜镀金豹托起钟体,钟壳上嵌满精美珐琅画。匣正面下部是两扇门,门扇内有珐琅画。门打开后,可以看到由近及远的景物。机械上弦后,在优美的乐声中,平铺的水法转动起来似河流,水中的帆船缓缓而行。


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铜镀金镶珠钻石如意表 故宫博物院藏

东西方艺术在钟表方面的结合,还表现在器物的造型设计上。铜镀金镶珠钻石如意表是中西合璧之作,如意是广州制造,表为英国制造。如意为铜镀金质,上面嵌有各色料石及珍珠。在云头处嵌小表,尾部嵌指南针,腰部有油画。此表配有钥匙及黄色绦带,带上系花篮式中国结,结下有流苏并系红珊瑚球两粒。

  

乾隆帝痴迷钟表:每年上万白银购买钟表 数百匠人云集自鸣钟处

乾隆皇帝曾下令每年要从海外订购价值3万两至6万两白银的顶级钟表。18世纪中期,每年东印度公司都会从伦敦购买价值2万英镑的钟表带往广州。1791年海关文献记录了当年由粤海关进口的大小自鸣钟、时辰表、嵌表和鼻烟壶共计1025件。乾隆一朝,宫中自鸣钟处匠役云集,精通钟表的西洋传教士和匠役达100多人,钟表的收藏和制作达到了高潮。当时仅宁寿宫的东暖阁一处就陈设了16件钟表。


顺治兴起、康雍乾流行,清宫画中也有它!揭秘西洋钟表的大清情缘

《万国来朝图》局部


在乾隆时期,万国来朝热闹非凡。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万国来朝图》中有几位从欧洲远道而来的使者,他们头戴黑色的帽子,身着礼服,中间有一位使者捧着一座“铜镀金转人六面亭式座钟”。这件单体式座钟,下面是一个蓝色六面的中国式亭子,顶部是圆形的镀金计时钟,在众多贡品中尤为抢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