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漲就買入,下跌就贖回,頻繁申贖的後果是?

今年以來,市場走出了兩個“V型”反轉的劇情,一月份市場延續去年的漲勢,偏股型基金1月份平均收益率為3.04%;2月份以來國內疫情爆發,市場僅下跌一天便開始反彈;3月份以來,疫情蔓延全球,受外圍市場波動拖累,A股開啟持續震盪模式(wind)。

滬指今年以來走勢圖

上漲就買入,下跌就贖回,頻繁申贖的後果是?

(來源:截圖自wind,上證綜指K線,統計區間:2020/1/1-2020/4/17)


起起伏伏波動這麼大,基民們不淡定了。。。


有人在年初“漲勢”中追高上車,2月來疫情爆發,選在2月3日大跌時快速贖回,持有期限短,錯過了2月中下旬市場反彈的一波收益;


也有人剛在2月3日就“抄底”買基,本想等市場反彈大賺一筆,誰想到受全球疫情影響A股迎來震盪不休局面,現在正在糾結要不要割肉贖回


追漲殺跌、頻繁進出…像極了“炒股”的神操作。


為什麼基金不適合頻繁申贖?

公募基金投資於股票、債券、商品等資產,以主動權益基金為例,影響業績高低的因素包括市場大勢表現、資產配置、基金經理擇時能力等。單隻個股的背後是一家上市企業,而基金的背後是多家上市企業,好基金一般持有的是長期優質的企業,這決定了基金的收益需要等到好企業利潤兌現。


相比於在股票那裡賺的“快錢”,基金賺的是相對“緩慢”的錢,小歐此前也不止一次用數據跟大家說過,持有基金時長往往跟盈利正收益概率、平均收益率成正比


1、持有時間越長,基金正收益概率越高


在投資世界裡,一切投資都需要時間的考驗。據2019年《權益基金個人投資者調研白皮書》顯示,持有時間越短,虧損幅度也可能越大,持有單隻基金平均持有時間低於半年(少於3個月、3個月到半年)的受訪者中,虧損概率超過50%;而持有時間超過半年以上,超過半數都能盈利,且

隨著持有時間的拉長,投資者獲得正收益的概率上升,持有5年以上,盈利概率達到82.44%。

上漲就買入,下跌就贖回,頻繁申贖的後果是?

(注:中國基金報、螞蟻財富等聯合發佈的《權益基金個人投資調研白皮書》,數據截止2019年底)


2、頻繁申贖,基金會有“懲罰性”贖回費


基金投資,短期快進快出會有申贖的成本,即成本損失。很多基金尤其是偏股型基金“對持續持有期少於7日的投資者收取不低於1.5%的贖回費。”也就是說,持有時間太短,會有“懲罰性”贖回費。


咱們可以算筆賬。據海通證券統計,模擬申贖一次,在0.5%、1%、1.5%和2%(無費率優惠時正常的費率水平)的申贖費率水平下,測算不同換倉頻率下,基民將會被計提的確定性成本損失如下圖。

上漲就買入,下跌就贖回,頻繁申贖的後果是?

(來源:海通證券《公募權益類基金中長期業績點評報告》,2015.1.1-2019.12.31,模擬標的:高倉位主動權益基金(包含主動股票型以及強股混合型,即契約規定權益倉位下限為60%的混合型基金))

對於月度換倉的投資者來說,按照申贖一次0.5%的優惠費率計算成本,將損耗5.84%的收益;但變成年度換倉,收益損耗率就變成了0.50%。若是每3年換一次倉,不考慮任何費率優惠的情況下,按申贖一次2%的費率計提,投資3年,平均每年收益損耗率僅0.67%。

不算不知道,一算才發現短期頻繁申贖下,基金成本損失太大。


買入並長期持有不僅提高了投資回報,還能降低交易費用,其實每筆投資時間過短,又要面臨新的決策,投資焦慮可能也會增加。不炒基的最大難處在於逆人性,需要拋開人性的貪婪,耐心持有比智慧重要。


成功的投資往往是“逆人性”的

成功的投資往往都是逆人性的。


我們還是不要試圖去猜測市場點位,想要精準擇時,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實在是太難了。。。


以春節後市場走勢為例,受疫情影響,上證指數2月3日大跌,投資者以為會繼續下跌;隨後市場卻逆勢上漲,上證指數在2月20日攀上3000點,當你準備入場了,A股受全球股市波動影響回調;近兩日上證指數又圍繞2800點徘徊…

上漲就買入,下跌就贖回,頻繁申贖的後果是?

(來源:wind,統計區間2020/2/3-2020/4/17)


附一張大家可能都看過的圖:

上漲就買入,下跌就贖回,頻繁申贖的後果是?

用來反映投資心態很形象,低買高賣的願望很美好,但現實往往是低賣高買,抄底抄在半山腰。

在全球疫情尚未結束之時,市場短期形式變化大,於

持有一隻好基的基民而言,不折騰或許就是最好的投資方式了。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說到“人們70%的煩惱都與金錢有關,但奇怪的是大多數人在處理金錢的決策上,又是十分盲目的。”在當下的市場中,未來趨勢不見明朗,若我們持有一隻好基,不妨考慮佛系對待,做時間的朋友。長期堅持需要時間,好的基金也需要業績兌現的時間。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材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應認真閱讀相關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