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攜手吉卜力工作室:社群效應下的日音後花園

3月13日,網易雲音樂宣佈與吉卜力工作室達成版權合作,獲得旗下動畫音樂的全面版權,包括《龍貓》、《千與千尋》和《哈爾的移動城堡》等經典IP。

網易雲音樂攜手吉卜力工作室:社群效應下的日音後花園

  ACG與日本音樂,其受眾覆蓋了眾多忠實的80後90後,以及新生代的95後00後群體。作為獨特的音樂分眾圈層,用戶群體交織於主流與亞文化之間,高粘性和高消費潛力是他們的特性。網易雲音樂是如何蓄水這些用戶的“精神家園”的?

  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網易雲音樂就開始重點佈局了日本音樂內容,先是與愛貝克思(avex)合作,這也開啟了大規模日本音樂正版化的先例,隨後又接連引入了KING RECORDS、NBCUniversal Entertainment Japan、哥倫比亞唱片日本等公司的版權,積累了大量的ACG內容資源,並推出了預售、專訪、評論互動等多種模式的配套運營,深耕了日本音樂的陣地。

  此後,2019年,由RADWIMPS創作,收錄日本票房冠軍《天氣之子》多首主題曲的專輯《天気の子 complete version》,在網易雲音樂賣出19萬張,又創下了日本音樂在華的數字專輯銷售紀錄。

網易雲音樂攜手吉卜力工作室:社群效應下的日音後花園

  這在印證了新生代用戶群體的版權意識和消費能力的同時,也讓我們好奇,為什麼網易雲音樂能在ACG與日本音樂領域多有斬獲?二次元集群,雲村或成又一“後花園”?

  經典的日本音樂與ACG文化,輻射了眾多95後00後等新生代群體,在強勢媒體屬性的主流視頻網站之外,經歷多年終於養育出B站——這個“後花園”。他們珍視ACG的世界,追一部作品會從少年、青春期,到工作成家,甚至一生。

  而在線音樂平臺,也終於找到了落腳,通過從內容、體驗和社交等維度的深度運營,網易雲音樂裡也終於蓋起了一座新的二次元城池。

  有賴於音樂社區的差異化特色,網易雲音樂從上線以來,就已經不是一款工具性的播放器了。對於日本音樂愛好者這類圈層用戶來說,社區化屬性尤為重要。

  以RADWIMPS為例,2017年,RADWIMPS在網易雲音樂上,率先和日本同步開啟了演唱會LIVE專輯+現場視頻的付費專輯售賣;2018年,RADWIMPS在中國的演唱會,網易雲音樂也作為演出門票售賣與推廣的官方渠道之一;期間更有專訪、預售、獨家問候等不同內容釋出;而RADWIMPS也早在2017年就入駐平臺,發佈動態與粉絲積極互動。

網易雲音樂攜手吉卜力工作室:社群效應下的日音後花園

  對於ACG與日本音樂而言,除了音樂內容以外,演出門票等周邊的提供,與更多同好溝通的機會,都是用戶體驗閉環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雲村,RADWIMPS的粉絲不只是聽歌,他們還能做得還有更多。音樂評論的交流與碰撞,演出門票和周邊的購買,歌單與評論的二次分享,甚至還可能因為一次精準的日推找到同好,等等這些社群化的一切,都是雲村裡的這座二次元城池的重要基石。

  新生代用戶群體,尤其是95後00後,他們對普通的工具感情淡漠,但對於能玩兒得立體,收聽和消費後有表達有回應的社區,更容易產生共鳴,找到歸屬。這也正是RADWIPMS專輯能創下銷售紀錄的重要原因。

  如今,B站出圈,而網易雲音樂的深耕也已經展露了成效。為什麼日本音樂版權方,會更加青睞網易雲音樂?

  品質,一直是日本音樂重要的標籤之一。網易雲音樂的品牌形象,其新生代用戶追求的“品質感”和調性,也都與此契合。

  但在品質之外,吉卜力工作室等日本音樂版權方,這些經典IP經營者,他們青睞網易雲音樂還有什麼原因?

網易雲音樂攜手吉卜力工作室:社群效應下的日音後花園

  第一就是用戶的社群化效應。只作為內容商店和播放器,已經不能滿足諸如二次元等分眾圈層用戶的深度需求,社群化,是作為音樂人、內容方與用戶長期溝通的重要渠道。

  吉卜力工作室等內容經營者,除了需要展示和售賣自己的內容,也需要聆聽用戶的聲音。在播放量和評論量等基礎之外,網易雲音樂評論區的“晴雨”、UGC歌單的創造力和各種社區互動的反饋,不僅是掌握市場、用戶變化的重要依據,更為存量音樂版權帶來了新的價值。

網易雲音樂攜手吉卜力工作室:社群效應下的日音後花園

  第二就是用戶群體的年輕特性。據統計,網易雲音樂95後用戶中的活躍用戶佔比超過60%,2019年的新增用戶中有85%是作為95後的新生代,這些高粘性的年輕用戶群體,不只是現在的市場,也是未來的市場。

  所以,雲村裡的二次元城池,映射了新生代用戶當下的喜好和未來的選擇,即使對於經典IP,這也依然具有吸引力。分眾圈層社群的新機遇

  近幾年,在音樂綜藝與短視頻的衝擊下,傳統播放器的媒介屬性都在失靈,而社群化卻迎來了新的生機。

  音樂綜藝和短視頻,逐漸成了音樂作品和音樂人的重要舞臺之一,可惜在內容更迭高頻的視頻內容生態,雖更能刺激用戶的感官,但缺少對音樂和音樂人後續經營的承接。

  音樂作品如何實現續航?傳統的音樂平臺,要進行怎樣的升級?那些好聽的歌曲如何再次被喚起,那些表現驚豔的音樂人如何被長久地記住?

  分眾圈層社群,就是新的機遇點。以作品和音樂人的IP為核心,把聽眾充分地留住,留住他們的情緒、表達、互動,甚至是消費:這就是網易雲音樂差異化運營的深耕成果。

網易雲音樂攜手吉卜力工作室:社群效應下的日音後花園

  就像吉卜力工作室與網易雲音樂的版權合作,在推廣與售賣之外,更是建立起了與日本音樂用戶長期交流的平臺。對合作而言,經營的不只是動畫電影的音樂,也包括其動漫經典IP本身的“影響力續航”。

  對於用戶來說,音樂平臺也不止是“CD架”和“音像店”,而是因音樂引發相關情感和寄託的後花園。

  深耕三年,在網易雲音樂上,圍繞ACG與日本音樂,差異化打造的這座城池,成為了分眾音樂圈層運營的“樣板間”,也是音樂作品發表後長久經營的重要媒介,勢會吸引更多的經典IP和分眾內容進駐與合作。

  社群化的蛻變,使得網易雲音樂作為音樂平臺中的一股新勢力存在。超脫冰冷的常規線性運營,圍繞社群用戶訴求的靶心,做的一切動作也都會更精準,有力。

  如今,網易雲音樂與吉卜力工作室的攜手還只是開始,經典IP的新老作品經營,一定會在這座城池反覆嘗試,探索出更多有意思有價值的落腳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