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涨就买入,下跌就赎回,频繁申赎的后果是?

今年以来,市场走出了两个“V型”反转的剧情,一月份市场延续去年的涨势,偏股型基金1月份平均收益率为3.04%;2月份以来国内疫情爆发,市场仅下跌一天便开始反弹;3月份以来,疫情蔓延全球,受外围市场波动拖累,A股开启持续震荡模式(wind)。

沪指今年以来走势图

上涨就买入,下跌就赎回,频繁申赎的后果是?

(来源:截图自wind,上证综指K线,统计区间:2020/1/1-2020/4/17)


起起伏伏波动这么大,基民们不淡定了。。。


有人在年初“涨势”中追高上车,2月来疫情爆发,选在2月3日大跌时快速赎回,持有期限短,错过了2月中下旬市场反弹的一波收益;


也有人刚在2月3日就“抄底”买基,本想等市场反弹大赚一笔,谁想到受全球疫情影响A股迎来震荡不休局面,现在正在纠结要不要割肉赎回


追涨杀跌、频繁进出…像极了“炒股”的神操作。


为什么基金不适合频繁申赎?

公募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商品等资产,以主动权益基金为例,影响业绩高低的因素包括市场大势表现、资产配置、基金经理择时能力等。单只个股的背后是一家上市企业,而基金的背后是多家上市企业,好基金一般持有的是长期优质的企业,这决定了基金的收益需要等到好企业利润兑现。


相比于在股票那里赚的“快钱”,基金赚的是相对“缓慢”的钱,小欧此前也不止一次用数据跟大家说过,持有基金时长往往跟盈利正收益概率、平均收益率成正比


1、持有时间越长,基金正收益概率越高


在投资世界里,一切投资都需要时间的考验。据2019年《权益基金个人投资者调研白皮书》显示,持有时间越短,亏损幅度也可能越大,持有单只基金平均持有时间低于半年(少于3个月、3个月到半年)的受访者中,亏损概率超过50%;而持有时间超过半年以上,超过半数都能盈利,且

随着持有时间的拉长,投资者获得正收益的概率上升,持有5年以上,盈利概率达到82.44%。

上涨就买入,下跌就赎回,频繁申赎的后果是?

(注:中国基金报、蚂蚁财富等联合发布的《权益基金个人投资调研白皮书》,数据截止2019年底)


2、频繁申赎,基金会有“惩罚性”赎回费


基金投资,短期快进快出会有申赎的成本,即成本损失。很多基金尤其是偏股型基金“对持续持有期少于7日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1.5%的赎回费。”也就是说,持有时间太短,会有“惩罚性”赎回费。


咱们可以算笔账。据海通证券统计,模拟申赎一次,在0.5%、1%、1.5%和2%(无费率优惠时正常的费率水平)的申赎费率水平下,测算不同换仓频率下,基民将会被计提的确定性成本损失如下图。

上涨就买入,下跌就赎回,频繁申赎的后果是?

(来源:海通证券《公募权益类基金中长期业绩点评报告》,2015.1.1-2019.12.31,模拟标的:高仓位主动权益基金(包含主动股票型以及强股混合型,即契约规定权益仓位下限为60%的混合型基金))

对于月度换仓的投资者来说,按照申赎一次0.5%的优惠费率计算成本,将损耗5.84%的收益;但变成年度换仓,收益损耗率就变成了0.50%。若是每3年换一次仓,不考虑任何费率优惠的情况下,按申赎一次2%的费率计提,投资3年,平均每年收益损耗率仅0.67%。

不算不知道,一算才发现短期频繁申赎下,基金成本损失太大。


买入并长期持有不仅提高了投资回报,还能降低交易费用,其实每笔投资时间过短,又要面临新的决策,投资焦虑可能也会增加。不炒基的最大难处在于逆人性,需要抛开人性的贪婪,耐心持有比智慧重要。


成功的投资往往是“逆人性”的

成功的投资往往都是逆人性的。


我们还是不要试图去猜测市场点位,想要精准择时,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实在是太难了。。。


以春节后市场走势为例,受疫情影响,上证指数2月3日大跌,投资者以为会继续下跌;随后市场却逆势上涨,上证指数在2月20日攀上3000点,当你准备入场了,A股受全球股市波动影响回调;近两日上证指数又围绕2800点徘徊…

上涨就买入,下跌就赎回,频繁申赎的后果是?

(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0/2/3-2020/4/17)


附一张大家可能都看过的图:

上涨就买入,下跌就赎回,频繁申赎的后果是?

用来反映投资心态很形象,低买高卖的愿望很美好,但现实往往是低卖高买,抄底抄在半山腰。

在全球疫情尚未结束之时,市场短期形式变化大,于

持有一只好基的基民而言,不折腾或许就是最好的投资方式了。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到“人们70%的烦恼都与金钱有关,但奇怪的是大多数人在处理金钱的决策上,又是十分盲目的。”在当下的市场中,未来趋势不见明朗,若我们持有一只好基,不妨考虑佛系对待,做时间的朋友。长期坚持需要时间,好的基金也需要业绩兑现的时间。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