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蕤的芦蒿(文 王贺鸿)

葳蕤的芦蒿(文 王贺鸿)

春节前的一场凉雨,将地处淮河流域的阜南濛洼蓄洪区氤氲的透着诗意。车子蜿蜒而行,驶入一个称作新村的小镇,随后在露荷学校门口停下,。校长孙文理满脸笑容地迎向我们,并引我们进入学校礼堂。室外,尽管已抵近零度以下,会议室里却是洋溢着一股暖暖的春潮。来自阜阳市所辖的县区作家、诗人云集这里,参加露荷杯“秀美新村,芦蒿情缘”采风活动的启幕。新村镇隶属阜南县所辖,地势低洼,水土温润,这里被称作“芦蒿之乡”。芦蒿规模生产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于洼村为核心辐射周边村镇,一度达到万亩,种植以青蒿和白蒿为主。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使得芦蒿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销售范围除本地区外,还远销浙江、湖北、江苏等地,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葳蕤的芦蒿(文 王贺鸿)

该镇负责人张亮如数家珍般向我们娓娓道来。跟随芦蒿种植协会的王经理,我们一行来到芦蒿种植基地现场。远远望去,静卧在濛洼土地上的一座座白色塑料大棚,雪海般呈现在我们眼前。走进芦蒿种植大棚内,一股浓烈的清香味蕾沁入心脾。但见工人们正在忙碌地进行割刈、包装。问其究竟,原来是供应外省地客商采购,丰富一年一度的春节电商年货会需求。芦蒿每亩的产量在3000斤至4000斤,批发价在6元至8元间,收入十分可观。在电商平台的助力下,芦蒿也插上了远翔的翅膀。王经理一边介绍一边指点着满棚绿意的芦蒿,脸上充满着向往和自信的表情。关于芦蒿的传说还有一些神奇的色彩,据说新村人从宋代开始就有种植芦蒿的传统,当年宋金开战対峙濛洼一带,芦蒿还作为解毒的灵药,救下过大宋将士的性命。于是人们口口相传至今,一个优美的故事便赋予芦蒿以神奇的灵性。现代研究表明,芦蒿除存在很高的营养价值,还是典型的保健蔬菜。生活在濛洼区的居民,以他们的灵巧的心裁和曼妙的双手研制出著名食品,如芦蒿鸭蛋、芦蒿莲子、芦蒿丸子、芦蒿虾仁、芦蒿肉丝、芦蒿水饺等等丰盛佳肴,让每位来濛洼做客的宾朋都能口齿留香,涉足不忘的印象。当日中午,我们在新村品味了一顿“芦蒿宴”的口福后,就要开始返程之际,天空飘起了星星点点的雪花,斜斜洒洒的雪片,宛如一句句平仄的诗行,抒写着秀美新村和芦蒿情缘,诠释出整个濛洼人民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质朴情怀。

葳蕤的芦蒿(文 王贺鸿)

作者简介:王贺鸿,安徽太和县人。作品见于《安徽日报》、《安徽文学》、《诗歌月刊》、《江淮》、《散文诗》、《大河》、《世界日报》(美国)等报刊600余篇(首),部分作品获奖并收录选本,有诗歌、散文集出版。曾务过农、经过商,做过报纸记者、编辑。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阜阳市作家协会理事、界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责编:荆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